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坚持的四个教育理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德慧

  摘要:高等学校要把“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抓好。为确保高校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坚持以下几个教育理念: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终生备课和勇于创新。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274-02
  
  一、德育为先的理念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教育理念。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一个人的道德素养是促使其全面发展的灵魂。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校生总数已经超过2 500万人,毛入学率已经超过23%;“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初步确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进一步弘扬,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落实。但是,目前一些高校的德育工作与党和国家的要求、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些高校德育内容脱离现实生活,忽视学生的需求和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这种单一流向的德育方式导致学生道德理论和道德行为的知行不一。
  第二,当前,我国的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没有真正落实,在很多情况下还停留在口号上、文件上和会议上。高校教育评估的主要指标是教学质量,智育处于首要地位,德育在大学的全盘工作中严重失位,忽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第三,高校德育工作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来完成,二者的工作缺乏协调性,相对独立、相对封闭,缺乏交流与协调。这是导致德育工作有效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转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德育之中,把德育标准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标准,确保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落实“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1]。
  二、以人为本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所谓以人为本,其基本含义简要地说就是: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任何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心学生的利益,重视学生的需要。尊重受教育者人格,体现人文关怀,重视教育对象合理需要的满足和实现,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切入点。首先要从受教育者需要出发,分析和研究受教育者的需要的变化特点,尽可能地满足受教育者日益增长的需要,尤其把满足受教育者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即生存需要当作第一位的任务。在社会资源相对匮乏,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较强的情况下,物质需要对大多数人来说仍是第一位需要的时候,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心理上的困惑和生活中的困难。
  第二,营造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舆论氛围和环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舆论氛围和环境。全过程、全方位教育要求我们在教育整个过程,教育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者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热情代表了教师对教学的一种投入状态和热爱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直指人的心理世界和精神世界,教师教学欲望的展现和教学投入的深度需要教学热情来确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需要教师的教学热情来激发。教学热情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潜能,营造学生的学习欲望。在高等学校,除了系统的德育活动之外,可以通过悬挂学术大师画像、布置富有哲理的大师语录、制作板报和校园雕塑等,营造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以文明高雅的校园环境感染师生,陶冶师生情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
  第三,全面提升教育者人文精神。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提升教育者的素质特别是他们的人文精神。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无论是教育的对象,还是教育的实施者,都是有生命、有思想和情感的“人”,“人” 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受教育的“人”的最终价值上,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这是教育者从事教育工作应当树立的一种哲学观和人文观[2]。
  三、终生备课的理念
  苏联教育名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多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非常引人入胜,受到普遍好评。当这位老师的同行问他花了多少时间备这节课时,他是这样回答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苏霍姆林斯基对这类教师的教学作风和工作特点作出如下概括:“他们从不抱怨没有空闲时间,他们中间的每一个人,谈到自己的每一节课,都会说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这里对“终生备课” 的理解,绝不能简单地停留在“备课” 这一教学环节上,而应从更高更深的层次充分挖掘其中丰富的教育内涵和教学思想。
  “终生备课”、“终生备每一节课” ――苏霍姆林斯基在上个世纪很早就提出的教育信条,当我们今天再一次把它拿出来“重温 的时候,对许多人来说, 这或许尚是非常“新鲜” 的东西。“终生备课”到底备的是什么意义上的“课”,又怎样进行这种“准备” 呢?对此,苏霍姆林斯基作出的回答是:“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读书的目的何在?“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可见,“终生备课”需要“终生读书”,但“终生读书” 绝不是为了进行简单而重复、归于纸页形式的终生“备课”上,“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才是“ 终生读书” 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才是为“ 终生备课” 所进行“准备” 的根本前提。说到底, “终生备课”与“终生读书”的目标指向在于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充实和完善自我,换言之,其实质就是“终身学习”。
  表面上看,上好一节课可能需要几天或几小时或几十分钟的准备,实际上,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准备时间应追溯到他上这一节课之前的所有人生经历,其为教学所做的一切相关准备工作皆可视为备课。没有这长期的上好每一节课前的“厚积”,就不可能有每一节好课精华性的“薄发”。上好一节课,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个想上好课的教师,都必须终身不断地进行教学准备,以不断地维持或确立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权威关系[3]。
  如果只是形式上读完一本又一本有关专业知识、学科教学以及教育教学各领域的学术著作,不能结合实际和教学体验形成自己的认识与思考,并将其运用和转化到教学实践中, 到头来很难实现在教学素养上质的飞跃,只有“年年岁岁课相似,岁岁年年思不同”,把钻研教科书的“一滴水” 置于“读书研究” 的“大海” 中,并不断为这“一滴水” 注入新的成分,我们的教学才会呈现出勃勃生机[4]。
  四、勇于创新的理念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5]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新的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第一,积极探索教育内容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既要提升、诠释、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准确度和严肃性,又要在保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稳定性和继承性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注意增强教育内容的时代性、知识性,增强吸引力、说服力。
  第二,积极探索教育方式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不能是居高临下的,而是要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要利用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切身感受,运用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生产生活的丰富经验,来讲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只有运用大学生自己习惯的语言和乐于接受的形式,才能体现出宣传普及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并使大学生逐渐产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兴趣和理论信仰,增强应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
  第三,积极探索教学途径的创新。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和基本理论品质。因此,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必须要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的封闭循环,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对接。重视课堂教育的理论效果的同时,吸收心理学、社会学和科技哲学等学科的观点和内容,使学生形成开放的理论视野,打好课外社会实践教育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要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 卓越.高校要坚持“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J].科学社会主义,2009,(5):82-83.
  [2] 刘坤远.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40-42.
  [3] 林海.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特征[J].科学社会主义,2009,(5):86.
  [4] 孙贞锴.有感于“终生备课” [J].基础教育,2005,(11):29-30.
  [5]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72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