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简析《推销员之死》中人物心理表现手法的两大特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郗雪蓉

  摘要:《推销员之死》并不是一部单纯的现实主义作品,阿瑟・密勒在该剧中成功地、广泛地使用了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手法,充分地揭示了人物心理。密勒在将人物心理外化时运用了多种技巧,既有传统手段也有现代手段,并有自己的创新,展现了他在揭示人物心理方面高超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推销员之死》 人物心理 表现手法 特征
  中图分类号:I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291-02
  阿瑟・密勒是为美国戏剧赢得了国际声誉的为数不多的几个重要作家之一。相对于奥尼尔和威廉斯,密勒赖以成名的作品相对较少,他的声誉主要依靠一部《推销员之死》。这是一个人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但戏剧界给予这部作品的高度评价丝毫不逊于其他重要剧作。它被誉为是“不同凡响的里程碑式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佳美国戏剧”等等[1]。
  这出剧之所以如此成功,关键是因为它将一位沉醉于“美国梦”,失去了本性的推销员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理,把现代社会中最普通的小人物的灵魂深处的一切揭示得淋漓尽致。《推销员之死》通过主人公威利・洛曼的悲剧性格的塑造以及他最终走向毁灭的结局设计,对美国流行的价值观提出了质疑,揭露所谓的“美国神话”的欺骗性和对普通民众心灵的毒害,反映了由社会造成的个人畸形心理。
  这是一场挖掘和探讨人物心灵深处的剧。它的副标题是“一出两幕加挽歌的自我对话”,而它的排演剧名是“在他的头脑深处”(The Inside of His Head)。可见其作者着意把此剧写成一部“心理剧”。在情节架构上,密勒综合了两种结构方式:传统情节结构――以外部事件发展为中心线,和现代心理结构――以人物心理活动为中心线。前者赋予剧作整体上的严谨,构成后一结构的淡远的背景;后者才是作者浓墨重彩之处,是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
  因此《推销员之死》一剧有两条情节线索,一为外部事件情节:威利奔波一天后深夜回家―计划产生―计划破产―威利自杀。这里的“计划”是指威利父子分头行动―比夫要去争取他以前的老板奥利弗的支持,向他借贷资金,和兄弟哈皮开公司;而威利也要向公司老板霍华德提出不跑外销、换一份在纽约市内工作的请求。可事与愿违,二人谁也没有成功。更糟的是,比夫竟习惯性地顺手偷走了老板的金笔,威利也被势利老板解雇了。威利的“美国梦”终于破灭了。
  外部事件引发人物心理活动,构成内部情感线索。如作者本人所言,“始终紧紧抓住威利的思路作为这个故事所要采取的形式”[2]。全剧以威利的情感运动、内心变化为贯穿的主线,把人物对过去生活场景的回忆、精神恍惚时出现的幻觉和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通过组织得极其合理的时空交错把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暴露无遗。
  比较而言,外部线索情节简单,人物内心的活动则更为丰富,更体现主题。但人物内心感情的流动是无形的、隐密的,必须借助外化手段来外化人物心理,才能将之呈现于观众面前。在剧中威利的大脑像一台关不掉的机器,不停地从现在跳到过去,又从过去回到现在,要把现在和过去、现实与幻想在这极有限的舞台上表现出来也需要有高超的戏剧技巧。
  《推销员之死》一剧的题材和背景都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点,然而,它又不是一部单纯的现实主义作品,因为在该剧中作者成功地、创新地运用了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手法,人物的言语、动作、幻象梦境和往事的直观再现等均充分地揭示了人物心理,深刻地呈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取得了成功(下文中所引用的原剧译文均引自英若诚译《推销员之死》,不另外加注)。
  一、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
  剧中有一处感人的细节是威利深夜在自家的花园里撒种种蔬菜。“撒种”这一动作极其平凡,但却具有深刻的心理动机,反映了威利的性格本质。威利身处闹市,为周围林立的高楼大厦所包围、“挤压”,而他却执意在自家的院子里开出一小块地要种点什么,尽管这块地几乎不见阳光。为什么呢?因为他想在这世上有所收获,他要留下些什么,“种”下些什么。现实生活中,威利屡屡受挫,生意场上一败涂地,被老板解雇,两个儿子也没什么出息,可以说威利一事无成,一无所获。威利被赶到这一块阳光照不到的地里来“撒种”,种下他前途渺茫的“希望”。《推销员之死》是一部关于最普通的小人物的悲剧,威利像其他普通美国人一样一心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在世界上留下痕迹能不为人们遗忘,“撒种”这一平常动作不仅深刻揭示出主人公的这一心理特征,同时也揭示了千千万万美国普通民众的内心所想。如此,威利这一人物就具有了普遍意义,整部剧的主题也得以升华。
  威利千方百计地要在不长庄稼的土地上撒种子,还象征着他一心为实现自己想发迹的美国梦而坚持不懈地奋斗着,尽管这只是徒劳而已。本剧另有其他几处应用象征手法来表现人物心理的实例。威利被解雇后,对两个儿子怒气冲冲地说:“什么过去的情况,什么乱七八糟的,我不感兴趣!因为树林在燃烧……熊熊烈火从四面八方包围了上来。我现在走投无路了,今天人家把我开除了。”这烈火既象征着社会中的邪恶势力正张开大口要把威利吞噬掉,同时也是发自他内心的仇恨邪恶势力的愤怒的烈火。“烈火”也象征着威利生活中遭受的不幸的打击,表明他处境艰难,面临灭顶之灾,心中好似油煎火燎似的难受。烈火还是一种鞭策和督促,大火临门,时不我待,迫使威利再也不能举棋不定、迟疑不决了,必须立即采取行动。英若诚先生把“树林在燃烧”译为“现在火烧眉毛了”,概有此用意。
  剧中多次出现的丝袜也是一种象征。一方面它是对林达这个贤妻良母形象的肯定,另一方面是威利对妻子负心、对儿子内疚于心的象征。因为十四年前他把丝袜送给了他的情妇,而妻子却在家补着破袜子度日。长子比夫发现父亲的丑事后,从此荒废学业,自暴自弃,这使威利更感羞愧,并由此总想搞出点名堂来以弥补自己的过失。所以丝袜也是威利失意的一个象征,是促成他悲惨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看到妻子补丝袜,威利就感到内疚和心虚,就心慌意乱:“你不补袜子行不行?至少我在家的时候别补,我受不了。没法儿说,我求求你。”可见丝袜成了折磨他心灵的一个魔症。
  外在象征主义手法“偶尔也以一个人的形式表现出来”[3]。威利的哥哥本就是一个集多重象征意义于一身的重要人物。作者用本的形象对比出与之迥异的威利的气质和心理。本是一位冒险家,而威利因循守旧;本心胸开阔,只身闯荡世界,威利感情缠绵,一辈子围着小家庭打转转;本做事大胆果断,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而威利优柔寡断,沉湎于自欺欺人的梦幻世界不能自拔。本是威利成功梦中的英雄和楷模,他反复出现在威利的幻觉中,表现了威利的不自信和潜意识中的后悔与嫉妒。威利把本当做是自己的救星,每次出现危机(如被解雇后、自杀前等)就求助于他,反映了一种心理依赖。本在威利的头脑中越高大,他代表的“成功”的形象越深入其内心,就越衬托出威利的失意与苦闷。
  二、表现主义手法的运用
  如前述及,本剧中人物的幻觉、回忆等心理活动与现实场景紧密交织,体现了密勒巧妙地糅合表现主义手法与写实主义手法并将其编织进一个极为紧凑的结构之中的高超艺术技巧。表现主义被移植到戏剧创作中来,使得观众在了解人物的外部动作的同时也了解了他的思想活动。“它不用平铺直叙的描写法,而是用综合法,能让观众在瞬间、在一个一闪即失的场景中通过象征性的幻觉来了解……和宇宙。”[4]“《推》剧的一个目的是用表现主义的不同凡响的快镜头表达人们‘感觉到的’心理状态。”[4]最突出的例子便是作者对威利这个人物的塑造,让他在时间和空间任意漫游,从而展现现实重压下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

  剧本第一幕中,威利深夜回家,精神恍惚,一会儿回想起儿子们年幼时的欢乐情景,一会儿后悔当初没跟本到阿拉斯加去,一会儿又为自己过去对妻子的不忠而内疚,并穿插着出现已过世的本和以前的情妇的幻觉。这些回忆和幻觉等内心活动,有的通过主人公之口叙述出来,如“打开汽车的挡风玻璃”的幻觉和对幼年比夫的回忆等。但绝大部分却不是按照这种传统的写实手法以对白或独自来表现的,而是通过把心理活动外化,见诸舞台动作。其中,将往事以直观的场面呈现于观众面前、使往事重演的手法类似于电影中的“闪回”技法[5]。作者用“闪回”的快镜头,让观众跟随威利在过去与过去,过去与现实之间跳跃穿梭,使“过去”成为“现实”的一部分,反映了威利面对现实生活中自己和儿子的失败,在头脑深处寻根刨底地追溯失败根源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他深深的自责和无法摆脱的内疚。
  而威利幻觉中的主要意象――本,可以看成是作者运用的“分身法”[6]:威利是现实中的失败者,本是他幻觉中的成功者。这种幻觉的出现充分表达了威利思想中美好理想和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不可解决孕育了人物内心的自杀倾向,导致了最终的悲剧发生。
  人物的内心千变万化,密勒在将人物心理外化时运用了多种技巧,既有传统手段也有现代手段,并有自己的创新。密勒受到表现主义的深刻影响,同时又将传统现实主义的成分合理吸收、融化在自己的创作里,尤其是他借鉴了表现主义的心理描写技巧,被誉为心理现实主义,使得现实主义戏剧获得了更加深入的舞台力量。参考文献:
  [1]汪义群.当代美国戏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90.
  [2]Martin,Robert A.(ed.)The Theatre Essays of Arthur Miller [M].New York:The Viking Press,1978:280.
  [3]阿・尼柯尔.西欧戏剧理论[M].徐士瑚,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145.
  [4]郭继德.美国戏剧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292-309.
  [5]Szondi,Peter.Theory of the Modern Drama [M].Cambridge:Polity Press,1987:93.
  [6][美]阿瑟・密勒.推销员之死[M].英若诚,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2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