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魏彩霞

  摘要: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势在必行。目前,中国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也存在着不足。针对这些现状,高校必须加强对生态伦理教育的研究探讨,发挥高校自身优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词:生态伦理教育;高校;生态伦理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2-0219-02
  
  一、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现状
  
  1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比较薄弱,地位没有得到提升。2003年,中国教育部将加强生态环境教育确定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许多中小学开始重视生态环境教育,设立独立课程以及各门相关课程,如自然、生物、地理等课程的渗透教学,生态伦理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目前国内高校教育的体系来看,生态伦理教育并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和应有的地位。据统计,目前在非生物、非生态专业在开设与生态相关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而每年招收的非环境类学生占普通学校招生中人数的99.5%以上。在高校公共课程教学中,很多高校还没有把生态伦理教育列为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甚至有些高校把以传授简单的环境保护知识为主的教育误认为是生态伦理教育。
  2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缺乏系统性。与欧洲及美国等发达国家把生态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相比,目前中国高校的生态伦理教育中,无论从教材的编写、教学规划、师资的配置等方面来看,生态伦理教育体系都未形成。生态伦理教育内容应包括生态常识、生态安全、生态价值、生态美学、生态哲学生态文明等,但目前在中国高校教育中,没有适用的生态普及教育教材,很多只是即兴的活动,往往就是组织去生态公园看看,缺乏系统的教育规划。在高校的“两课”教学中,生态伦理教育更是鲜见,相关教育内容只是零乱地散落在地理、生物、化学等其他课程中,缺乏连贯性,更不成体系,教育效果可想而知。从师资看,缺乏人文与社会科学的人才,许多高校都没有从事生态伦理教育的专门队伍,从事这一教育的大多数是自然科学方面的教师。
  3 大学生生态伦理素质较低。由于高校生态伦理教育较薄弱,教育缺乏系统性,导致的直接结果首先是大学生的生态伦理知识较为缺乏。就现有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学生对“环境知识来源”的回答中,通过报刊、电视获得环境知识的占65%,通过讲座、课程和书籍获得环境知识所占的比例不到10%,对“世界环境日”具体日期的答对率只有46.3%。另外。竟然有47%的学生不知道环境保护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次是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淡漠,由于对于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缺乏深刻的认识,生态道德行为缺失。例如,由于学生对一次性用品的危害还缺乏认识,因而无法形成一种自律意识,校园环境令人担忧,白色垃圾随处可见;校园内“长流水”、“长明灯”等资源浪费现象十分普遍。这些都说明,大学生的整体生态环境意识状况不容乐观,学校本身的课程优势没有在生态教育上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都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二、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相对滞后的原因分析
  
  1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前期,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低,政府的工作重心和注意力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如何摆脱贫困,推动经济的发展成了政府工作的核心。现阶段,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片面注重对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技能以外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直到最近几十年,当环境问题一一呈现出来的时候,才开始重视生态教育,由于环境问题在演变过程中具有渐进性、间接性和全局性等特点,而生态伦理教育是一个缓慢的,漫长的过程,而忽视了生态伦理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的地位没有得到提升。
  2 受传统教育模式与学科划分的限制。生态环境本身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而伦理道德观是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导致生态伦理教育这一个交叉学科,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的难度和阻力较大,在高校的教学体系中处于尴尬局面。
  3 受就业形势的影响。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也只趋向于选择有利于自己就业方面的课程,热衷于考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各样的证书,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同时由于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重视、宣传不够,大学生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生态意识的重要性,把相关的生态伦理课当成“辅课”、“可选不选的课”,这样使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的培养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的对策研究
  
  1 建立教育保障机制
  生态伦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学校这样一个大环境里,单靠某一方面的力量以及单从某一方面进行都是无法完成的。生态伦理教育要落到实处,必须建立有力教育保障机制,应从规划、经费、师资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
  高校党政领导要深刻认识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紧迫性及重要性,加强对高校生态伦理教育课程建设的领导,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加大对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投入力度。从规划上,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强有力的措施,指导协调高校的生态伦理教育,把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学生整体素质教育和教学工作计划中,在高校德育教学计划安排里,要把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凸显出来,把它作为一项必备的内容来安排,在课时安排上给以保证,作为重要的教学课程来设置,把它纳入教学计划中来安排,并且在考试中,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从经费上,应有课堂教学教育、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的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从师资上,成立专门的教育机构,重视师资培养,加强在职培训,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建立一支掌握生态知识和伦理知识高素质的教育队伍。这样,最终保证生态伦理教育的落实,提升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地位。
  2 形成系统的生态伦理教学体系
  首先,把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到高校德育中。高校应把生态伦理教育纳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生态伦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都是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现代公民为目标的,因此,生态伦理教育应是高校德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德育也应该成为生态伦理教育的主要载体。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高校德育,我们的德育内容已不再仅仅是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而是扩展到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正确选择、调节自己的行为,要使学生形成既要对他人和社会承担责任,也要对后代、其他生命形式及至整个自然界承担责任的道德观。
  其次,把生态伦理教育渗透进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里。为使生态伦理教育在学生中得到长期、有效地进行,将生态伦理相关内容溶入各学科中,向其他各学科的渗透。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也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态伦理教育要素,结合中国国情,在传授环境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最终

形成科学、系统的生态伦理观。
  另外,高校要加强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方面的选修课。通过增加与生态环境相关的选修课,不仅可以增加大学生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还可能使他们认识到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进而意识到生态环境的恶化会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并自觉落实到行动上。
  总之,在教学模式上,采用渗透模式和单一学科模式相结合,既将生态伦理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同时又将生态环境理念渗透到已有的各学科教学中,以免学生孤立地看待生态环境问题。在进行学科渗透教育时,各学科之间应根据生态环境教育的大纲要求,既合理分工又密切合作,注意学科之间生态教育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培养学生探讨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最终形成科学、系统的生态伦理观。
  3 丰富生态伦理教学手段
  由于生态伦理教育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世界观,培养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态伦理道德。因此,这就要求生态伦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灵活、高效、科学的先进手段、方法进行。首先,课堂教学中尽量多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法,使学生从理性和感性中都有所深人和升华。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如举行普及性的环保知识竞赛、世界环境日报道、开展环境知识讲座,引导大学生自发地组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方面的学生社团,利用校园广播和校园网络加强生态知识和道德的宣传教育等等,使当代大学生既成为环境保护宣传的主力军,又使他们在社会环保活动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使他们在这些形式多样的校内活动的影响下增强环境卫生保意识,从而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再次,开展类型多样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如支持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调查、自然探秘、野外实习与见习以及保护母亲河等等灵活多样的活动,以提高环境教育的趣味性与实践性。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实践、专题研究等多种途径能为观察分析错综复杂的环境现象和问题,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深化生态道德认识,形成生态道德观念。同时在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学校最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使每个拥有生态意识的大学生将生态意识付诸行动。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例如,教育学生从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种活一棵树、爱护一片草做起,不摘折花木、践踏绿地甚至虐待小动物等等。所有这些做法看似简单,但体现了道德教育的真谛,就是从行为养成人手,将道德教育具体化,通过亲身体验、反复实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达到道德教育润物无声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国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实效性,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大学生现在生态意识不强,生态行为不容乐观的现状,促进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责任编辑 刘娇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1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