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社会稳定测量方法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桂林
摘要:社会稳定是资源型城市产业社会转型时的伴生问题,社会稳定测量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确定资源型城市社会稳定测量指标体系时,应从理论高度认识产业转型和社会稳定的关系,社会稳定测量应同时具备描述性、解释性和预测性功能,而且测量指标应有别于其他社会指标。社会稳定测量指标的内容应兼顾宏观指标和微观指标、静态性和动态性以及主观性和客观性指标。社会稳定测量指标制定中应充分利用结构方程分析法、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多种分析方法。调查对象的选择应考虑研究阶段、研究目的和测量指标;资料收集方法的选择要考虑测量指标和调查对象,在利用问卷直接获取定量资料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利用个案法等定性研究方法收集定性资料。
关键词:社会稳定测量;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中图分类号:F224.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0-0170-0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我国社会转型中的特殊组成部分,产业转型中衍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对社会稳定可能产生较大影响。虽然很多社会学者认识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社会稳定的重要性,但对该特殊背景下社会稳定测量问题的关注却很少。例如,薛冰和王建华等人(2006)在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风险时,仅仅从产业风险、市场风险、环境风险、战略风险、管理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六个方面设计测量指标,并没有认识到社会稳定风险并对其进行测量,对测量的指导思想和组织程序也缺乏关注。因此,系统探讨社会稳定测量中的指导思想、测量指标和测量组织程序等内容既可以丰富学术界对社会稳定问题的研究,又可以为制订维护转型期社会稳定的政策提供方法论基础。
一、社会稳定及其测量方法研究综述
1.社会稳定的内涵
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是传统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交叉发展,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研究越来越多。我国学者吴施楠(1997)上世纪就倡导创立“社会稳定学”,对社会稳定与不稳定相互转化的原因、条件和相互转化的机制进行研究。田翠琴(1999)从现代系统科学和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社会稳定的内涵,认为社会稳定即社会结构的稳定有序、功能正常。基本特点是:有序性、可控性、协调――平衡性和适应性。并进一步把社会稳定的内容区分为社会形态稳定、社会制度稳定、经济形势稳定、政治制度稳定、社会心态稳定和社会秩序安定等。江苏省社科院和河海大学组成“转轨时期社会稳定课题组”(2001)从政治价值中的稳定与秩序、现代化中的稳定与秩序、传统价值观的失效和精英的分裂等方面对社会稳定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考察,并提出了政策性对策。
以上有关社会稳定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但对处于产业转型期的资源型城市来说,社会稳定却具有特殊内涵。笔者认为,从产业发展角度看,社会稳定意味着接续产业或替代产业的发展;从产业工人角度看,社会稳定意味着新的谋生手段和稳定的社会心态;从政府角度看,社会稳定意味着较强的控制和协调能力。因此,研究资源性城市产业转型中的社会稳定问题,至少需要以上三个角度的综合研究。
2.社会稳定的测量方法
不管是从逻辑推理,还是从学术研究或者政策制订的角度看,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都是社会稳定测量,即对某时期某国家或地区社会运行状态的测定。我国部分学者已经在社会稳定测量方面进行过一些探索。例如,阎耀军(2004)从社会指标的角度设计包含了生存保障系统、经济支撑系统、社会分配系统、社会控制系统和社会心理系统在内的社会稳定的计量指标,并探讨了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的构建问题。该测量指标系统虽然很全面,但分项指标过于宏观,不太适于收集公众社会心态等主观性微观性数据,因此不太适合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期的社会稳定测量。张宏军和高志刚(2005)在研究资源性城市产业转型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时,提出了社会发展层面的评价指标,包括人口增长、大学文化人口比、每千人医生数、每千人拥有电话数、贫富收入差距。这些社会发展层面的指标能部分反映出社会稳定状况,但并不全面,特别是不具有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社会稳定的针对性。社会稳定的监测和评价体系具有全面性的优点,但却存在数据难以采集、计算复杂等缺点。胡联合和胡鞍钢等学者则从矛盾的性质来衡量社会稳定状况,他们把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区分为合法形式的社会矛盾和非法形式的社会矛盾,用信访情况、民间纠纷案件情况、劳动争议案件情况、民事诉讼案件情况和行政诉讼案件情况等五类指标衡量前者,用非法群体性事件、违法活动(治安案件)和犯罪活动等三类指标衡量后者。这套指标体系结构相对简洁,并且具有可操作化强、数据易获取等优点。
社会稳定测量是对某时期某国家或地区社会运行状态的测定,因此,处于产业转型期的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稳定测量必然有其特殊的指导思想、指标体系和测量组织程序。下文将结合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特点及其衍生的各种社会问题的特点展开论述。
二、产业转型期社会稳定测量的指导思想
1.从理论高度认识产业转型和社会稳定的关系
对资源型城市来说,产业转型是整个社会转型的导火索,也是各种社会问题的发动器。因此,必须从理论高度认识产业转型的重要性,并搞清楚产业转型对社会稳定的具体影响机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笔者看来,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基础具有自身独特之处,即其产业发展以资源采集和加工为主。这种独特之处决定了资源型城市的以下特点:(1)资源型城市产业工人及其管理人员具有特定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如煤矿深井开采时单调的地下工作环境,煤矿加工中多粉尘、多噪音的工作环境。这样的工作环境可能影响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心态和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一旦资源枯竭破坏了稳定的工作环境,则对工作的依赖性可能导致工人和管理人员社会心态变化,甚至导致静坐示威等社会反常行为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产业转型对社会稳定的这种影响机制可以概括为:产业转型→工作生活危机→社会心态异常→反常行为增多→社会不稳定。(2)资源型城市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是资源相关产业的利税,这种单一财税结构对社会稳定具有一定负面影响。一旦资源枯竭导致资源型产业及其周边服务业衰退,则政府财政收入将受到负面影响。这不仅会影响政府对社会的宏观调控能力,而且会影响政府对社会事业的各项转移支付,这将导致社会事业发展受到影响。如果影响巨大,则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产业转型对社会稳定的这种影响机制可以概括为:产业转型→财税收入衰竭→转移支付锐减→社会事业滞后和宏观调控减弱→社会不稳定。
2.社会稳定测量应同时具备描述性、解释性和预测性功能
社会稳定测量应能描述特定地区在特定时期的社会运行和社会稳定状况,解释影响社会稳定的原因,并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对社会稳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1)分析影响社会稳定的各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并通过调查数据检验其统计显著性。在搞清变量关系的基础上,再结合各变量的社会实际运行状况,预测未来社会稳定的发展趋势。(2)利用同一套指标体系对某地区社会稳定状况进行多次测量,积累关于某地区社会稳定状况的历时数据。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社会稳定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阎耀军利用自己设计的对社会稳定性进行监测评估的预警指标体系,利用历史数据对我国1985―2002年的社会稳定状况进行时间序列分析。但由于数据基本都来自政府统计部门,缺少对社会公众直接调查的微观数据,所以对社会稳定发展趋势的预测具有一定局限性。
3.社会稳定测量指标应区别于其他社会指标
社会稳定的测量指标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社会指标,应具备以下特点:具体性;定量性;易于解释性;时间性;综合性;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性。社会稳定的测量指标也应该具有以上特点,但由于社会稳定测量是对特定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的社会运行稳定状况的测定,所以社会稳定的测量指标也具有自身特点:(1)社会稳定测量指标应特别强调针对性。在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社会稳定的测量中,应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来设计测量指标。(2)社会稳定测量指标的敏感性决定其内容设计难度。社会稳定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其中,与产业和经济问题相关的个人和政府因素尤其值得注意。但问题是,与个人相关的经济问题和社会心态都涉及到个人隐私,与政府相关的问题涉及到行政管理甚至政治性敏感的问题。以上两种状况给变量操作化和后期的问卷设计和资料收集都带来一定障碍。(3)微观指标和动态指标多且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社会稳定问题大多由于公民个人和集体的社会反常行为而引起,而社会反常行为背后隐藏的是个人的微观心态。这种微观层次的变量比较难以测量。
三、产业转型期社会稳定的测量指标
1.社会稳定测量指标的内容设计
测量指标的设计应以相关理论或社会现实为基础,在指标内容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在指标制定方法上应具有科学性。但如前所述,该指标体系设计具有一定难度,故笔者此处只以举例方式列出部分指标。指标体系设计应同时兼顾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以及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1)在宏观指标上,可以设计资源型产业占资源型城市三大产业的比重、资源产业周边服务业占社会服务业的比重、资源型产业的投入产出比和利税额、资源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口绝对数以及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非法群体性事件次数、信访和劳动纠纷案件数量等测量指标。(2)在微观指标上,可以设计在岗工人月有效工作小时数和工作效率、失业工人月生活费支出和家庭总支出、社会公众对贫富差距的看法、社会工作对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信心等测量指标。
以上例举的宏观指标和微观指标都应该同时兼顾静态性和动态性以及主观性和客观性指标。例如,宏观指标中的资源型产业占资源型城市三大产业的比重指标是客观指标,同时具有静态性和动态性,而搜集半年、一年及以上的资料可进行动态监测;微观指标中的社会公众对贫富差距的看法是主观指标,也同时具有静态性和动态性,具有一定的动态监测价值,因为公众态度可能影响其社会行为。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对各种指标进行归类,比如分类成经济指标、社会管理指标、心理指标等。在归类基础上应该区分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甚至三级指标,以便进行后期的理论分析和提炼。例如,月生活费支出和家庭总支出可以划归经济指标,而且两者相除可以获得恩格尔系数。这样就可能借鉴恩格尔系数的相关理论来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社会稳定。
2.社会稳定测量指标的制定方法
在社会测量指标的建立上,笔者建议采用以下方法:(1)采用实地走访、专家咨询和文献分析等多种方法,提炼和筛选指标内容。在筛选过程中可采用量表法和调查法来收集资料,并采用结构方程分析(SEM)等方法确定指标结构和内容,特别要保证各指标的信度和效度值在可接受的临界值以上。(2)在确定指标结构和内容后,采用德尔菲法(Delphi)进一步征求专家意见,并最好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的思路,建立对指标结构和内容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让专家利用此指标体系对社会稳定指标体系的结构和内容进行评价,确立各指标权重,以便在收集资料基础上汇总社会稳定状况得分。(3)经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后的指标体系已经比较科学,但还需要经过资源型城市相关人员的实践检验,需要进行试调查来最终确定测量指标的针对性和合适性。当然,以上所述三个步骤的方法可能过于繁琐,在实践中可根据需要裁剪使用。
四、产业转型期社会稳定测量的组织程序
1.调查对象及其选择方法
调查对象的选择应考虑研究阶段、研究目的和测量指标。确定测量指标和问卷试调查阶段时可以采用主观抽样方法,研究者根据自身知识背景和操作方便性来选择调查对象。例如,德尔菲法中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专家和容易联系的专家,问卷是调查中可以就近选择资源型城市,后者选择自己熟悉的有社会关系的城市,以方便研究。但在正式调查阶段则必须采用等概率抽样方法,首先确定研究总体,然后在总体范围内根据某种抽样方法(例如,简单随机抽样)或采用多种抽样方法的组合(例如,PPS抽样法结合系统抽样法)来选择被调查者。等概率抽样方法适合直接向被调查收集资料,适合收集和微观测量指标相对应的数据,例如,社会公众对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看法、失业人员月生活费支出等。对于社会稳定测量指标体系中的宏观测量指标,则不适合这种等概率抽样方法。例如,某资源型城市中资源相关产业占三大产业比重、资源型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口数量等测量指标对应的数据必须咨询当地统计局、社会保障部门或税务部门。
社会是复杂巨系统,社会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利用测量指标和问卷调查并不能十分准确的描述和解释社会稳定,必须辅之于其他定性研究方法,如个案法。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对某些企业的在岗职工、失业人员和政府官员甚至当地学者进行访谈,以此获取定性资料。
2.资料收集方法
根据社会稳定指标体系收集资料时主要依赖问卷,而问卷调查时的资料收集方法大体可以分为自填问卷法和结构式访问法,其具体操作又可分为当面访问、电话访问和邮寄访问等方法。(风笑天,2001)在社会稳定测量收集资料时,要根据测量指标和调查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对于宏观测量指标,可以采取电话或邮寄的方法咨询政府相关部门;对于涉及到家庭隐私或政治敏感性的问题,则可以采用上门发放匿名问卷并匿名收卷的方法,以消除调查者的思想顾虑;对于某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失业人员,则应该采用调查员填写的方法。
五、结论
社会稳定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中的焦点问题,更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建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社会稳定的测量指标体系非常必要。应该利用指标体系对资源型城市社会稳定状况进行描述和解释,以便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本文仅对资源型城市社会稳定测量指标设计时的指导思想、测量指标的大体内容以及测量组织程序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还有很多问题留待未来研究,例如,从哲学层面探讨社会稳定是否真的可以测量,利用运筹学方法建立社会稳定模型并利用计算机程序模拟社会运行状况,等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加剧和各学科交叉渗透,社会稳定研究可能成为学科发展中的显学。
参考文献:
[1] 薛冰,王建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风险评估的模糊综合模型研究[J].资源与产业,2006,(8).
[2] 吴施楠.试论社会稳定学的研究对象[J].延边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2).
[3] 田翠琴.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稳定与社会控制[J].理论探讨,1999,(3).
[4] 转轨时期社会稳定课题组.社会稳定的理论考察[J].学海,2001,(5).
[5] 阎耀军.社会稳定的计量及预警预控管理系统构建[J].社会学研究,2004,(3).
[6] 张宏军,高志刚.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资源性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新疆克拉玛依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5,(6).
[7] 胡联合,胡鞍钢,王磊.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矛盾变态势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6,(4).
[8]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9]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2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杜 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46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