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泛科学与泛道德的契合――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为泛道德文化,其科学文化精神虽弱,但却是有的。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文化精神弱的原因,并就创新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三个具体的策略:一是发扬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为科学扫清道路;二是学习西方的科学精神,同时张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遗产;三是科学与人文的契合。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泛科学;泛道德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03-03
  
  中国传统文化有无科学精神,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重大问题之一。科学和科学精神是永远结合在一起的。所谓科学精神,大体来说,就是指人类客观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精神,而所谓客观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就是将认识事物和改造世界的正确性判断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之上。因此科学精神,归根结底表现为一种追求实证的精神。在科学精神中有四个方面至关重要,第一,实事求是,不盲从的科学态度。第二,重实践、观察的科学方法。第三,整体思维和理性思维。第四,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
  不少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近现代科学的性质。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大的道德传统的约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要求是其基本的精神。科学和科学精神也必须依附于道德的存在而存在。在中国文化背景中,道德规范成为了最主要的压制科学精神的因素,在强大的伦理道德约束和她维护的信仰禁锢下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这三个方面几乎都无法体现出任何科学精神。在政教合一、道德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科学精神只能是极小部分社会成员,以一种秘密的形式,在小范围内艰难地传承和发展。杨振宁曾指出,儒家思想的保守性是中国三个世纪中抗拒吸收西方科学思想的最大原因。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视人伦道德的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文化,不论儒学、道学还是佛学都可以称得上是一种道德为主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道德传统。现代著名学者蔡元培在其所著的《中国伦理学史》一书中指出:“在中国唐虞三代间,实践之道德,渐归于理想。虽未成学理之体制,而后世种种学说,滥觞于是矣。”这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是有着悠久的渊源的。中国传统文化以注重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而彪炳于世,是一种泛道德文化。中国的泛道德文化首先从夏、商、周起源,春秋百家争鸣时期也依然以道德辩论为主,秦汉时期确立了儒家的道德思想为大一统的统一思想,随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延至宋,儒、佛、道三家的糅合产生了理学,后来一直到近代社会,理学就一直占主导地位,而理学更是人伦道德的秩序学说。不管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的逐步加强,还是明末清的衰落都没有改变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强大的泛道德文化传统下,强调道德对政治、国家以及个人的重要性,自然导致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弱,且依附于道德。这种泛道德文化必然导致了科学文化精神弱。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虽弱,但却是有的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成为维系中国社会数千年发展的重要因素,其蕴涵的科学性和科学精神也是毋庸置疑的。英国学者李约瑟研究中国科技史,他发现,中国古代科学不是不发达,而是很发达,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5世纪,在许多领域,远领先于西方。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儒学、道学、佛学以及其他诸如墨家等学说和思想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科学精神。我们下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精神进行考察。
  1.儒家思想中的科学精神。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儒家注重社会、人伦道德的研究,而疏于自然问题的探索。这种观点也是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缺少科学精神观点的主要证据,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线一脉相承下来的。但是我们纵观儒学大家的论述和《论语》,我们就会发现占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中其实蕴涵着不少的科学精神: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反对盲从,坚持真理;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等。
  2.墨学思想中的科学精神。墨家学派正是对自然万物充满了惊异,开创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传统,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科学精神的代表。墨子和墨家学派不仅给后人们留下了大量书面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系统的科学方法,还在其中孕育了丰富的科学精神,如理性精神、客观精神、实践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等。
  3.道家思想中的科学精神。以前很多人以老子提出的“绝圣弃智”、“绝巧弃利”、“绝仁去义”,“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以及后来庄子经过进一步发挥,视智慧为凶器、以巧利为乱源、视知识为孽根、以愚昏为玄德的思想来批评道家是第一个反科学、反理性的学派。但是我们翻开《道德经》就会发现,里面却充满了对自然众生的重视,对自然法则的遵循。道家的科学精神其实就蕴涵在了这种对自然界关注之中。道家中蕴涵着辩证法,探求自然,遵循自然法则的思想,批判精神、质疑精神、求真务实等科学精神。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无论是注重社会、人伦道德的儒家,重视光学、力学、数学、科技等方面的创新墨家,还是有很强的批判、质疑精神的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都表现出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质疑创新的科学精神。也正是由于这些熠熠生辉的古代思想,给了我们一个不用质疑的事实: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也有着丰富的科学精神。
  二、中国传统文化科学精神弱的原因
  事实上近代的科学革命并未在中国发生,中国古代发展起来的关于自然和技术的各种学说并没有进化成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从西方文艺复兴以后,中国在世界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就逐步丧失,最终成为彻底落后的国家。那么,为何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巨大的科技成就,而却没有发展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呢?其主要原因探讨如下:
  1.强大的泛道德传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深层次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产生。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泛道德文化,泛道德文化是一种以道德价值为主的社会文化,它内在的核心是不以科学为标准的。在人与人,社会事物的相处中是以人伦道德为主的,科学真实事情往往排在道德后面。在争论过程中,三纲五常远远大于客观事实真相。笔者认为,中国泛道德的传统文化主要表现形式有:“天人合一”的传统思维文化;家国文化、官本位文化的广泛影响;明伦重情的传统道德文化;科举制度与学而优则仕的社会价值取向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深层次的科学方法论的产生。这样的一种泛道德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压抑深层次的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
  2.与西方传统的泛科学文化对比,中国传统文化中逻辑理性缺乏,容易造成科学方法论的缺失。西方社会是一种泛科学的社会文化,泛科学文化是一种与泛道德文化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文化。笔者认为,西方传统的泛科学文化主要表现形式为,天人分离的思维文化;个体本位的道德传统,法约至上的准则文化。泛科学的文化容易产生科学方法论而且也确实产生了科学方法论,西方古希腊文化中有科学精神的内核,虽然中世纪是黑暗的神学天下,但神学发展形式却是逻辑理性,具有科学的内在,后来文艺复兴之后,古希腊的科学精神就伴随着人性解放的大旗而一路发展,演变成泛科学的社会文化。
  3.由泛科学文化与泛道德文化的递进推演,东西方的思维方式不同也影响到了科学方法论的产生。西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归结起来,就是在主、客分离的基础上去追求客观知识、客观真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强调斗争性,斗争是绝对的,和谐是相对的;强调过程中的理性分析与逻辑推演是西方思维方式中之最。西方传统的哲学思维方法,是“天人分离”的宇宙观产生的直接原因。很显然,西方传统的思维方式,大大促进了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从而促使西方实证科学,即分门别类的精密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由此,在教育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已成为西方的教育传统。而且与此相联,在与自然抗争中的勇于克服困难的刚毅顽强的意志力、拼搏精神、开拓进取的个性品质,也成为西方道德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种西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所导致的严重问题是知识与道德之间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鸿沟,理性和感情之间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痕。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人类征服自然的威力,片面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把人看做是站在自然之外的,忽略了征服自然可能引起来自然的报复。最近几十年来,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西方发生的精神危机已经引起了人们深深的反思。人们意识到,高科技应当与高感情相平衡,知识和道德应当统一起来。

  而中国传统思维特征则是辩证思维;在辩证思维中在一分为二的方式中更强调对立面的和谐统一,渗透与转化,最后,建立在以经验为基础的对事物进行整体性把握的直觉与体悟是东方思维方式之最,而严重缺乏逻辑理性与分析,这种方法的缺失就导致在古代没有能在中国产生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因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必须建立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方法论基础上。
  科学方法论是产生严格意义科学的必要前提。科学方法论实际上主要包含了科学实验、逻辑、数学(尤其是能表现认识对象量的关系的代数学)等几个因素,是这几个因素相互配合、相互作用而成的综合性的科学地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这就使中国人缺乏有关自然奥秘和自然规律的知识,特别是缺乏对分门别类的精确自然科学知识探究的基础和方法,乃至这种探究和追求的精神。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缺乏科学精神的培养和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与此是有很大关系的。
  总之,作为科学方法论形成的各种必要因素,都在中国古代有高水平的发展,而由于种种因素没有被进一步深化发展和继承,也没有被有意识地综合成为科学方法论。但是,综上所述,虽然中国没有发展出科学方法论,但是并不能证明中国文化传统从本质上不具备产生科学方法论的客观条件,而只能证明中国文化在偶然性这种非本质因素的影响下,没有有意识地发展出科学方法论。
  三、契合研究
  我们当代的社会是一个科学的社会,科学主义在当代是有很大的作用,它推动了我们社会的急速发展,世界的日新月异。每个国家都在极力的快速的,准确的发展,我们也不例外。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发展科学,真正地实施科教兴国的政策呢?又该如何正确地来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呢?如何在泛道德文化的传统氛围里去契合西方泛科学文化传统里面积极的科学因子呢?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泛道德与泛科学都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度,越过了度则不合理,既要看到泛道德的弊端,泛科学的优势,同时也要看到泛道德的优势,泛科学的弊端。那么笔者认为策略如下:
  1.发扬传统道德中积极因素,为科学扫清道路。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泛道德文化,缺乏些科学因子,但传统文化中也有巨大的魅力,毕竟我们的四大发明等巨大的科学成就也是从传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我们的家国文化,为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等精神,我们团结起来,很快就能攻关世界上的科学难题,例如航空事业的科技攻关;我们的辩证思维,顿悟特征,这样的方式也有助于我们很快发现科学的本质事实。总之,传统道德中的积极因素还是大的,我们要积极发扬,同时注意取长补短。我们平时可以接触到的流传下来的都是人伦道德方面的小故事,比如孔融让梨的故事,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编写一些新的科学方面的历史小故事来充斥到我们的日常文化中来,发扬传统道德里面的积极因素,为科学扫清道路。
  2.学习西方科学精神,同时张扬自己的科学精神。首先,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及其精神,大家知道西方的课程开设里面专门有有关科学的课程,犹如我们的课程里面有传统道德文化课程一样,在泛道德文化氛围里面,笔者认为,更应该开设一些纯科学的课程,来培育年轻一代的科学精神。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要发掘我们传统道德里面难能可贵的科学精神,大家都知道,我们传统文化里面是有很多科学东西的,但是因为泛道德文化的影响,很多科学精神的东西都流失了,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去发掘,用科学的眼光去复兴我们传统文化里面的科学因子。例如,我们可以重新从历史书堆中去找寻墨子的科学方法以及精神,也可以从史书中找寻四大发明的那些过程,感人而可贵的科学精神,笔者相信那些精神一定是有的,只不过是在历史文化的传承中没有被主流文化所选择而已,它们应该还在故纸堆中,这是我们的非常巨大的资源,需要我们用新的眼光,新的手段去阐释这些传统中的科学精神。例如,我们可以编一些新的角度的历史中科技小读本等来发扬自己的科学精神。也可以在传统文化的学术性团体中成立一个科学精神追寻小组之类的小型学术组织来专门发掘我们的祖宗留下来没有被继承的科学精神,尤其是中原文化,我们河南这方面的资源得天独厚,更值得我们去挖掘出来,然后进行注释。
  3.科学与人文的契合。近代科学主义张扬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自然环境被我们人类破坏的地方非常多,气候、空气等很多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生存条件都受到了影响,最近几年,很是强调环保。说明科学主义极度张扬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 危害,所以,人们重新回过头来审视泛科学的危害,同时又重新评估东方文化中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道德价值。应该讲,是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才是最为正确的道德。既要重视科学,发展科学,同时又要关注人,关注自然,关注道德,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德大氛围。这样泛道德传统与泛科学文化传统就要做到有机的结合,对我们来讲就是要保持泛道德的积极因素,同时要汲取泛科学文化的有利之处,但同时避免泛科学的危害。毕竟中国传统德育强调端亲、睦邻、敬长、尊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信,这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敬老爱幼等良好的社会风气以及对外交往,有着相当大的规范作用。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现时代,人们对社会中的此类因素愈益重视,希望通过对它的唤起和提倡来克服由于片面追求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而造成的人性的失落和道德的衰败。西方正在把探索的目光伸向东方,尤其注意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人”的理论的成功之处。人与自然本来就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濡以沫、水乳交融的不可分离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能以平等的、友善的、与自然相和谐的态度去支配自己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的行为,以“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内心体验控制自己对自然界的无限制的开发,控制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不正常的举止,这是十分重要的。它有效地调节人类与自然以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整个地球上的生物得以和睦相处,安详而富有活力地生存下去。地球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也是我们精神升华之本,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
  
  参考文献:
  [1]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陈立夫,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2]萧鲁阳.中原墨学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3]张碧晖.科学教育与科学进步[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4]李申申.人性:存在与超越的省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5]张惠芬,金忠明.中国教育简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朱亚宗.中国科技批评史[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7]裔昭印.世界文化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王蘧常.中国历代思想家传记汇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9]何兆物.中西文化交流史论[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社,2007.
  [10]霍有光.中国古代科技史钩沉[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袁振国.反思科学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3]钟启泉.解读中国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4]黄济.中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5]张立文.中国学术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6]潘永祥.自然发展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7]程刚.中国科技教育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8][英]D.W.海姆伦.西方认识论简史[M].崔建军,纪虎民,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责任编辑 王晓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3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