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的高校考试模式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景军,宋志章
摘要: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高校现行考试模式存在着形式单一、内容陈腐等多种弊端,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新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考试观,采用符合时代特征的考试模式,深化高校考试模式的改革,充分发挥考试在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考试模式;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5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216-02
考试是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实际水平的重要环节。考试的目的是评估、检验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指导和督促学生系统地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检验其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考试是教育评价的重要标准,是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各类高校都在结合自身的特色围绕如何培养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符合社会各类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进行着不断的改革与探索,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正是由此而生。但是,考试作为检验教与学的效果和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却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仍旧套用传统的模式,无法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甚至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桎梏。由此可见,必须改革高校现行的考试模式。
一、高校现行考试模式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高校现行的考试模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颇深,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等弊端。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试目标定位不正确
简单地说,就是注重成绩评定,轻视信息反馈,重知识的掌握,轻能力的培养。高校考试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更在于发挥其反馈功能,既包括对教师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反馈,又包括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对自己学习情况加以了解的反馈。虽然大部分高校都要求教师进行卷面分析,但多停留在形式上,还未能把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真正反馈给学生。而片面地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必然影响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和创新能力培养。
(二)考试形式不合理
考试形式单一,方式固定。高校的课程考试多是安排在每个学期末,期末的一次性考试决定学生成绩的优劣。一张试卷、110分钟、不区分课程性质的“统考”难以体现教学大纲的要求,更无法实现“因材施考”,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三)考试内容固定,考试题型固化
考试内容多是侧重教材和课堂笔记,只考学生的记忆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造成学生考前突击,死记硬背,“背多分”是大学生对现行考试的评价。考试的题型基本上多是使用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计算等客观性试题,论述、分析、实验操作等主观性试题所占比重较低。考试题型的限定无疑也限制了教师对学生考核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关于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
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不同,大学教育应注重学生的思想启发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考试观,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摒弃单纯以课程和教材知识的难度、深度和考试的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做法,把考试真正当作是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一项有效手段,避免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
(二)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和形式,注重能力测试,覆盖全面
国外大学的考试形式很多,如课程论文或设计、答辩、口头演示、阶段考试、开卷考试、闭卷考试、作业、个人研究项目、小组研究项目、口试、实习笔记、资料分析、专题讨论、实地考察、实际应用、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等。通过考试方式向多样化转变、考试内容向注重能力考核转变,推行开卷、闭卷、开闭卷结合、答辩、实践技能操作,撰写论文及多种方式结合等多种形式的考试制度改革,增加作业、课堂表现、论文、技能实训情况等成绩在学业成绩考试中的比重,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广泛性掌握方面情况的同时重点考核学生知识的专、深和能力运用。
(三)强化过程性考核,让考核贯穿全程
传统的考试基本上是终结性的评价,反馈功能发挥不出来。重视包括平时测试、作业测试、课外阅读、社会实践、即时考试、期中考试在内的多个阶段考试,发挥考试诊断性评价的作用,指出学生考试的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并且根据学生的不足给以个别辅导。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根据实际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过程中来,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四)实行结构化成绩
对学生一个学期的课程考核不应仅仅是主考教师一人评定,应该采取主考教师评定、考评组评定、学生参与评定、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等多种成绩评定方式。同时,应该强化实验、实践、实习、实训、参考书等课外学习效果的考试,并以结构化成绩形式纳入该门课程的学业成绩。不应一刀切地按平时10%、期中考试20%、期末70%,全部以书面形式体现。课堂讲授内容可以书面考试为主,讲练结合的内容应以过程考试为主,而实习、实践、实训类应以综合设计应用考试为主。课程考试成绩比例一般按课程内容的特点进行相应设置。要明确命题要求、考试范围、考试方式与方法、成绩评定形式、各类形式考试所占比例等。
三、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下考试模式改革
(一)模块化教学方案设计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结构化、集约化、生成化、整合化的教学操作,是一种知识大容量、学生高投入的教学方式,它的最大好处就是能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学生形成高结构和灵活化的知识、系统化的操作能力和迁移运用能力。模块化教学的理论流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北美实行的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模式,即“能力模块”,注重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第二种是国际劳工组织(TLO)研发的(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MES模式,即“任务模块”,注重完成任务要求。
以《电声技术》课程为例,在课程教学方案改革和探讨的过程中,我们同时借鉴了两种模块化教学方式。
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CBE模式,按照专业培养要求中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来进行课程教学模块的设计。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多级化模块的划分,首先是整体内容的划分,根据知识的相关性等特点划分出课程的一级模块。在一级模块的基础上,规划二级模块,继续划分下一级模块直至细划到知识点。
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MES模式,以项目教学为导向,依据电声系统构建等任务要求进行实践项目的设计。此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理论知识,可以作为实践的基础。在实践中学生可以依据掌握的知识,结合教师提出的设计要求进行电声器件的选择、匹配及线路连接,实现符合要求的电声系统的构建,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模块化教学下考试模式改革
模块化教学下考试模式的改革重点是变传统考核方式为对学生创新精神、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检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归宿,以《电声技术》课程课为例:
第一,明确考试目的。电声技术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声学相关知识,理解、掌握电声系统各类器件的性能、特点,重点让学生掌握电声系统构建及应用的方法,以期在实践中能针对不同环境、不同条件合理设计电声系统,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本门课程的考核必须以学生综合能力检验为出发点,同时又要以学生真正掌握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归宿点。
第二,增加课程设计内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注重应用能力考核、培养。比如说,可以让学生结合学校体育馆、音乐厅、演播室等场所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况进行电声系统的设计(适应MES培养模式)。课程设计的成绩占总成绩的15%,课程设计不集中时间进行,具体的工作均放在学生的业余时间。
第三,加大平时考核力度,提高阶段性考核比重,增强考试反馈作用。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全程监控。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学实际设计两次小考,每次成绩占总成绩的10%,平时作业成绩比重提升到15%,推行考、练结合,及时把考试结果反馈给学生,这样可以对教师的教起到反馈调节作用,以利于优化教学内容,同时对学生具有预警、督促和激励作用。小考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等内容,也可以是实践中的某个项目,比如说小型数字音频工作站的构建、实验室中小型电声系统的构建等。
第四,拓展考试形式。以平时小考为例,可以结合实际采用开卷、闭卷、开闭卷结合、答辩、操作、调查报告或多种方式结合等多种形式,同时突出课程重点、难点以及发展趋势。
第五,引入学生自评、互评机制。这种机制的引入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促进学习者之间地交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兴趣。
第六,变换期末书面考试题型。在体现全面、基础性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死记硬背类记忆性内容,加重分析、表述、操作技巧类的考核。同时安排两道综合设计性题,一道是必做,另一道属开放式附加题,以此引导学习理解、批判地学习,使各层次的学生在考试时都有题做,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机会,尤其要充分发挥想像力,因为“想像比知识更重要”,从而激发学生客观展示自己的特长以及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使考试成为不再只是知识的再现和机械记忆的过程。
考试模式的改革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成败,应充分发挥考试的检验、督促、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将高等教育引向培养会学习、能思考、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轨道,真正达到教、学、考三者的和谐统一,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诚彦.CAD/CAM技术在数控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7,(31):369.
[2] 李海涛.模块化教学条件下课程体系的构建[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82-83.
[3] 殷国强.高校考试模式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5,(4):26-27.
[4] 姜秀全.借鉴国外高校考试模式实施创新课程考试改革[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5):44-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60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