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国家现代经济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科技含量高、创新步伐快的产业之一,随着金融全球化、网络化的加速发展,人才资源逐渐成为现代金融业的核心资源,金融人才培养逐步成为金融业界的共识。金融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高度重视和重点关注。本论文从我国金融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现状出发,深入分析了我国金融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金融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金融业;人才培养;研究
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国家现代经济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科技含量高、創新步伐快的产业之一,随着金融全球化、网络化的加速发展,人才资源逐渐成为现代金融业的核心资源,金融人才培养逐步成为金融业界的共识。金融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高度重视和重点关注。
一、我国金融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一个金融大国。特别是2012年以来,我国不断深化重大金融改革,积极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完善金融宏观调控,积极稳妥应对金融领域风险,金融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态势,金融体系保持稳健运行,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齐头并进。根据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达到252万亿元,金融企业达到4500多家。与2012年末的133.6万亿元相比,资产规模增长了88.6%。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推动金融业务网络化,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不断冲击传统金融业,金融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的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底,我国互联网金融资产规模约3.5万亿元,从2012年到2017年,一直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金融从业人员数量也不断增长。目前,金融业从业人员总数超过400万。而且,随着金融行业的持续壮大,以及细分发展的差异化,金融业从业人员还将持续增长,金融人才流动也将不断加剧。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新形势,我国金融业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广泛开辟人才培养渠道,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推广运用市场化人才激励手段,金融业人才培养体系日渐完善,金融人才队伍持续增长,基本满足了现代金融发展要求。
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传统金融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网络交易、网上结算、网上银行等新形态日益普及,金融各细分行业迅猛增长,金融机构类型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金融企业也愈加重视人才的综合能力。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成为金融机构转型升级的关键。在我国金融业融入国际金融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跨国经营也趁势出现。我国的金融机构在国内外拓展新业务,与跨国金融机构展开激烈竞争,这就需要有既通晓国际金融法则又熟悉本土金融企业运作的国际化人才。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显得非常迫切。
二、我国金融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金融人才培养观念相对滞后
金融业是比较典型的科技知识型产业,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人才能力素质成为决定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金融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市场主体不断丰富,基本构建涵盖了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租贷等业务的多元化国际化金融业务体系。然而,我国金融业起步较晚,与欧美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情况相比,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我国金融发展的前瞻性和全球视野不够,金融人才培养观念相对滞后,重业务开拓、轻人才培养等问题比较突出,人才培养方式比较单一,金融人才总量不足,金融人才占比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人力资源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二)金融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当今世界,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金融领域竞争日趋加剧,对复合型高端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现代金融人才不仅仅需要有金融业务知识、相关法律知识和信息化技能,还需要具备全球视野、创新思维,以及较强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这样才能适应金融业快速发展要求。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具备基础技能的从业人员相对充足,但是人才层次、结构不均衡,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普遍缺乏,尤其是具有跨国金融履历、海外工作背景、国际金融市场经验的高端金融人才。同时,涉及金融安全和风险防范领域的特殊技术人才更加匮乏,人才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难以满足现代金融业快速发展要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金融业的安全稳定和持续发展。
(三)金融人才市场化配置机制不够完善
我国金融业虽然基本形成了市场招聘、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但是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没有完全到位,人力资源改革力度不够大,市场化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形成,金融人才流动不畅,导致人力资源活力不足。特别是一些国有金融机构,缺少中长期人才战略规划,人才培养政策的系统性、稳定性不足,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有效发挥。在人才选拔任用方面,重资历、重学历、重职称等现象仍然没有根本改变,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没有成为决定因素,难以实现机构发展与个人发展的有机结合,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才的成长。特别我国金融业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差异比较突出,农村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有些地方仍然沿用传统计划经济的人才选拔培养模式,市场化导向不足,培养方式和标准单一,阻碍了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四)金融人才的整体素质还不高
我国金融业正处在向现代金融业发展的转型阶段,迫切需要一大批熟悉信息化、国际金融、资本运作、投资融资、法律法规、外语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而我国金融机构特别是一些国有金融机构,普遍存在年龄层次不合理、专业分布不匹配、岗位设置不科学等问题,地区差异、部门差异、待遇差异仍然存在,阻塞人才成长职业通道,一定程度也导致专业人才总量不足,各类复合型、创新型高端人才匮乏。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金融业态种类日益丰富,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持续提升,通晓国际金融、信息化技术、外语法律、国际规则等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更显珍贵。因此,人才培养问题成为金融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加强金融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主要策略
(一)与时俱进,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路径。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懂金融运作的人才。各级政府和金融企业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认真分析研判金融业新形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市场需求,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完善金融人才培养政策,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发展的政策环境。要积极畅通人才成长发展平台,注重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工资待遇相结合,给金融人才成长提供良好职业平台。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挖掘人才潜力,激发人才活力,促进人才脱颖而出。要注重文化熏陶,用企业文化留住人才。要充分关注金融人才生活,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发挥感情留人作用。要采取多种吸引政策,积极引进经验丰富、熟悉国际金融市场的海外成熟金融人才,利用他们国际化的视野和金融理念,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
(二)健全机制,强化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组织保障
体制机制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金融业要结合金融行业人才特点,进一步深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党委统一领导、人事部门主责推动、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的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格局,统筹协调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相关事宜。要结合金融业实际,坚持人才建设顶层设计,強化战略导向,研究制定促进金融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度,将金融人才培养纳入人才建设总体规划,分析研判人才发展形势,定期报告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政府要加大金融人才培养扶持力度,坚持资源共享原则,积极搭建金融人才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完善金融人才数据信息库,逐步建立健全金融人才市场化机制。金融机构和企业要加强经费保障,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投入,统筹保障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所需资金。要健全完善金融人才工作定期督查制度,将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纳入重点工作考核。要加大金融人才培养宣传力度,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环境氛围。
(三)广辟渠道,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要坚持自主培养和人才引进并重,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广辟人才培养渠道。对于金融行业领军人才和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要面向全球,持续拓宽引进渠道,通过公开招聘等形式,大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熟悉全球金融、引领行业发展的行业领军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对于金融专业技术人才,要注重实践能力、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专业领域,逐步培养专业精通、业务熟练、把握规律、善于创新的金融专业技术团队。对于金融技能人才队伍,要以自主培养为主,引进人才为辅,通过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典型选树等方式,培养技能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金融技能人才,支撑金融业发展。同时,要加强金融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依托高等学校,积极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和共性问题研究,抢占金融应用理论研究高地,为金融业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四)开放合作,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方式方法
要注重发挥高校的源头人才培养作用,政府要加大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力度,引导高等学校顺应金融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面向金融市场需求,根据学科要求、学生就业、专业特点等情况,加强金融学科建设,优化金融课程体系安排和专业设置,大力培养金融人才,满足金融业务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金融机构要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和统筹策划,积极开展多层次的人才培训,通过岗位轮训、项目锻炼、境外培训、在职教育、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对金融人才队伍进行培训,努力提升人才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积极搭建金融人才培养合作平台,要加强金融机构、金融行业协会、社会金融培训机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通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金融实验室、实施金融重要项目等方式,面向市场培养实践型金融人才。同时,要加强与国外金融机构、培训机构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外金融机构的人才培养先进经验,创新培养模式,共同培育国际化专业化金融人才。
总之,面对全球化和互联网化发展趋势,金融业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市场导向和客户需求导向,不断增强金融人才聚集效应和竞争实力,大力培养勇于创新、善于经营、精通业务的金融高端人才,为确保国民经济稳健发展,确保国家金融体系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证。
参考文献:
[1]姚鹏.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2010年(1).
[2]蒋团.现代金融人才培养与高校金融教学改革之我见[J].经贸实践.2016年(14).
[3]徐桂华.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及其管理现状的再认识[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2).
[4]孙炳新.商业银行员工培训对基层人民银行培训工作的启示[J].金融纵横.201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528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