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环经济下水资源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丽南 温薇
[摘 要]目前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各种产业的发展已受到了阻 碍,然而,在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水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人类与自然协调的必然选择的发展道路,然而循环经济的内涵是与可持续发展一致的。循环经济是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形势需要的当代产物,是使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模式与生态系统相协调,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必由路径,我们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是发展循环经济。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
[中图分类号]TV2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134-02
1 概念及定义
循环经济是将生产所需的资源通过回收、再生等方法再次获得使用价值,实现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经济生产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观认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为日益满足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人类的经济增长应当建立在适度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1.1 水银行模式
由于水资源的随机性、流动性与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功能的多样性等特点,大多数国家都规定水资源属于全民所有或国家所有,个人或组织作为个体仅拥有使用的权利。因此,所谓水资源的产权,只能是水的使用权。在水资源供给小于需求的条件下,水权转让是进行有限水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手段,而水银行制度为水权转让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水银行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水用户树立水资源的经济价值观,重视节水与效益的关系。过去水用户只看到水量与水费的关系,而水银行制度建立后,水用户会发现通过转让富余的水可以获得效益。从宏观角度分析,建立水银行制度意义重大。它可以实现跨流域、流域内水资源余缺的市场调配,满足缺水城市可持续发展所急需的水源问题,还可以抑制或避免产生新建大坝及其他工程设施的需求,减少不必要的公共投资。并且,通过政府从水银行转让一部分水权,还可以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虚拟水模式
虚拟水不是真实意义上的水,而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中的看不见的水,当前,一些缺水国家事实上就是以虚拟水贸易的形式来解决国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国家之间的虚拟水贸易甚至可以成为促进全球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机制,实现缺水国家水安全的机制和实现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机制。在东北亚地区,虚拟水战略将为满足水资源紧缺地区的水资源需求“开源”,同时也为“节流”提供新的思路,是创新传统的水资源管理体制、解决干旱区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的有效战略工具。
2 循环经济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影响所存在的问题
建立水银行制度,需要满足三个重要条件,即初始水权的合理分配,水权转让的法律化与制度化,以及采用企业化模式组建。水的初始使用权是建立东北亚地区水银行制度的前提条件。另一个重要条件是法律、法规允许水权的自由转让,如通过税收、法律等方式,使水的买卖双方都会产生交易的需求和相应的效益保证。作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者,政府不仅应该为水使用权的自由转让提供立法的基础,政府还应该通过行政权力,保证交易的顺利实施。如对干旱地区使用地下水浇地采用税收的方法进行限制。
水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不健全,执法不严问题突出。近年来,东北亚地区各个国家虽然颁布了一些相关法律文件,但还需要与之配套的水行政法规。在水资源执法管理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滥用职权,以及为谋取部门和地区利益而违法的现象比较突出,加剧了水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对水资源管理面临的新问题重视不够研究滞后。东北亚地区由于严峻的水资源形势,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不断增加。例如,水环境承载状况定量评价技术、水权管理及水市场理论的建立,亟待新理论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以解决。由于调蓄、处理、分配和处置水的工作过分依赖政府,缺乏竞争机制,不可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各国的水资源管理部门和机构缺乏沟通,集中统一管理不足,水质保护工作滞后,与水污染有关疾病日渐增多,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3 实现循环经济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3.1 合理布局水资源工程
在维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条件下,按照优先满足各国城乡生活用水,保证国民经济建设用水,基本满足粮食安全生产用水等要求,采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对供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治污、污水处理再利用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其他多种水源进行统一配置,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进行统一调配。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建立用水定额和节水标准体系。要求水资源有偿使用,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建立水市场。全面推广节水和普及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节水灌溉应紧密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节水综合措施,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行排污总量和入河排污总量控制,加强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按水功能区划,实现水质达标,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关闭效益低污染严重的企业,并严格执行排污与入河排污量控制计划。在优先治理重点污染地区和城市的水污染同时,要结合水源工程的建设,进行优化调度,努力改善水环境状况。
3.2 加强水土保持和发展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采取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种植耐旱作物、修建水窖等是发展雨养农业的重要保障。矿坑排水利用是煤炭企业本身和燃煤电厂节约用水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一个新的方向,尤其在缺水地区,对解决各业用水矛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们还要推广生态型政府的理念,加强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同时建立完善科学生态补偿制度,再通过生态环境的监督与监控体系对东北亚地区生态环境进行监督控制与预警。各国政府应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遵循生态规律与经济社会规律,依法行使对生态环境的管理权力,全面确立加强生态建设、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安全的职能,并实施综合管理的行政行为的政府。加强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同时建立完善科学生态补偿制度,再通过生态环境的监督与监控体系对东北亚地区生态环境进行监督控制与预警。全面确立加强生态建设、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安全的职能,并实施综合管理的行政行为的政府。
综上所述,水资源系统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从系统科学的观点看,循环经济下的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就是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结构功能不断完善的体现。只有水资源系统中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结构合理,才能取得整体功能的最优;只有系统有序稳定地演变,才能取得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完善实现。
参考文献:
[1]史长莹,李占斌.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9(6).
[2]李亚伟,陈守煜.水资源系统模糊决策―评价与预测方法及应用[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5(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86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