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祁舒慧

  摘要: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紧张形势依然突出,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仍需提高。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指出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更新毕业生就业观念,做好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等一系列对策。期望能拓展灵活就业市场和鼓励高职毕业生积极创业,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289-02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持续与健康发展,它既是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学院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影响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成为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甚至还影响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点问题。因此,开展深入研究,解决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1.毕业人数和待就业人数逐年增加。2009年,虽然国家已经减缓了扩招规模,但以前年度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2010年夏,全国高校毕业生近630万,其中高职学生近300万,加上前几年沉淀下来的未就业的500万大中专毕业生,使得2010年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高达千万之众。2010年,尽管中国经济恢复并发展态势良好,沿海地区外资企业、外贸企业又开始增加订单和供货,招工人数与2008年相比有大幅度提高,但是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仍然存在,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2.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增长相对缓慢。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高职学生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受一定时期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和劳动力供给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国民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新增就业岗位80万~100万个,可见经济因素是影响毕业生就业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目前,中国国民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结构比重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偏向,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1.部分高职院校办学不能适应社会职业需求。部分院校办学思路和专业设置盲目,设置专业时未充分调研,专业培养目标与实际需要脱节,学院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不够广泛,社会职业岗位需求信息不畅,开设专业落后,未根据社会职业岗位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造成不能与人才市场准确对接,造成很多学生所学专业无用武之地,同时很多专业领域又存在人才紧缺,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
  2.部分高职教育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很多高职毕业生在培养规格上达不到要求,与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相距甚远,工作不能胜任,导致就业困难。实训条件差和办学指导思想不明确是形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标志是具有较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实习实训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很多院校的实训条件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实习、实训基地设备陈旧,技术落后。
  (二)高职学生职业定位不准,就业观念存在偏差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适应各职业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要求学生毕业后直接充实到生产一线,成为生产一线的主力军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者及实践者,所以学生必须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和良好的工作热情。而当前部分毕业生不能对自己准确定位,总认为自己受了高等教育,不愿意做普通劳动者到生产一线去。在就业中有很多一线的职业岗位不愿意选择,又很难与高学历的本科生及研究生竞争。这样很容易产生悲观心理,因此丧失了很多就业机会,即使就业了,也不能安心工作,有很多毕业生在试用期内,由于不能适应一线工作需要,作风浮躁,造成就业失败,这种观念上的错误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及就业后的工作。
  (三)高职学生职业规划概念模糊,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
  调查显示,只有40%以下的高职毕业生表示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其实,通过规划职业生涯,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和个性,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是开拓成功职业人生的起点。
  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其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指导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不善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特长来指导,导致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程形式单调,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中,就业指导效果不佳。
  三、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高职院校办学目的,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满足社会需求
  高职院校要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应对当前社会就业压力的最根本的出路。只有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最核心的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革关键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以及改革创新和办学特色的关系。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加强对高职生的实习实训教学。同时,高职院校要积极调整专业机构。在专业设置上,既要与高职教育的性质和任务相匹配,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又要紧密配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实力。同时还要加强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教育学生更新就业观念,准确定位,提高自身素质
  高职院校要教育学生把就业的主动权更多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并通过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首先,加强学习,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加强自己的知识积累,把书本知识学透学活。寻找机会增加自己的就业培训机会,学习求职技巧,更好的充实、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其次,要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对自己的发展要有打算。可以选择到有潜力的中小城市甚至农村发展,避免扎堆,避免因一时竞争过于激烈而丧失就业机会。要树立新的就业观念,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就业,就业期望值不能过高,更不要攀比,切忌好高骛远。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放低薪酬要求,即便是可以“高成”也不妨先“低就”,从基础做起。最后,提前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调整好个人心态,要有吃苦耐劳精神,抱着学习的心态去适应社会,加强自己的人际沟通和动手的能力,要对应聘的部门进行分析,在求职时要自信,充分表现出自己的实力,提高自己的招聘成功率。
  (三)做好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工作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关系到学院的声誉,因此应该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做好这项工作,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结合实际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就业环境、专业发展、就业政策法规、就业心理、求职技巧等多方面给学生以指导,甚至开展个性化服务,全面满足学生需要,提高指导工作的效率。同时借鉴国外经验,在新生入学时便对其开展系统的职业教育,使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学生在校的全过程。
  2.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历程的计划。它要求劳动者结合自己的情况、面临的机遇和制约因素,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职业目标、职业道路,并确定学习、训练和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的行动方案。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设置合理的人生目标,制定积极行动的方案,拓展自身的潜能,脚踏实地地追求理想,避免虚度光阴,一事无成。
  3.搞好师资培训,造就合格的就业指导师队伍。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涉及诸如心理、社会、教育、法律、经济学等诸多学科专业知识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专门的就业指导人员来从事才能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目标的实现。在就业指导者普遍缺乏的情况下,中国的高职院校要有足够的人力投入,必须组建一支专业化的高水平就业指导师队伍。因此高职院校要鼓励相关从业人员报考“职业指导师”,扩大指导师队伍,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使就业指导工作“实现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低效率向高效率转移”。
  4.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工作反馈制。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应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自身的评价,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一方面,每届毕业生就业之后,对各院系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检查评估,促进院系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在毕业生离校前征求毕业生对就业指导的意见,反馈信息,找出差距,以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干旭.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Z].
  [3]秦瑞莲.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其对策[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程毅.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与对策研究[J].才智,2008,(22).
  [5]胡敏,肖学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20).
  [6]韩凤芝.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J].视野,2009,(10).[责任编辑 魏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40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