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有效方法之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时光如梭,转眼我教高中生物已有十年多了,此时正赶上如火如荼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在执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年轻的生物教师我有一些深刻的体会。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遇到疑惑的问题总是保持一颗亢奋并渴求的心态,把问题搞定。有了这种心态,我喜欢学生向我提出问题,提出质量高的问题。有时就是学生的某个问题或是想法,激励我不断中反思。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被分为三大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和三大选修模块(《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对于如何开展好教学工作,我认为需从以下几点努力:
  
  1、上课前要深入研究教材,做好模块设计
  在这种变革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指导者的作用比以往更显重要。教师要认真学习相关的课程文件和《标准》,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要求,更新教学观念。而要做到这些首先必须透彻理解教材,把握教材,进而才能做到教学设计的整体性。例如,对于伴性遗传的学习,我们也可以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是先给出学生伴性遗传的具体实例,让学生提前了解。二是首先给出性染色体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然后要求学生课前分析这些基因可能怎样传递,基因的这种传递可能使后代的性状遗传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律。
  
  2、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重视过程也要重视结果
  老师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反应,给同学们尽情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是为了学生多汲取东西的,所以老师们应更多地顾及学生的反应,多考虑些学生的需要和临时出现的课堂需要,如在复习有关呼吸作用内容时,围绕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里?过程如何进行?哪些类型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细胞呼吸在实践中有哪些应用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
  
  3.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当前最常见的反思,它能使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空,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总结。如课后作业,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可引导探究(1)利用渗透作用的原理,区别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如质量分数为 10%和30%的蔗糖溶液)(2)探究某种分子能否穿过半透膜(如淀粉分子与碘分子)(1)测定某植物组织细胞液的浓度(如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探究(2)证明植物通过气孔的开启与关闭控制水。高中生物课的教学,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也就是能在课前对课堂教学发生的一切具有鲜明的预见性,在课后能将课中的教学行为和相关体验上升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能根据各种教育现象适时作出适当的反映,从而体现和实践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布鲁巴赫指出:“反思性实践是使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创见的行家的工具”。
  
  4.处理好发展学生素养与应试教育的反思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讲,核心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高中教学又是必须面对高考的,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现实。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本无可厚非,只要高考存在就回避不了应试。不可否认,这两者虽然存在矛盾,但它们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一致。可以说,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是同步进行的,在某些方面它们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不应该是水火不相容的。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素养提高为核心任务的教学,同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水平。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并勇于自我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归结成功案例,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中,在不断地分析误区、克服误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创建真正有活力的高效生物课堂,为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教。每堂课总会有成功之处,教师要做善于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每节课后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这样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无论课堂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教师在课堂教学后查漏补缺,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从而使教学日臻完善。教书的过程也是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过程,反思是为了促进发展,反思是一种有思考的学习,是一种有理性的总结,有反思才有进步,有反思才是完整的教育。
  高中生物课的教学,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反思,也就是能在课前对课堂教学发生的一切具有鲜明的预见性,在课后能将课中的教学行为和相关体验上升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能根据各种教育现象适时作出适当的反映,从而体现和实践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特色。布鲁巴赫指出:“反思性实践是使教师在其职权范围内,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成为更好、更有效率、更富创见的行家的工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649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