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事业单位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翟苡辰

  摘要:预算管理是合理配置公共部门资产的基本手段,全面而科学的预算管理可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事业单位作为非赢利性组织,预算管理是其最重要的管理方式,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是好多环节相互配合的,须以合理、完善的预算为基础,以多项配套措施为依托,使预算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和完善。
  
  关键词:预算管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事业单位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078-02
  
  一、预算工作的重要性及编制预算应遵循的原则
  
  事业单位预算,是事业行政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完成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财力保证,也是事业行政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事业单位作为非赢利性组织,预算管理是其最重要的管理方式,是财务管理的核心。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已陆续开始了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主要包括以部门预算为主要内容的预算编制改革、以国库单一账户为核心内容的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和以推进政府采购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等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预算编制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有超前意识,应遵循的原则有:
  (1) “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列赤字”的财务管理原则,对事业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实事求是、真实可靠的原则。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测算、力求数据真实准确,如实编列。(3)统一管理、突出重点的原则。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统一编制、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资金和其他收支。按财力情况和事项的轻重缓急程度核定专项支出。
  
  二、事业单位在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部门预算编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按照事业单位预算实行的“二上二下”的编报程序,在编制时间上克服了预算编制时间短;在形式上也克服了预算编制内容粗,内容不完整,财力配置不够合理等弊端。但是目前的部门预算还有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门预算编制不够细致严谨。在项目支出的细化程度、基本支出定额制定的科学性等方面做得还很不够,为一些单位挪用资金、铺张浪费留下了隐患。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时人为因素较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2)资金管理不统一、范围不完整、支出类别划分过于僵化,有些公用经费预算时无统一编制标准,如会议费、维修费等公用经费无统一的编制标准,加大了资金控制与管理的难度,以致很难在预算编制中采取统一的预算编制标准,无法真正达到细化预算编制的要求。(3)预算外与预算内资金相脱节,预算编制不全面。好多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已经不是单纯的依靠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拨付,一定程度上也依靠单位的经营收入来弥补资金的不足。脱离预算的监管,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如果不能充分考虑预算外资金的收支情况,则预算编制就不能真实的反映单位的收支状况和运营效率。
  
  三、为促进预算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应改进的方面
  
  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对全年工作要有充分的预测与详细的规划。预算编制缺少弹性,往往是编制一年执行一年,一成不变,所以编制预算时,应对有可能开展的计划外工作或可能发生的新项目加以考虑,这样就不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也不会导致年度中间预算追加频繁。
  2.按照事业单位预算实行的“二上二下”的编报程序,对预算项目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 各收支项目必须有合理的编制依据,要有详细的定额标准,人员经费按人数,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项目来确定。在编制基本支出预算时,严把基础数据关,人员数与车辆数要与财政供养数一致,人员工资按照国家工资制度据实测算,公用经费按定额标准测算,项目支出要按照项目库管理的要求细化到下属单位和具体项目,不漏项、缺项,不留硬缺口,严禁估列代编、虚列项目、多报金额等弄虚作假行为,并根据事业发展计划,不断更新、完善,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利于提高单位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保证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3.细化项目预算。按照旧的财务管理模式,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其资金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预算按上级批准的计划编制,开支要与所列项目一一对应,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没有对口的钱,该办的事也无法办,在编制项目预算时,应把每个项目细化到预算经济指标列支内容,建立健全项目库管理,对项目用途、开支标准、开支范围等等进行细化,从而减少挤占项目预算补充经费预算的情况发生。
  4.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已经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范围的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部门预算和规定的支付方式编制政府采购预算,都实行财政直接支付。
  5.积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集中支付,财政部门可以根据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预算的规定而决定是否给予支付,可以掌握每笔资金的最终去向,没有任何中间环节,资金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的供应者。杜绝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截留、挪用资金的现象发生。
  6.全面清理事业单位的银行账户,取消一切不符合规定的银行账户,坚决取缔各单位的“小金库”,杜绝非正常收入或将正常收入私自存取挪用现象。
  7.运用科学的编制方法。预算的数据审核、汇总的工作量大,有效发挥企业网络财务的管理效能可以大大加快预算编制工作的时效性,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四、加强预算执行,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1.加强财务制度建设,从单位内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建立严格的经费开支审批制度和经费开支报销程序,健全单位财产物资的管理强化开支计划性,合理安排项目经费,做到有章可循。严格经费支出管理,杜绝挥霍浪费现象,以堵塞漏洞,节约资金,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2.合理安排各项支出。支出预算依章进行,合理安排项目经费。按照轻重缓急安排其他项目的开支。防止前紧后松,保证计划的有效性。对于重大项目经费支出以及因特殊原因需要调整或追加预算,必须有归口领导审批,严格按照预算内容项目执行。
  
  五、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监督
  
  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预算执行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算项目管理和控制水平,预算管理工作最大的难度就是日常控制,从目前事业单位整体上来看,支出预算分配模式及管理体制仍停留在粗放型水平。加强预算执行监督是深化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主要是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加强预算执行单靠单位财务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可以从监控、分析、反馈、考核等环节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并有合理性相关内容让单位审计、业务部门等参与到资金使用监督活动中来,做到有章可循,加强执行,从而对支出预算是否完整、真实、合规等资金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督,做到对资金使用过程监督有制度约束,确保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保持预算执行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六、反馈分析预算执行信息
  
  财务部门在财务活动进行中应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增减变化的主要原因,找出差异原因并及时解决,预算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平衡分析法等。如果是由于预算的准确性不足造成的差异就应该将努力提高预算编制的能力;如果差异是由于预算执行方面引起的,则应该寻求改进执行的途径。在对日常经济活动的财务分析中应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1.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上年同期经费收支情况对比分析,从中发现各种经费开支的增减幅度及预算执行进度,从而进行控制,保证预算的顺利执行。
  2.对专项项目进行分析。对专项项目的效益分析,应与计划、执行等部门一起共同对项目的经费投入大小、时间耗费长短、任务完成优劣、获得成果水平高低等诸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做好专项项目的效益分析,效益评价应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评审,对项目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考核,以帮助提高专项项目的经济效益,增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追踪问效管理。
  
  参考文献:
  
  [1]伯龙.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06,(5):46-47.
  [2]王金秀,陈志勇.国家预算管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王丽萍,郭岚,张勇.学校构建新型绩效预算管理体系之探讨[J].财会月刊:综合,200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991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