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完全信息博弈的企业竞争性合作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兴发,朱 晔,赵序哲,曲宏南
[摘 要]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企业与竞争对手建立合作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基于完全信息博弈的视角对企业竞争性合作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企业间竞争性合作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完全信息博弈;竞争性合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52-0043-02
1 概 述
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已经成为后现代企业的一种独特资源、能力与标识。随着企业之间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剧、外部环境的持续变化以及经营成本和风险的急剧增加,单个企业已经很难独立应对日益增长的高成本企业决策行为。因此,“实现企业间竞争对手的创新性合作,已经成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重要课题”。企业之间通过开展合作,可以有效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产品研究开发、降低经营风险、交流信息技术等。近年来,企业间的合作已呈现高速递增的趋势,有研究证实,“近几年,70%以上的合作都是水平型的,即发生在竞争对手之间”。
2 地方保护主义对竞争性合作存在阻碍
众所周知,地方保护主义是一种地方政府经济行为,这种地方保护主义有其存在的利益因素、体制因素。从利益驱动角度而言,地方政府既是地方利益的独立主体又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管理主体,这促使地方政府凭借行政强制措施操纵市场以获取地方利益;从体制角度而言,政企不分使地方政府与所属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地方政府会通过各种非市场手段确保本地企业获得最大利益。此外,从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体制而言,中央与地方事权关系模糊,势必使地方政府追求利益的短期化。这一切都使得地方保护主义短时间内很难根除。
3 完全信息博弈
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博弈方各自决策,且所有博弈方对各方得益都了解的博弈,属于非合作博弈中的最基本类型。博弈方必须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博弈结果,决策内容和得益清晰明确,不允许存在有约束力协议。以完全信息博弈理论研究探讨企业竞争性合作策略的较少有人涉及。根据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所得,自2001年至2009年只有3篇,2006年天津大学唐斌的硕士论文、2008年武汉理工大学肖亮的硕士论文、2008年河南农业大学陶成伟的硕士论文。前两者充分分析了博弈后的若干种不同均衡结果,但均局限于供应链企业间的合作,对于其他领域的企业该如何合作探讨不多。陶向伟着眼于第三方物流领域的联盟问题研究,得出了需求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基于价格协调的合作策略,同样对于需求企业之间的合作很少涉及。
完全信息博弈数学逻辑严谨,能够全面完整地
分析决策过程,可信度很高,广泛用于现代企业经济活动中。企业从事现代经济活动,无论竞争还是合作,都可以看做博弈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不懂博弈论,就不懂真正现代经济。完全信息博弈作为博弈的重要内容,自然全面有效涵括了竞争、合作两方面内容。
其一,企业间可以签署合作协议、开展适当的技术交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例如,2007年7月,上汽集团与南汽集团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宣布双方将启动全面合作。意向书中明确指出: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双方避免产生同业竞争。如果操作顺利,这将是一场“双赢”的合作。上汽将在南汽的长项――商用车上获得突破,而南汽从资金、人力雄厚的上汽身上能得到更多。
其二,企业间可以合资办厂,利润合理分配,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充分规避地方保护主义下的“许可费制度”,从而大大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及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轿车生产企业,于1991年2月6日正式成立,是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轿车工业基地。德国通过合资,避开了当时中国的高额汽车关税,一举进入中国市场。一汽通过合资,资金、技术有了长足进步,进一步奠定了中国汽车业的领军地位,成功进入世界500强,双方实现共赢。
上述经济行为无疑是意义深远的。竞争性合作的逐步应用,不仅表明该模式已渐渐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认可,而且能够创造远高于“单打独斗”的超额利润。从实用角度看,这也为竞争性合作关系理论的发展完善以及企业如何利用竞合关系获取竞争优势、实现自身发展目标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作者简介]陆兴发,男,东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士;朱晔,男,东北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赵序哲,女,东北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曲宏南,男,东北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0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