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代琳琳

  摘要:河南省是中国中部的重要省份。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省内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明显,如何缩小差距以促进整体和谐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基于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和2006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通过构建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区域经济差异情况,并找出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及历史积淀,以期提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因子分析法;指标体系;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8-0165-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引起了我国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对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区域经济差异的界定,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覃成林)河南省作为中国中部的重要省份,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在中国处于中等水平。在河南省内部,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区位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国家政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发展差异。本文根据河南省18个地级市2005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河南省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
  
  一、关于地区差距的文献回顾
  
  地区经济差距普遍存在,影响因素很多,有资源禀赋差异、历史的偶然因素、政策制度方面的原因、交通区位因素以及基础设施、教育资源、人力资本、科技进步等等原因。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区域之间的发展和差异性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
  (一)增长极理论(Growing Polar)。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x)首先提出了增长极概念。他认为,增长并不是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1966年,J.布代维尔(J.Boudeville)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同城镇联系起来,就使增长极有了确定的地理位置,即增长极的“极”,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总之,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
  (二)循环累积因果理论(cumulative causation model)(冈纳・缪尔达尔,1957年)。缪尔达尔指出:“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际差异。”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的,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和既得优势,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由此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rshman)也提出了类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三)倒“U”型学说。倒“U”型学说是指经济增长与区域平衡之间呈现的倒U型曲线。这一观点是威廉姆森于1965年发表论述经济增长与区域收益差异的著名论文《区域不平衡与国家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他指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成长的差异将会扩大,则倾向不平衡增长。之后随着经济增长,区域间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当达到发展成熟阶段,区域间成长差异将渐趋缩小,则倾向均衡增长。
  (四)中心――外围论。20世纪60年代初,J.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借用熊彼特关于发展是有创新推动的观点,将创新变革的主要中心成为“中心区”,特定空间系统内其他地区成为“外围区”。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外围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因此,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生产要素从外围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
  (五)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区域经济学者把弗农等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税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威尔伯等人形象地称之为“工业区位向下渗透”现象。
  
  二、河南省区域经济指标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省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62.92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2 464.09亿元,增长了近80倍。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河南省内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明显。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考察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本文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该省18个省辖市的经济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各个城市在全省的排名。
  (一)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建立了由10个指标组成的区域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1)。
  
  (二)因子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1)建立关于指标体系的原始矩阵Z;(2)原始数据标准化,得到标准化矩阵X;(3)计算Z或者X得相关系数矩阵R;(4)求矩阵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则根据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一般取值在85%以上)确定因子个数;(5)计算特征向量和初始因子载荷矩阵A;(6)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A进行旋转,一般采用方差极大(VARIMAX)旋转,得到旋转后的主因子解B;(7)构造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因子得分;(8)根据主因子和综合因子得分情况,给出相应的评价。
  (三)实证分析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以2005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10项评价指标数据作为原始数据。依据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计算出的特征值和贡献率以及累积贡献率(见表2)。
  
  由表2可知,变量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大于1的2个主成分,其特征值分别为7.389、1.385,累积贡献率达到87.386%,用它们可共同解释原始变量总方差的87.386%。在因子分析的过程中,一般只提取累积贡献率大于等于85%的少数几个主成分,就可代表原来多个指标的绝大多数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因而这两个主成分所代表的信息量已能充分地解释并提供原始数据所能表达的信息。由于在未经旋转的载荷矩阵中所选取的2个主成分在每个指标上都有大体相同的载荷,无法区分主成分的代表性。所以,采用方差最大旋转法得到旋转后的载荷矩阵如下(见表3)。
  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见,第一主因子在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第三产业增加值、大中型工业企业当年科技活动经费指出总额、每万人拥有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人)上具有很大的载荷和解释能力,从各指标的经济含义可知它们反映了经济发展状况及条件,可将其定义为基础条件因子。第二主因子则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每万人拥有病床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具有很高的载荷和解释能力,定义为社会发展因子。

  以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各城市的综合测评得分,其中X1的权重为0.51047,X2的权重为0.36689,最后得到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因子评分及排序,即综合得分∑M=0.51047X1+0.36689X2。
  (四)数据结果分析
  河南省城市的整体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根据因子分析法得出的结论看到省会郑州市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集中了全省人、财、物优势,在基础条件因子和社会发展因子中得分均处于全省的最高水平,因此,郑州市的因子总得分也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市,将近是位于第二的洛阳市的三倍。作为地处内陆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的洛阳,因子总得分居于郑州之次,发展比较均衡。处于中等发达城市的焦作、南阳、安阳、平顶山、许昌、三门峡、济源、濮阳、漯河,这九个城市总体得分居中,但两主成分因子得分差距明显,影响了城市发展的总体水平。商丘、开封、鹤壁、信阳、周口和驻马店属于欠发达地区,其各因子的得分都较低,城市各方面的发展水平都偏低。
  
  从河南省城市发展的整体态势来看,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落后,很不平衡。郑州、洛阳两城市距离较近,发展水平相当,处于河南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而发展的态势会继续保持良好,领先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成为河南省城市发展的第一集团。
  
  三、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因素分析及政策措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纵观历史的发展,本文认为,河南省经济差距拉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及历史积淀。
  由于经济增长的惯性原理和生产力布局的地理惰性,在没有巨大外力摧毁作用下,一般会沿着既定方向发展而不偏离轨道。郑州和洛阳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是其在整个省内经济居首的重要原因。自身条件良好的地区具有吸引新的经济活动积聚的功能,能够自发的增强自身实力,促进自我发展,进一步引起新的积聚。相反,基础较差的地区,由于缺乏资金、技术积累,不具备经济起飞的能力,对区内企业产生离心力,更不具备吸引区外企业的可能性。因此,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发展必然比基础较差的地区要快,区域差异必将逐渐拉大。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固然要靠自身的努力,但与偶然的历史因素也有重要关联。一项重大项目或经济活动的展开,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会改变区域的实力对比,影响区域差异。比如济源市由于小浪底工程的实施,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大大提升,依托小浪底工程及有利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抓住机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由原来的县级行政单位提升为现在的省辖市。
  区域差异的扩大会严重制约全省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为加快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可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加速城市化进程,增强中等发达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只有城市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才会有不竭的动力源泉。经济的增长会带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疑会加速经济的增长。
  第二,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特别是持续连片的贫困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是制约河南省落后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在落后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兴建铁路、高速公路,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第三,适度的政策倾斜,尤其是教育、科技政策向全省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的倾斜。加大教育投资,提高人口素质,理顺用人机制,引导人力资源流向,防范人才流失,为落后地区发展存储人力资源。同时,采取措施为当地劳动者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培训,给投资者予以税收优惠等。
  第四,利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机会,实现资本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流动,鼓励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加强地区经济关系的整合,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G. Myrdal.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 London: Duckworth,1957.
  [2] 河南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 廖为鲲,蔡国梁,涂文桃.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城市经济发展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5,(12):52.
  [4] 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 陈栋生.区域协调发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冯胜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48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