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浅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纯旭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成为一个企业管理的核心,成本控制成为企业日常经营的重要环节,而实践中企业往往忽视他们的作用。从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的机理研究入手,分析企业存在的缺乏现代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的观念、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的缺乏影响财务及成本控制管理的效果和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部门间信息传递不规范等问题,并寻找出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管理;现代企业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126-0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各行各业都更加关注自身的管理。其中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逐步确立了以指标为核心、以管理为控制的体系。为大幅度提高企业的利润,企业管理者往往把成本管理纳入财务管理的指标和范围。由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全过程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成本控制已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实践证明,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的全部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会显著降低。因此,为真正实现全社会的资源合理配置,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要把企业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相结合,以实现财务目标、企业目标和社会目标。
一、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的机理
(一)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是对通过价值形态对企业资金的一种控制和管理。一般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分析、财务计划、财务决策、财务控制、财务监督、财务检查、财务诊断等环节。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我国财经的法律法规,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不是以追求企业效益为目标,而是以实现收益的平均分配为目标。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特别是经过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企业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与企业各方面具有广泛联系,能迅速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它通过对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像血液一样渗透贯通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等一切管理领域,因此对于企业有很大的作用。财务管理使企业明确投资是一项经济行为,应从经济规律中去寻找依据,从而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同时使企业能严格地按照法律法规办事、按照国际管理办事,为企业的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供程序的保证。
(二)成本控制管理
成本领先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战略之一,成本控制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传统的产品成本的含义一般只是指产品的制造成本,即包括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应该分摊的制造费用,因此相对应的成本控制管理比较简单。但是,现代企业都面临竞争,传统的成本概念的理解已不能使企业获得有效的成本控制,因此,需要对成本概念有广义的理解。广义的成本概念,既包括产品的制造成本(中游),也包括产品的开发设计成本(上游),同时包括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和废弃成本(下游)等一系列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成本控制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企业无论采取何种改革、激励措施都代替不了强化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这一工作,它是企业成功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抓住它就可以带动全局。
二、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企业改革的加深,财务管理在企业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但是其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却一直没有落到实处,现代成本管理的思想没有得到创新。
(一)企业缺乏现代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的观念
企业传统的管理注重降低成本而不是控制成本。传统的成本降低基本是通过成本的节约来实现的,即保证在工作现场不浪费资源和改进工作方式以节约成本,主要方法有节约能耗、防止事故、以较低价格采购原材料或设备,这种财务管理的方法是企业的一种战术的改进,属于降低成本的一种初级形态而不具有成本的控制理念。现代企业需要寻求新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力图从根本上避免成本的发生。财务管理与成本管理相结合,可以现代的手段避免部分成本的发生,比如,“零库存”的形式可以有效避免存货成本;“零缺陷”的形式可以有效避免维修和售后成本等等。现代成本控制管理的观念在于从管理的角度去探索成本降低的潜力,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这种高级形态的成本降低需要企业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通过重组生产流程来避免不必要的环节,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而多数企业管理者缺乏这样的思想。
(二)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的缺乏影响财务及成本控制管理的效果
企业在实践中普遍对科研技术人员的招聘、培养和提高非常重视,但是对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往往重视不够,造成财务人员学历不高,只是满负荷地被动处理企业的日常事务,很难有精力和能力主动钻研企业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和成本控制管理的问题。由于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造成企业缺乏严谨的科学管理制度,不能很好地将经营利润达到最大化,也无法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如果对工作人员没有一个相对严格的约束机制监控,其行为得不到规范,就有可能在员工中产生消极怠工现象,严重影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导致重核算轻管理,重视资金运作和会计结构轻视会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经济活动分析,淡化了财务管理自身在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和参谋决策作用。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的缺乏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的效果,因此亟待改善。
(三)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部门间信息传递不规范
由于没有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多数企业厂长、经理既是企业资产的代表者,又是企业经营的负责者,因此未能形成良好的监督体系,财务部门只是一个为企业领导服务的部门,未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有时财务信息还会按领导的意思变化,其管理职能和成本控制职能受到限制。同时,由于企业未形成现代企业的管理形式,部门间信息传递也存在不规范的问题,也对企业的成本控制造成一定的影响。生产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存在错位的信息链,各个部门衔接不够规范和紧密,这样就造成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铺张浪费得不到有效控制。
三、加强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的措施
为使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 使之真正发挥核心作用,有效控制企业成本,就必须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一)更新观念,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制度
加强成本管理离不开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制度就必须对预算管理与控制的机构进行合理的设置,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如果不能准确核算可以根据本量利之间有规律的数量关系和一系列业务量的伸缩性制定弹性预算方法,用于各种期间费用的预算与控制。经过选择业务量的计量单位、确定适用的业务量范围和逐项研究并确定各项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来计算各项预算成本。
同时,为了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设立一个完全独立于财务部门的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是,根据企业内部各部门、队组等机构的设置情况,依据成本费用的发生情况,将这些部门、队组分类划成不同的费用核算单位;确定合理的费用标准,企业实际发生的每笔成本费用,结算时先经过该部门的审查,达到成本控制的要求再进行财务结算;每月该部门与财务部门联合核对实际发生的费用支出情况,以保证成本控制的实现。
(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监督和控制
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的核心与关键,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是做好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有组织、有计划地给财务人员创造学习条件,促使其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培养财会人员不仅要懂得会计核算,更重要的是善于理财,善于管理。以会计核算为基础,开展全面的经济核算,以强化成本核算为手段,促进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加强和提高,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成本考核体系,努力降低耗费,促进效益提高。同时,完善企业的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监督机制和控制机制在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中发挥作用。
(三)加强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的宣传工作
成本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企业的每个环节都在形成成本。成本控制具有全员性、整体性和全面性。控制成本是每个部门、每名职工的职责,仅凭财务部门是很难做好此项工作的。因此企业的宣传部门、工会组织等相关部门还应加大成本控制的宣传力度,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消除认为成本无法再降低的错误思想,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要求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人人应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营造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氛围,使每位职工有成本控制的意识,才能真正把成本管理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当然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仅着眼于年度、月度成本费用的管理是不够的,企业还必须用发展的战略眼光从更大的市场范围和更长远的生存发展角度来考虑企业面临的成本费用管理问题。但是根本上还是让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的意识深入人心,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管理水平。
总之,完善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实现价值的核心,贯穿于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之中。在经济转型和市场经济逐渐完善的情况下,良好的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从成本控制管理出发,把财务管理目标推向一个新阶段,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范伟.传统成本管理与现代成本管理的比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研究版,2004,(11).
[2] 林靖.加强成本控制管理方法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0).
[3] 朱莉云.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目标的新视[J]. 财经论坛,2005,(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6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