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和水平,滨州医学院通过初步探索形成了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教学三者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功能互补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滨州医学院持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出了“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依托课堂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依托第二课堂的校园实践以及集中于假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各成体系,又互相补充、相互支撑,构成了整个实践教学改革的立体化体系。
课堂实践:抓重点、聚焦点、出亮点
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实现简单化、形式化向多元化、实践化的转变,关键就是把教材、课堂与实践联系在一起,把教材内容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坚持实践育人、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滨州医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教学探索中,形成了读经典、情景剧、微电影、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突出“抓重点、聚焦点、出亮点”这三个特点。
一是课堂实践的教学设计要突出教学大纲的重点、难点问题。滨州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中,教师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材内容设置若干个专题内容,遴选出适合大学生实践的主题、精选出若干实践课题。“近代史纲要”课程进行启发式教学改革,实践主题设定教师把关、实践活动策划、创意学生自主发挥、教师全程指导。“每个团队要精心准备,包括台词、剧本、服装、道具等等的选择,在一遍遍的摸索与探讨中,我们就不知不觉地对当时的时代情境与历史的选择有了更深的体会……”17级护理2班的李慧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二是课堂实践的教学设计要抓住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滨州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实践中,注重大学生从知识教育到思想教育的转变,紧紧抓住大学生认识当下国情社情、加深对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为宗旨,不断增强大学生热爱祖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为目的,提高教育教学地针对性。“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堂上,教师围绕教学内容、直面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选取“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德治与法治”等题目,组织大学生就社会上有杂音、学生中有争论的辩题展开辩论,从而“事越辩越明,理越辩越清”,提高了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观点去分析思想认识问题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树立了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是课堂实践的教学设计要有亮点、有温度、有深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上,运用叙事性教学,由教师指导、学生创作完成的系列故事展示——《辩证法的智慧》,讲述了一个个发生在生活、发生在身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小故事,通过教师点评、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这个世界、去解读社会现象,获得最深层次的感悟,从而增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校园实践:一体化、规范化、生活化
“一体化”是按照“大德育”理念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课堂统筹起来、协同行动。多年来,滨州医学院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模式,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辅导员、团委、学生处等多层次共同合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时兼任授课班级的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一起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特点,担负起大学生思想成长、价值引领的重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的大型校园主题实践活动往往由团委、学生处等职能部门协助完成,获得的成绩、成果展示得到学校的认可与奖励,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规范化”是指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校园实践用明确的规章制度固定下来、延续下去,使校园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每年的校园实践活动体现国家的形势与政策、大政方针,凸显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对主题设计、人员组成、成果形式、考核要求等都做了具体的、明确的要求。并且,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定方式,滨州医学院把校园实践成绩纳入到平时成绩中,尽量实现全覆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规范化的校园实践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操作更简单、标准更科学、时效性大大提高。
“生活化”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突破传统理论教育的目标的理想化、价值的工具化、评价的单一化的弊病,在实践活动中深化理论认识,促进知行合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遵循新时代大学生的大特点,结合大学生的学习、情感、交往、就业等各个方面量身定做、个性化的辅导、交流和沟通,实现在生活中关注人、在生活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实践:课程化、项目化、综合化
全员参与是许多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面对的难题,多年的探索,滨州医学院摸索出了“课程化、项目化、综合化”的施教途径来破解难题。
一是滨州医学院把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占两个学分,有固定的人员配置,有充足的经费保障,有明确的教学大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课程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登记手册》,同时规范了实践教学考核登记和成绩考核,有效的实现了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多形式的“实践教学课程化体系”。滨州医学院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围绕思政、心理、人文三大学科对校內人文课程进行了统一的顶层设计,包括医学与人文、文学与艺术、自我与人生等多个板块。
二是实践教学项目化,主要是以教学目标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实践教学项目化方案设计、组织实施和考核评价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组织学生进行任务分析,设计项目方案,在方案指导下完成项目,教师全程指导监督。因为全员参与,人数众多,滨州医学院实践教学办公室专人负责网络发布与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适时报道学生的项目完成进度,进行网上总结和成果汇报。在成绩评定上,由课程组组织进行暑期实践团队答辩以及实践报告评阅、综合成绩评定、优秀实践成果转化等,真正实现了项目的一条龙管理。
三是滨州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结合每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建设,综合施教,统筹推进,着眼于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综合能力的提升,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把理论、思想、观点演绎为妙趣横生的实际生活,让大学生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使思想的种子在大学生心底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康永秀,吉丽君.医学院校素质教育模式初探[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1).
[2]张明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常态“6+1”教学改革[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28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