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森

  摘要:对目前的就业现状的分析,可以从就业人数、就业结果、就业观念、就业倾向、就业渠道、就业专业、就业学历、就业服务等方面进行切入,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078-02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面对全国每年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大学本科毕业生需要实现就业、准确找到适合自己工作岗位的就业问题。多数人发出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感叹,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量还是供不应求,大学生要找个工作并不难。”事实上,从毕业到就业,对于今天的大学生来说,要承受比过去更多的心理压力。因此,我们既不能肆意扩大“大学生就业难”的事实,也不能盲目乐观“大学生找工作不难”的现状。为了系统、全面地分析和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可以从就业人数、就业结果、就业观念、就业倾向、就业渠道、就业专业、就业学历、就业服务等方面进行管窥。
  1.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竞争日渐激烈。随着高校连续数年的扩招,近年来,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45万,2004年增加到280万,而2006年却增加到413万。2006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是2002年的2.8倍多。大学生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冲击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稳定机制,造成大学生就业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矛盾显现。可见,在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竞争不断激烈。
  2.就业结果:初次就业率持不断下降趋势,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70%,其中本科生超过80%,专科生40%。2002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65%。2003年,由于受非典影响,高校毕业生签约106万,签约率仅为50%,其中研究生约80%,本科生60%,专科生仅为30%[1]。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持不断下降趋势。
  3.就业观念:(1)就业方式的非理性。由于受传统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的影响,多数大学毕业生面对竞争日渐激烈的就业环境,难以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正确地选择各种带有时代价值和潮流意义的职业观念系统,茫然之中感到无所适从,甚至表现出一种随心所欲的非理性心态,一些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唯恐丧失良好的就业机遇,但面对风险,又犹豫不决,裹足不前,唯恐自己一次错误的选择造成终身遗憾。(2)择业目标的“求稳攀富”。“求稳”是指大学毕业生盲目寻求稳定性较强的职业岗位;“攀富”是指大学生热衷于工资高、津贴高、待遇高、地位高的职业岗位。显然,大学毕业生求稳攀富的择业观念有悖于人力资源的公平公开的配置方式和合理有序的流动过程。(3)就业价值的“个人主义”。经济体制转型使一些大学生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心理防线日益崩溃,强调个体权力、权益维护的市场经济使其陷入本位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误区。(4)就业过程的“盲目随意”。一些大学生对就业程序一知半解,对用人单位的招聘过程全然不知,将求职过程简单地描述为“递简历、答问题”,甚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等同视之,误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顺利找到理想工作。
  4.就业倾向:多数人希望到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大城市就业。2003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对毕业生需求旺盛,中西部地区的需求有所增加,而一些边远省区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需求仍不足。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就业区域限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由此造成众人同挤“独木桥”现象非常严重,挤不上的学生对其他地区岗位则“不屑一顾”。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选择大中城市的占44.7%,到县城的占20.2%,到乡镇和农村的分别占7.7%和0.9%,还有26.6%的毕业生表示对地点没有特别要求,而已经就业的毕业生中到大、中城市就业的比例达到76.6%[2]。
  5.就业渠道:以参加就业招聘会为主。有调查显示,在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方式中,参加招聘占51.1%,电话联系占17.1%,发E-mail占15.1%,邮寄简历占14.1%,登门拜访占10.0%。大学生就业可以寻求的最主要的资源是招聘会(28.9%)、学校和老师(26.1%)以及家庭的力量(24.7%);而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络(9.1%)、同学与朋友(6.6%)、社会中介机构(2.0%)次之。可见,招聘会在大学毕业生求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
  6.就业专业:冷热不均,需求有别。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国家对能源新技术、新材料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研究投资力度加大。与此同时,社会对跟这些技术领域相关专业的需求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例如,计算机类、通讯类、电子、机械、自动化等专业的需求量较大,而数学、物理等理科基础理论专业和文学、哲学等文科基础理论专业的需求量较少。
  7.就业学历:本科学历基本持平,专科学历就业较难。研究生教育的扩招直接带来了研究生毕业人数的增加,加大了本科生就业的竞争程度,提高了专科生就业的难度。实际中,一些用人单位不顾及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盲目提高对从业者的学历要求,排斥专科毕业生,使诸多素质优秀、实践技能较高的专科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困境。这不仅造成了单位人才结构的失衡,而且也导致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8.就业服务:学校就业指导开展时间较晚。大学四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可以说是大学毕业生最为紧张的一个学期。大学毕业生既要参加实习,又要准备毕业论文,还要联系工作单位。然而,多数学校却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这无疑造成了学生实习、毕业论文准备与就业之间的相互冲突。
  二、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出现的原因
  针对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理论界和学术界已经有过专门研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调整“快”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慢”之间的矛盾。“十一五”期间是中国劳动力增长和供给的高峰时期,大学生就业和全社会就业两股大潮汇集成规模宏大的就业潮流,冲击着劳动力就业市场。与社会劳动力需求量相比,大学生数量还未达到供过于求的格局。导致大学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的原因,不仅仅是扩招所致,更主要在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节拍落后于产业结构调整速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孕育生成了众多的高等教育新理念。在这些新理念、新思想的感召下,国内多数高等学校紧紧围绕高等学校改革的方向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讨论和孜孜以求的探索,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大大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但改革的力度并没有触及到高等教育的神经末端,整体上看,高等学校内部结构与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之间的生态链接依然薄弱,高等学校内部结构各组分之间互相牵扯、互相妨害的情况仍比较严重,集中表现为专业结构狭隘、课程结构呆板、队伍结构失调、组织结构臃肿等方面。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滞后直接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守旧,造成大学生理论知识涉猎面过窄,知识整合能力偏弱,工作经验不足,实践创新能力较低等。面对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从业要求,多数大学生会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

  2.就业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之间的矛盾。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主要有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鼓励各类企事业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这些政策无疑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根深蒂固,户籍准入和管理制度依然存在,尤其是档案在地方和各城市间不能自由流动,缺乏毕业生人才代理服务机构;由于不能及时化解日渐增多的就业毕业生,加之常设性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缺失,各种人才市场和中介机构规范化管理的淡薄,进而造成一些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性人才招聘活动的出现[4]。这样就使得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制度的良好初衷与预设目标大打折扣,反而不利于就业机制的完善、就业指导政策的落实、就业市场的优化、就业信息的透明以及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
  3.大学生就业心态与就业制度改革之间的矛盾。双向选择就业模式的实施,调动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能动性。然而面对从过去社会精英身份向普通劳动者身份的快速转换,多数大学毕业生沉浸在身份转变的苦恼之中,而没有及时地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在心理上也承受了无比巨大的压力。在教育经济学的理论视阈中,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主要途径,而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物质基础 [5]。教育层次越高,教育产品的生产周期相对越长,需要的个人教育投资越多,付出的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也就越大。个人教育投资无论是消费意义上的判断,还是生产意义上的认识,或是消费生产兼容意义上的界定,都具有一定的对象指向性,即个人或家庭是教育投资行为的实施者。高等教育学费作为个人教育投资的主要内容,已从1989年最初的100元~200元涨到了如今的5 000元~10 000元不等。有统计资料显示,现在的大学学费比1989年增加了25~50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倍,大学学费的涨幅几乎10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面对高等教育学费逐年的持续攀升,多数家庭虽显得力不从心,但为了获得预期的高等教育产出――儿女成才,多数家庭都尽全力甚至举债供子女读大学。
  当“希望子女毕业顺利就业,谋求高收入工作”的美好期望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事实发生冲突、碰撞之时,对于热衷于高等教育投资的大多数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一些大学毕业生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现状,既幻想回到上大学就有铁饭碗的时代,又希望得到社会精英的评价;既向往高收入、高福利的工作的获得,又苦恼于紧张的就业环境。多重就业心理的交织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的滞后。
  
  参考文献:
  [1]王建英,邹清.浅谈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3):77-80.
  [2]金喜在,朱志强.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1):17-20.
  [3]李家华,吴庆.2001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2,(1):11.
  [4]朱绵庆,黄金辉.大学生就业现状与观念的转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1-13.
  [5]马新力.当代教育经济学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100.[责任编辑 陈丽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4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