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千年茶文化焕发新生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孟馨馨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馆专业委员会近日在“中国白茶之乡”福建省福鼎市成立。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中国茶馆将逐步走向标准化、产业化。
  
  文化:与奥运结缘
  
  一杯清茶,大赛前可以静心,大赛后可以怡神。奥运村一隅,外观和村中书店、邮局、洗衣房无甚区别的门面,推门而入,小桥流水、筝音竹韵,暑气顿时消散,正面影壁一个大大的“茶”字――奥运茶馆正恭候四海宾朋。
  “奥运村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开设茶馆”,茶馆负责人王秀兰告诉记者。北京举办奥运会,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极好的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平台,已有数千年历史的“茶文化”自然不能错过良机。奥运茶馆里,挂起红灯笼,摆开八仙桌,四壁竹影摇曳,奥运健儿品茗之际,更是一次味道十足的中国文化之旅。
  “中国茶分六大类,分别是青茶、黄茶、黑茶、绿茶、红茶、白茶,恰好与奥运五环旗上蓝、黄、黑、绿、红以及白色相对应”,王秀兰说道。如果说“五环茶”这样的巧合只是让听者微微一笑,那么接下去的阐发不免让人暗暗点头。“茶文化源远流长,与奥林匹克精神有其相通之处,比如追求和谐和平的内涵,更重要的是都强调培养人的良好心态。”
  奥运会期间,茶馆一天将安排四场茶艺表演,内容精心编排,为的是让来宾从茶艺中感受一个文明古国的深厚底蕴。“我们的茶单有英文、法文和中文三种,此外,考虑到残奥会期间运动员的需要,还特别制作了盲文茶单”,王秀兰说,“至于价格,从十几元钱到上百元钱不等,不会比市面价高。”服务员可以用英语向客人介绍每道茶的来历及其背后的故事。“茶文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国家的文明程度。能够和奥运结缘,我们一定不负中国茶人所托,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王秀兰说道。小小的一个奥运茶馆,给百余年奥运历史添上了一抹淡淡茶香,更留下一道余味绵长的文明投影。
  
  现状:蓬勃发展的茶馆产业
  
  提起茶馆,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老舍笔下的话剧《茶馆》,现代京剧《沙家浜》中阿庆嫂所开的春来茶馆更是耳熟能详。伴随着中国几千年历史的茶文化,品茗、听书、看戏的茶馆文化早已和中国人的生活融合在了一起。
  改革开放以后,曾经一度萎靡不振的中国茶馆业重新焕发了生机,不仅老茶馆、茶楼重放光彩,各种新型、新潮茶园和茶艺馆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国各地,随着茶馆产业化的发展,进入新世纪的中国茶馆更是迎来了她的春天。
  现在的中国茶馆业很年轻,她真正的发展不过二三十年;而中国的茶馆业历史却很悠久,早在唐朝的《封氏闻见记》已经有了茶馆的记载,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更是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宋代茶馆的真实情景。而如今,中国茶馆业已经成为一个朝气蓬勃、极具生命力的新产业。近年来,茶馆业发展迅速,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茶馆、茶坊、茶楼已成为地方文化的一种标识,各种以茶为名的饮品店更是层出不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永泉先生介绍,目前全国约有5万多家茶馆,以北京、上海、成都最多,仅上海就有3000家左右。品茗之风盛行的北京同时也是茶叶消费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目前北京有6000多家茶叶店,茶馆、茶楼、茶坊也有3000余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5万多家大大小小的各色茶馆拥有从业人员近百万,年创造产值达300亿元,茶馆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趋势:高端化、大众化各取所需
  
  “茶馆是以茶为媒介的休闲文化空间。”北京大碗茶商贸公司、北京老舍茶馆总经理尹智君这样定位茶馆。
  有15年从业经验的尹智君女士是新成立的茶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之一。自1993年开始担任北京老舍茶馆经理以来,把茶馆年销售收入200万元增长到1500多万元,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5%,她认为,茶馆行业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价值远远高于经济收入的价值。茶馆更多的作用在于文化推广,以茶为媒介传播的是广范围的中国文化,这个作用是其他行业所不能比的。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似乎茶馆的消费对于普通收入者来说相对高了一些,谈到茶馆业的发展是趋向于高端化还是大众化,尹智君有自己的看法。“对于基本以喝茶为经营主体的纯茶馆来说,它经营空间的利用受到很大局限。因为人们喝茶一般选择在下午或晚饭之后,不像一般的商业空间如商场几乎一天都有人流。对茶馆来说,它的单位面积产值相对比较弱。这就使得它必须要有特色,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和良好的经营理念。这也是茶馆定位、定价比较高、趋向于高端化的一个客观原因。”
  对于这一点,北京张一元茶叶公司宣传部部长刘家博这样认为,“从茶馆本身而言,它的定位要根据实际出发。比如成都的茶馆,可能更强调一个娱乐、休闲的功能。人们打牌、聊天,沏一壶茶。一壶茶可能才几块钱,茶馆提供这样一个环境,正是其大众化的体现;而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商务的需要,很多茶馆是一种商务平台,有必要营造一种高雅的环境,包括茶品、服务、装潢还有配套的设施等等,在消费上则趋于高端。不过将来总的趋势还应是大众化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馆正逐步走进社区,越来越方便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
  
  展望:新行规助推行业发展
  
  成熟的行业文化一定需要有一个行业准则。尤其是茶馆业,是与生活贴得很紧的,与文化贴得很紧的一行。茶馆业的标准化一直很受业内的关注,“茶馆的标准化是一定要做的。”北京老舍茶馆总经理尹智君强调,“为了把行业从源头做好,对于茶这一农作物本身制定标准可能更为必要,尤其对于茶叶出口和中国茶馆走向海外都是至关重要的。”张一元的刘家博也认为,茶馆作为茶文化的一个窗口,越是基础的东西越要有标准。“同时我希望茶馆业能有一个星级标准,包括从位置、服务、从业人员素质、技术等各方面都应有一个标准来评级,这并不是说像酒店那样区别于价格,而更应是一种承认,强调的是对茶与茶文化真正的理解。”
  在中国商务部的网站上,可以看见有关单位起草的《茶馆业企业经营规范(征求意见稿)》行业标准正在网上征求意见。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标准处李党会处长介绍,“规范”将根据大家的意见做出修订,将来会在行业中推行。她表示,对于茶馆业这一新的服务业态,从标准的角度讲现在还是空白,标准的制订对行业本身是很好的事。目前规范中的一些观点以及一些标准的订立还在和专家以及行业人士保持推敲当中,修订好的茶馆业标准在年底以前就可以出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561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