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食品安全原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天淼

  [摘要]2009年的三鹿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2011年双汇瘦肉精事件,西安注水肉事件,合肥回收月饼事件……这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又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双汇“瘦肉精”事件出发,主要从企业和政府的角度分析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企业组织结构、政府职能等方面给出对策。
  [关键词]双汇;食品安全;原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9-0109-02
  
  1 出现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1.1信息不对称
  所谓不对称信息是指交易中一方拥有信息,而另一方得不到。拥有较多信息的一方在与对方交易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造成的市场失灵。
  (1)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很难去真正地考证企业的运行状况,对食品安全,只能寄希望于企业自身遵纪守法,国家质检部门有效监管,新闻媒体的曝光披露。①监管的成本太高。消费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一一检验自己所食用的产品质量是否过关。②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即使有大量时间检查,也很难得出产品质量是否合乎标准的结论。
  (2)国家监督部门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由于监管成本太高,监管部门对企业从采购到产品出产的各个环节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地监管;有好多龙头企业,对于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等方面有正的外部效应,好多企业直接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企业;企业与政府进行博弈过程中,政府往往由于信息掌握的不全面,而使监管处于被动地位,弱化了监管的有效性。
  
  1.2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缺失
  (1)对股东负责。以双汇集团为例,3.15央视曝光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收购瘦肉精猪肉,双汇发展15日早盘跳水,下午跌停板。严重影响了小股东的利益。随着1998年双汇集团上市,2003年度,总股本增加至51355.5万股,其中国家股18341.63万股,社会法人股12838.87万股,社会公众股20175万股。社会公共股份进一步扩大。所以公司为了股东的利益,必须加大公司的透明度,诚信度,对股东负责。
  (2)对上下游企业负责,对当地经济负责。外部性是指一个实体的活动以市场机制以外的某种方式对他人福利的影响。所谓正的外部性是指这个实体对他人产生好的方面的影响,即边际社会收益大于边际私人收益。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可以产生正的外部效应。有利于上下游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比如双汇集团,从采购,到生产加工,到营销,这一系列的环节,涉及很多利益相关的企业,拉动上下游企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双汇集团拥有员工4.5万人,除了在河南,全国很多地区都有分店,促进当地就业和经济的发展。
  (3)对广大消费者负责。目前双汇产品占市场份额的40%左右,但近几年很多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定价较低,竞争压力变大。为扩大市场份额,企业很有可能急于求成,违反法律规定,触犯道德底线,使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
  (4)奉献社会。多年来,双汇集团心系社会,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2006-2010年累计捐款捐物6000多万元。很多公司陷入了这样的怪圈:在社会公众责任上表现突出,却经常在食品安全上出现致命伤。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管理者并没有深入理解社会责任的内涵,社会责任最基本的是遵纪守法,更高的层次才是奉献社会。另一方面来自于公司的结构的不合理和管理上的漏洞。两个层面缺一不可。
  
  1.3从公司组织结构上看
  (1)企业文化建设不健全,子公司文化建设落后。有很多知名的大企业,已经成为了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企业集团。公司应秉承着相同的经营理念、相同的道德操守,使企业文化一脉相承。但是有很多大企业,忽略了对新投资建立或收购的子公司的文化建设,放松了对它们的监管。以双汇为例,这次瘦肉精事件的发源地,漯河双汇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双汇发展占了70%的股份。如果双汇集团整体上并不存在问题,那么,足以见得,母公司与子公司的文化价值没有做到一脉相承。
  (2)监管环节出现漏洞。大企业的组织机构极为复杂,往往有多层次、分布广的特点。随着集团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信息量急剧膨胀。面对大量信息,最高层往往是从宏观着手,子公司的问题可能一直积压,直至最后问题爆发。
  
  1.4政府失灵
  在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政府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要做成本与收益分析。这样就不免发生寻租行为。寻租行为分为政府无意创租,政府在干预经济之前并没预料到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寻租行为,经济人并没有主动影响政府的决策,而是利用政府已经出台的各种政策中的纰漏谋求自身利益。政府被动创租,主要在于企业贿赂政府官员,政府已经成为利益集团牟利的工具。政府主动创租是指政府利用其自身的资源和行政权力优势,主动向企业索要租金。央视记者发现,河南孟州市、沁阳市等十几家养猪场的养猪户在饲料里偷偷添加“瘦肉精”,“瘦肉精尿检”、生猪检疫等如同走过场,每头猪花两元钱就能买到三大证明,再用一百元打点河南省省界的检查站,便可以送到南京一些定点屠宰场。无须检测“瘦肉精”,每头猪交10元钱就能得到一张“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这个过程,就是寻租的过程。无论是哪种寻租行为,都会造成企业形象的破坏,所在行业的重创,社会资源的浪费。尤其是中国加入wT0以后,企业的形象问题越来越重要。外国常常以绿色壁垒为由限制中国食品业的出口。而三聚氰胺、瘦肉精等事件,必然会对中国的企业形象造成严重的影响。更不利于中国诚信形象在世界范围的建立。
  
  1.5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
  从时间层面上,监管分为事前监管,事中监管,事后监管。笔者认为,有很多地区往往是在发现问题以后的事后监管,而事前和事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从空间上看,国家和地方的相关部门监管,行业自律,企业内部的监管,消费者的监管,并没有实现紧密配合,没有形成有效的层层监管体系。表现为,政府机构的滞后性,行业、企业的不自觉性,消费者监管的困难性,新闻媒体监督的局限性等。
  
  2 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2.1强化信息披露机制
  (1)政府对人民负责,强化信息披露。对企业的产品定期做抽样调查,并将抽查的结果公布于众。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大惩罚力度,对于食品行业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给予严惩。
  (2)企业对消费者负责,产品信息公开、透明。消费者有对产品的知情权,消费者有权知晓食品中添加的成分,企业也有义务披露。企业不得做虚假广告,产品包装袋上标志内容要全面反映产品的特性。
  
  2.2加强企业道德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
  把遵守道德规范看成是一种责任,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重视社会利益。正确认识社会责任感的内涵,招聘

高道德素质的员工,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估,即必须把经济绩效和道德方面做出全面的考核。
  
  2.3完善公司组织结构
  (1)成立监事会以及公司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处理日常的质量监管工作。各个子公司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各机构成员不对子公司负责,而是直接对母公司的董事会负责。当发现子公司出现比如质量问题,成员有权直接向母公司反映情况。
  (2)提高员工和整个公司系统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设立一个信息处理部门,把大量的信息分门别类,分清主次,对质量方面的信息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3)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我国从2002年才开始规范独立董事制度。问题集中表现为独立董事独立性不强,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组织机构不健全,实际地位低下,激励与保障机制不健全等。加强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设,对于完善公司外部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2.4完善政府职能
  (1)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推动多层监管体系的建设。国家应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对企业有一个硬性的约束。监管部门应密切配合,加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新闻媒体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保证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广大的消费者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我权利。仍有很多消费者认为,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但并没吃坏,往往不了了之。这是对社会不负责任、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所以应加强对消费者法律知识的普及,维权意识的推广。
  (2)对企业进行量化考核。比如每年在“3.15”这一天,让广大消费者、国家的监管部门、本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为企业打分,每个主体只有一次打分机会,再对不同的分数赋予一个适当的权数,计算加权平均值,在各个企业、各大行业之间进行比较。企业在生产中自然为了更高的得分去加强各个环节的控制、监管,树立品牌形象。而且企业也减少了寻租的激励。因为如果企业想投机取巧,必然要贿赂政府官员、上下游企业,成本很高,在长期博弈中,企业更是难以承担这种经济成本,而且企业无法干预广大消费者打分。但这种方法的问题在于打分的成本不能太高,否则会形成社会的无谓损失。所以可以在固定的某一时间,集体网上投票,这样大家可以在任何时间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参与,没有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为防止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企业一定要使自己的信息公开、透明。另外,消费者可能对企业信息了如指掌,但是并没有用专业素质去分析。所以,可以制定出一些涉及消费者自身利益的选项,比如,商品包装上是否有完善的信息内容,产品价格是否合理等,让消费者结合自身产品体验为企业打分。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应深入分析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政府职能,加强行业自律,加强企业自身的道德建设,完善组织结构,早日从源头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795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