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广州城市竞争力视角的营商环境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营商环境建设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有着重要发展意义,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体现。本文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通过对比分析广州营商环境建设面临的挑战,进而探寻广州营商环境建设的必要性与实施路径,研究发现,受疫情影响,广州对外贸易放缓,创建良好营商环境应重点打造商品贸易集散中心与贸易多元化建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广州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营商环境 粤港澳大湾区 商品贸易
  一、营商环境相关理论
  营商环境是指影响一个区域的市场主体行为的发展环境的总和,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硬环境是指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软环境可以理解为上层建筑,如为建设营商环境所制定的政策、法律制度等,通过这些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我们把这些外部因素总和视为软环境。可见,软环境对营商环境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营商环境建设的特殊之处。
  营商环境建设当中主要角色是政府,政府需要把控大局,而市场是营商环境建设的裁判官,建设效果如果,由市场来检验,因此,建设良好的营商环境需要政府和市场合力、协同治理。同时营商环境建设聚集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资源,具有集聚性,这种集聚性可以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突出中小企业外溢效应,加速区域整体发展。
  二、广州营商环境建设现状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广州商贸中心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广州有着多年对外贸易发展基础并且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广州的GDP总额当中,对外对外贸易占据很大一部分,而目前受疫情影响,很多外贸企业定单稀少甚至停工。其次,在复杂的国际形式下广州对外贸易增速放缓,部分交通物流建设还不够完善,这些都是广州建设营商环境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
  1、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近年,广州出口商品多以服装、鞋帽为主,主要集中在十三行、白马、红棉等批发场所,主要出口对象为非洲与东南亚国家,而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较低,与深圳、上海相比,竞争力明显偏低,对高端营商环境建设存在一定制约。
  2、服务贸易总额偏小。广州服务贸易总额近几年占全国6%左右,远低于北京、上海、深圳。一方面原因是广州科技、金融等产业机构占比小,引进与投资不够,未能带动相关服务出口,总体来看,就是“引进来”与“走出去”建设不足。另一方面原因是,服务贸易集中在软件开发、供应链服务等传统领域,整体标准化、集聚化效应弱,并且缺乏大型龙头企业与产业园,使得总体集聚效应弱化,另外服务外包行业标准化建设不到位,制约了服务贸易的总体发展。
  3、与深圳的对比分析。广州的对外商贸对于建立大湾区商贸中心有着重要意义,而与深圳相比,在进出口总额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但从相对指标来看,广州近5年商贸进出口相对GDP增长率较高,增长速度超过深圳。另外,货运能力是大湾区商贸中心建设的重要参考指标,从广州市的货物吞吐量来看,较高的货件处理能力具备一定优势,也是国际商贸中心集散地建设的基础。而深圳在金融、科技创新、环境质量等方面建设明显高于广州,从政府效能方面看,深圳更具财政自主权及相应机制建设权,这与深圳的经济特区地位有关,深圳的财政自主权可定位为省一级,而广州相当于省市级之间。因此,广州应着眼于自身优势,同时突破制约,才是营商环境建设的关键所在。
  三、广州营商环境建设建议
  、推动广州市场多元化进程。对于广州出口市场相对集中的发展态势,应加快推进广州外贸市场多元化进程,打造大湾区商贸集散中心,形成“一带一路”及其他商品贸易集散中心,加强广州商贸中心的建设,引入国际投资,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新兴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以此来提升外贸商品质量,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于低端产品加大研发投入,鼓勵劳动密集型外贸企业尽快转型,对接目标市场需求,构建线上信息平台,打造各类丰富、层次鲜明的出口商品体系,在原有传统市场基础上,开拓新的发展机遇,尤其加大与澳门的贸易合作,提高贸易增速。
  2、建设大湾区贸易服务辐射中心。建设大湾区对外贸易服务集散中心,加强展会及项目的国际认证,提高广州服务贸易质量与商贸运作效率,发挥展会管理服务水平,发展特色经济优势。同时,补齐短板,依靠传统的银行业带动科技成果创新,吸收和借鉴国际金融城市成功经验,提升金融体系与外贸融合度,推广南沙自贸试验区粤港贸易金融便利化成果,加大贸易人才资源集聚力度,建立“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所”四方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3、应对特殊时期促进外贸发展。首先,要及时提供免责援助,特殊时期之下,很多外贸企业无法履行贸易合同,政府应制定相关商事法律服务,允许企业力、理不可抗力相关证明,过程涉及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出具证明的事项,应减少流程、及时出具,帮助企业尽快完成过度、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其次,支持重点企业、重点商品、重点项目和重点基地发展,多渠道开拓国际贸易市场,尤其是开拓新兴市场,鼓励企业积极开展线上展销、巩固传统市场、打造国际营销网络,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再次,开发相关平台服务功能,建立统一开放的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境外经济合作,加大招商引资,为企业提供免费信息查询服务,开展保税物流平台,加大对各类平台的指导,发劳平台外贸潜力。在此基础上,加快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建设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加快与企业间的高效沟通,听取企业诉求,帮助解决困难,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总体来说,利用“互联网+”渠道,消除政企信息不对称障碍,加大信息透明度,建设营商环境所需的良好的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1]陈维涛,严伟涛,庄尚文.进口贸易自由化、企业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J].世界经济研究,2018(8):62-73,136.
  [2]杨亚平,李腾腾.东道国营商环境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选址[J].产经评论,2018(3):129-147.
  [3]杨娇辉,王伟,谭娜.破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制度风险偏好笑谜[J].世界经济,2616,39(11):3-27.
  作者简介:于颖,女,硕士,副教授,广东白云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公司治理、财务管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3567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