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汽车金融业如何突破瓶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据一项全国性的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购买新车消费群体中仅有10%享受了汽车金 融 服务。而在国外,近60%的汽车是通过信贷方式购买的。可见,汽车金融服务业在我国未来 发展潜力巨大。如何在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前5年,扩大实力、迎接竞争,已成为必须正视的 问题。 □中信华福证券研发部汽车行业课题组 吴红光
  近期,广受关注的《汽车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经公布,这说明构建我 国汽车金融服务体系日益成为我国汽车产业谋求开放和发展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伴随着 我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汽车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据预测,到2005年,我国有购车能力的家庭将达到4200万户。然而与此相反的是我国汽 车金融服务发展却比较缓慢。我国银行从1998年10月开展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以来,贷款购车 的比例不到汽车总销售量的10%。通用汽车中国公司金融消费服务部总监李树可认为,目前 的中国汽车销售中,最多只有10%~15%涉及汽车信贷,相比那些信贷消费达到60%以上的 发达国家,中国的市场潜力还相当大。与此同时,外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正开始企图全面角 逐中国汽车金融市场,国外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准入程序的启动,对我国汽车金融市场向国 际化和专业化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庞大的市场需求与中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格局使我国 的汽车金融服务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焦点话题。
  
  汽车金融服务的瓶颈
  
   外部环境不完善造成我国汽车金融服务的运营机制不健全,缺乏效率。我国的汽车金 融服务市场环境却很不完善,体现在以下几点:1目前汽车金融服务的有关规范仍不明朗, 中央银行对利率有严格的控制。贷款期限、利率以及相应的浮动空间等都没有明确而统一的 规定。2贷款购车的担保问题突出。在国外,汽车贷款担保一般由专业的担保公司承担,而 国内贷款购车的抵押登记往往由公安局的车辆管理所承担,影响了担保的质量。对于消费者 来说,让他们望而却步的则是烦琐的手续和不合理的收费。一般来说,目前我国汽车消费信 贷的用户需要准备的材料有:身份证、户口簿、收入证明、住房证明、第三方担保证明等。 3风险管理的评估体系还很不完善,个人信用制度还处在建立阶段,银行很难掌握客户的综 合信用情况,因此只能靠不断提高“门槛”来防范风险,从而形成手续繁杂、条件苛刻的现 状。贷款利率高、期限短、贷款手续繁琐等原因已成为制约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瓶 颈。另外,采用“捆绑”式一次买3年的汽车保险,以及种种费用,也让人们对分期付款买 车产生犹豫。
  汽车金融的潜在风险越来越大。随着车价的下跌和用车环境的逐步改善,中国居民对汽 车消费的需求将在未来几年中迅速攀升。但汽车消费贷款的风险也随之增大。由于目前已发 放的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大多是在2000年以后办理的,而贷款期限一般为3年~5年,因此,这 些贷款的还贷期基本在2005年之前。这段时间恰好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结构调整时期,消费者 更换车型或淘汰旧车的行为,将给银行的汽车消费贷款带来诸多风险。5年后,进口车关税 将由原先的80%至100%下降到25%,据此测算,届时进口车的车价将比现在低30%左右。 进口车价大幅降低将迫使国产车 同样采取降价策略。汽车消费贷款是以车作为抵押物的,车 价的降低,将使银行面临抵押物减值的风险,也就是说,一旦客户无力还贷或恶意逃债,银 行即使拿到了作为抵押物的汽车,其实际的价值也可能低于已放出的贷款,从而使银行蒙受 损失。
  汽车金融服务机构主体结构缺乏合理性。完善的汽车金融机构体系是促进汽车金融市场 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国外,汽车金融服务的主体是专业性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或租赁公司。 然而与国外不同的是,在我国目前汽车汽车金融服务的主体仍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而不是专 门的汽车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由于信贷业务品种较多,投资项目选择也多样化,在汽车消费 信贷的市场开发和风险控制等方面需要经验的积累。因此,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在短期内尚 未得到相应的提升。而且从国际汽车金融服务的发展历程看,汽车金融并不是银行的竞争优 势,银行开展汽车金融的优势在于其网点、资金和人力,但缺乏相关的专业服务与盈利的空 间,因为汽车财务公司与金融公司卖出汽车也是赚钱的,但银行只能靠信贷。而目前我国还 缺乏个人诚信系统,消费者信用纪录分散、不完整、不准确,因此还存在贷款抵押担保制度 不完善、贷款收回困难的问题。
  汽车金融壁垒的超前逐步消失使外资进入所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通用汽车公司对中国 市场所作的预测显示,2000年~2005年,中国的轿车需求将保持20%~25%的年增长率,其 中私家车将保持33%的发展水平。目前,中国有购车能力的家庭为700万户,到2005年这个 数字将提高到4200万户。到2010年,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占全球份额的6 %,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到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将达到目前美国的规模。另一项调 查结果则显示,目前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的居民,有7成以上的家庭表示在今后5至10年 内将考虑购买家用汽车。
  这一切,对于任何一家外国汽车制造商或是提供汽车消费贷款的金融机构来说,都是难 以抗拒的诱惑。种种迹象表明,众多金融机构争食中国汽车金融市场“美味蛋糕”的局面已 经形成。而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关开放金融市场的承诺,除了人民币和外汇这样的基 本业务,具体金融业务中惟有汽车消费信贷被列入了承诺内容――允许设立外资非银行金融 机构提供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享受中资同类金融机构的同等待遇;外资银行可在加入世贸组 织5年内向中国居民个人提供汽车信贷业务。可以预见,超前的汽车金融准入政策让空间巨 大的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过早得成为中舛资金融机构开展实质性竞争的第一个战场,缺乏专业性汽车金融机构的中国汽车金融服务体系能否承受国外成熟的汽车金融模式的冲击实在令人 担心。
  
  汽车金融服务如何破瓶颈
  
  加大国内汽车厂商、经销商、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的相互合作,促进汽车金融服务主 体的多元化。鼓励汽车经销商、保险公司和客户联手就汽车消费信贷签署协议,这是目前各 汽车经销商普遍采取的服务模式。银行选择实力较为雄厚的经销商开始进行更为紧密的合作 ,加之保险公司的介入,逐步形成了“经销商-银行-保险”三方联手并共同承担贷款风险 的信贷模式;鼓励银行撇开汽车经销商向客户提供车贷服务。商业银行资金雄厚,且银保联 合可以将车贷手续和成本大幅度地降下来;鼓励汽车厂商与银行、经销商、保险公司合作。 如中国建设银行近日在长春与一汽集团公司签署银企合作协议。建行将对一汽集团重点项目 给予融资支持,并协助一汽集团进入汽车服务贸易领域,共同建立汽车金融服务体系。双方 的合作既有助于一汽不断提高资金运作能力,又有利于建设银行的资金周转,双方的竞争能 力和经济效益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重点扶持知名汽车生产商拥有自身独立的汽车金融公司,从而形成专业化金融服务机构 。专业化是汽车金融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美、德、日等汽车消费大国,向用户提供 金融服务最多的部门往往不是银行这样的综合授信机构,而是各大汽车厂商附属的金融公司 。像通用、福特、大众等汽车巨头,它们不仅拥有出色的汽车,而且拥有同样出色的汽车金 融服务。一般而言,汽车金融服务虽然在性质上和其他金融业务没有本质的不同,但由于利益动机、消费特点及风险评估的差异,往往更适合由专门的金融公司从事经营。和商业银行 相比,汽车厂商附属的金融公司当然和汽车厂商的利益关联度要紧密得多。正由于汽车商附 属金融公司和其母公司利益的紧密关联,迫使它们不断改善相关的金融服务,从产品设计、 风险评估到业务营运和催收系统,都已实现了高度的专业化,从而使汽车消费者能够真正享 受到高效和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加强与国外汽车金融机构的合作。虽然中资金融机构的营销策略、贷款价格与外资相比 可能有较大差距,但在网点分布、筹资成本、人力成本方面略占优势。中外资各有优势,因 而在即将到来的汽车信贷市场争夺中,借用国外汽车企业的丰富操作经验和业务能力来给我 们“念念经”成了业内的某种共识。外资金融公司的最大优势是信用度高,有一整套完善的 经营管理经验。这种全新汽车价值理念,通过消费信贷、汽车租赁、日常保养维修、旧车置 换等方式,把一系列终身服务固定在产品上,从而培养出一批永远依赖企业提供服务的客户 群。不过作为一项庞大的业务,汽车金融的竞争某种程度上是营销体系的竞争。所以在经营 模式的选择上,大多数的外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都倾向于选择和国内企业合作的模式,以共 享未来巨大的利润增长空间。
  目前,包括通用和福特在内的大多数外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思路都倾向于合作。但让 外资进入中国汽车金融领域的同时,我们也需考虑如何保护中国利益的问题。中国目前还没 有专业的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因此现在有些外资机构想以独资形式来争夺市场,其实这种步 骤是超前了。但若让中资机构光凭自身力量在这个市场中角逐,因缺乏经验,而效果不佳, 所以以合资形式起步是比较合适的。据以上分析得出,入世后,选择合资作为汽车金融服务 的起步方式不失为发展我国专业化汽车金融服务的适时之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1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