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邢 冰
提要我国加入WTO后,国内金融市场逐步进入全面开放时期,外资银行凭借强大的综合竞争实力,对我国银行业造成巨大冲击。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相对滞后,是银行业务发展的薄弱环节,我国应加大力度完善并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增加银行利润,扩大银行竞争力。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中间业务又称表外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组成现代商业银行三大主体业务。在国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的相当成熟,美国、日本、英国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益比重均在40%左右,而我国目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规模一般占其资产总额的15%左右,是我国商业银行增加综合竞争力所应重点突破的环节。
一、中间业务概论
(一)中间业务的定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是以中间人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项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我国的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以中间人或代理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咨询、代理、担保、租赁及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经营活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传统银行业务的利润增长空间越来越小,中间业务因其具有收入稳定、服务功能强、风险较小等特点,与资产、负债业务构成了现代银行业务的三大主体业务。
(二)中间业务的分类。中间业务由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但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组成。主要分为九大类: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包括支票、汇票和本票)、银行卡业务、代理类中间业务(分为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代理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代理商业银行业务等)、担保类中间业务、承诺类中间业务、交易类中间业务(其中分为远期、期货、期权、互换业务四类)、基金托管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和其他类中间业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重点发展存、贷款业务,忽视中间业务。多数商业银行以牺牲中间业务为代价换取存贷款的快速增长。为了占领信贷市场,采取不收费或少收费,甚至无偿提供办公场所、办公设备。一些银行为拉存贷款业务,不惜倒贴、不计价格、不计成本,严重损害了商业银行的利益。
(二)中间业务品种少,利润贡献低。现有中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局限于传统的结算、汇兑、代收代付以及信用卡、信用证、押汇等产品上,这些约占中间业务种类的60%。而在利用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和人才等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高层次服务方面,则还比较欠缺。从收入来看,国外同业的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到收入的40%~50%,而我国银行中间业务水平约为15%左右。
(三)中间业务结构欠合理,创新能力弱。从发展品种和范围上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结构欠合理,主要表现在中间业务的业务范围狭窄、品种单调、缺乏特色、层次较低。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日常操作简单的结算和代理类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各类担保、贷款或投资承诺、外汇买卖与投资等新兴的中间业务发展缓慢。
三、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模式
(一)整合中间业务现有可用资源,规范中间业务收费市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发展要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收费机制。首先,建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分类管理机制;其次,建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市场收费机制。尽快理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使收费水平与风险程度相适应,建立公平、合理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体系。
(二)构建更为有效的中间业务产品分销渠道。分销效率的高低影响到多项中间业务的发展,其中国际结算类、咨询顾问类、交易类业务对柜面人员的专业技能与服务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商业银行应在目标市场构建强大并富有效率的网点分销渠道,同时加强网络银行、电话银行等多元化的电子分销渠道建设,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域、以任何方式向客户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务。
(三)创新中间业务工具,扩大产品供给。商业银行在不断发展完善原有中间业务的基础上,应扩大银行客户资源,进行品种创新,使中间业务得到全面发展。其中包括:创新与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关的中间业务品种;创新投资理财业务,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综合化、个性化、专家化的金融服务,以及创新外汇、结算、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等服务。
(四)加强中间业务监管,防范风险。首先,应该完善中间业务相关法规和政策,尽快制定和完善中间业务收费、创新、监管实施办法,加强对中间业务的政策引导;其次,借鉴国外监管手段、方法、技术指标,科学设计中间业务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水平;最后,应健全中间业务风险管理制度。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兆星.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监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张永芬.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特征及问题分析[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093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