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卢艳茹

  摘要:从当前的国际和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看,人民币汇率存在较大的升值压力,但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依然是我们国家当前需要继续坚持的大政方针,是应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最佳抉择。本文对我国面临的人民币升值的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探讨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中国经济;影响;策略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汇率对资源在全世界的配置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一员,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将牵动着亚洲各国乃至全世界的神经。近来,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升值的预期也再次得到强化,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及浮动弹性等问题仍然存在着争议。
  
  一、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稳步增加,种种迹象都表明人民币升值存在很大的空间。加之为了保证经济高速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我国一直实行出口导向型外贸政策,这使中外贸易连年顺差和高额外汇储备,也是导致人民币产生升值压力的重要政策根源。
  首先,从我国当前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强势经济必然造就强势货币。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不断完善,经济波动减少,进入了可持续增长的阶段。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放缓的情况下,我国仍一枝独秀,保持了高增长速度,这是人民币持续走强的经济基础。
  其次,自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更是突飞猛进:2001年增幅达465.9亿美元,2O02年增加742.42亿美元,2003年上半年增幅达601亿美元。由于外汇供大于求,本币供不应求,结果外国货币汇率下跌,本币率上升。
  再次,从国际大环境看,2001年以来,整个世界经济滑入低谷,而中国则以其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稳定的政治环境保持着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使得中国以其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今后境外投资者规避风险的安全港。来华投资的大量增加,对汇率升值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持。
  最后,从国内物价水平来看,自1998年宏观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的局面以来,物价持续下跌。入世后随着关税的大幅度下降,进口商品成本进一步降低,不少商品的价格还会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低物价、低通货膨胀率是支持人民币汇率稳中趋强的中长期重要因素。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
  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调节机制传导的,影响这一机制传递效果的因素很多。首先,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基础产业的迅速发展,出口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将更多地由国内厂家生产,汇率的调整也将对其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的扩展效果。其次,人民币升值会减少出口金额。汇率变动对于进出口的影响取决于进出口弹性,由于出口价格提高的幅度超过了出口数量减少的幅度,出口金额反而提高。第三,人民币适度升值使得进口商品成本相对降低。我国工业可以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大量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和设备,并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出口产品档次,从而实现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改变我国企业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的不利局面。
  2.人民币升值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于股市特别是A股市场有激励作用。因为A股市场出台的各种政策强力做多,人民币升值强化了QFII的入市预期,对股市的影响应该是利大于弊。就其途径来看,人民币升值必将改变我国现有进出口状况,进而影响对进出口依存度大的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及业绩。人民币升值将吸引国际投机资本,以正规和非正规渠道进入中国证券市场进行套汇。巨额资金进入股市,促使股价上涨,进一步吸引资金,促使股价进一步上涨,从而出现泡沫经济。
  3.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就业压力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一方面进口产品价格变相下跌,大量廉价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使国内一些企业因无力竞争而倒闭,导致失业人员增加。另一方面目前中国提供新增就业机会的主要来自出口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中国目前出口的产品大部分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人民币升值将导致中国产品出口价格大幅提高,中国产品将失去价格竞争力,对出口行业和外商直接投资造成影响,最终将是我国失业率上升,很可能引发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
  4.人民币升值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使人民币与外币形成汇率差,为投机资本套汇提供了空间,增加了国家调控货币供应的难度,导致“热钱”对金融体系的冲击。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金融货币体系还很不健全,缺乏在灵活汇率下实施货币政策的经验,用来对冲风险的金融工具较少,所以一旦有大量短期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资本市场的逐利行为发生,很容易引发货币和金融危机。
  
  三、我国应对人民币升值的策略探讨
  
  1.积极扩大国内市场的需求
  人民币升值将强化我国经济增长的风险,因此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刺激和扩大国内市场的需求,把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建立在自身需求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从而确保我国经济稳定、持续与健康发展,减少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程度。首先,要增加普通工人和农民的收入,提高我国绝大部分劳动人员的实际购买力;其次,提高社会保障的标准和范围,普及医疗保障,解决百姓的后顾之忧。最后,要充分利用当前国内市场稳中趋活的良好开端,完善配套的消费政策,将多年低迷不振的国内市场引向繁荣。
  2.调整我国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首先,合理操纵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的现实压力主要来自于外汇储备增长过快。我们可以采取措施适当控制其增长速度并更好地利用这些储备资源。一是要建立将储备转化为投资,即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投资体系,引导资金有序流出。二是可以考虑将外汇储备与国有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银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相结合。三是考虑利用现有外汇储备,建立宽口径的国家战略储备如石油资源等。
  其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当前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很大程度上是近年来由于我国出口增长迅速产生的比较大的贸易顺差,而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将直接导致出口增长的下降进而减少贸易顺差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最后,进一步推进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为使人民币汇率变化能够真正成为市场上供求变化的“晴雨表”,保证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能够朝着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方向发展,必须深化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建立真正的外汇市场机制。
  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机制
  首先,经济改革的重心是产权制度改革。当前迫切需要解决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的高风险低效率问题。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的产权制度改革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重点在于完善治理结构,改革经营体制,健全风险内控机制。
  其次,建立和健全自由创业制度,并形成民营经济发展的扶持与促进机制。如果没有健全的自由创业制度及相应的民营企业和民营银行发展的促进机制,那么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的改革成果就会被少数产业和金融寡头掠取,其过度的市场垄断将对经济平衡发展构成巨大威胁。
  最后,支持服务业的发展,使服务业在总量增长中促进结构优化,在结构优化中实现总量增长。政府要加大投入,支持服务业提高服务水平和科技含量,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税收优惠或减免为主要政策手段,以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为发展方向,引导带动私人、企业等社会资金投入到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服务水平。
  4.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市场化
  实行人民币可兑换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方向,我们应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以汇改为契机,加快贸易增长方式和利用外资方式的转变。
  首先,改进结售汇制度。在外汇市场不断完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的条件下,可由部分强制结汇过渡到全额意愿结汇,即允许其保留全部的经常性外汇收入,按规定自主使用或者向外汇指定银行兑换人民币。
  其次,配合汇率机制改革,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前,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阶段,在目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消费相对偏低的情况下,更应注重扩大消费需求,以便进一步实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最后,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机制。在外汇市场供求逐步反映真实全面的外汇供求关系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市场对汇率的调节作用:一,可根据上一个营业日外汇市场的汇率和当日外汇供求状况确定当日人民币中心汇率;二,为了增加透明度,中国人民银行可会同几家主要的外汇指定银行商定当日人民币中心汇率;三,推动市场交易品种的多样化,给银行和企业提供市场化的避险工具,其中尤其值得期待的是,能否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推出人民币兑换美元的远期品种。四,适当扩大银行间外汇买卖的汇率浮动幅度,让外汇指定银行对汇率信号做出反应,以提高汇率市场化程度。五,在人民币汇率机制市场化日益提高的同时,建立人民币汇率的监测机制,以便为国家制定和调整汇率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 龚梦轶.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及其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5,(23):96-98.
  [2] 耿选珍,李亮,贾林蓉.浅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25-27.
  [3]周建萍.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经济[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5,(2):11-14.
  [4]周科.论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西南大学,2006,(3):33-35.
  [5]于凤匠.人民币升值的出口效应[J].江苏商论,2007,(3):66-68.
  [6]孔繁荣.当前人民币升值的成因、影响及缓解对策分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1):22-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32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