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叶福军
工业是支撑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就业的主渠道。通过工业积累财富,推动城市发展,工业成为支撑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作为工业运作的场所――工业园区(开发区)成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助推器。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工业园为城市化的进程及工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工业园区(开发区)作为我国政策工具的历史始于20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央提出设立4个经济特区和15个沿海开放城市的重大决策。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逐渐形成开发工业园区的高潮,其初衷大多是吸引外资,后来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沿海地区的经验是:划出一片土地作为开发区,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税收政策,就可能产生增长奇迹。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出于吸引外资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需求,各级地方政府在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规划建设中均表现了极大的积极性。工业园区建设迅速成为政府行为下以城市化、工业化为特征的中国现代化的独特方式。在2004年开发区土地整改以前,我国各类工业园 (开发区)数量之大和分布之广,是原来各级政府所始料不及的。
同时,应对国际范围内产业的调整和转移,在工业园区(开发区)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原来建设的工业园(开发区)不等同于产业集群,而新的大多数工业园区内的产业联系都不甚密切,甚至成为外来原料和出口产品“两头在外”的“飞地”。以产业集群为依托的特色工业园(开发区)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一、工业园(开发区)发展状况
(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战后第三次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进入高潮,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变迁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为适应高技术产业发展及产业升级的要求,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加工制造业大量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等产业环节进行全球战略调整。
在产业有序更替过程中,各国产业结构之间逐步形成一定的联动效应。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模式,加之我国在劳动力、工业配套能力、国内市场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使我国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最重要的区位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已经接受来自我国香港、台湾、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我国制造业迅速发展。
(二)工业园(开发区)成为我国经济的主力军。开发区由于具备政策优惠、投资环境相对完善等特性,已经成为当地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最为集中的地区。这在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同时,通过外引内联,开发区又成为带动周边城市、企业及整个地区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开放的重要通道。2006年54个国家级开发区以不足全国千分之四的建设用地,共实现GDP10,137亿元,占全国GDP的4.8%;工业总产值达到30,219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7,414亿元,税收总收入达到1,570亿元,占全国税收收入的4.2%。平均每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实现工业增加值约13亿元,工业总产值53亿元,创造2.75亿元税收,吸纳近8,000人就业。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国家级开发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仅占全国同期水平的25%,单位工业取水消耗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9%,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级开发区对所在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突出,地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的比例达到10%~30%,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同时,国内工业园(开发区)存在着许多不利条件,表现在:①各工业园(开发区)在政策优惠上的优势逐渐减弱,单纯依靠政策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下降;②工业园(开发区)是集中利用外资的外向型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取决于外资的引入。这种单一结构导致开发区既缺乏构筑产业资本的主动权,又缺乏实施产业升级的引导权,而外商的引入有很大的随机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③工业园(开发区)的管理在旧有体制中,极大影响管理运营效率;④工业园(开发区)内大多企业生产的产品仍处在价值链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一方面是我国劳动力数量资源禀赋的体现,另一方面说明引进高技术效果不明显。
(三)我国工业园区集群效应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大部分工业园区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空间聚集,但这种集聚多停留在地理上的集中,尚未产生真正意义上的集群效应,这是导致我国大部分工业园区企业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工业园区存在着很多问题。
1、产业链不清晰。我国多数工业园区是通过提供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入园的。这种集中仅仅只是一种地理上的集中,而未产生实质的集群效应。突出表现在工业园区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存在不少重复性建设现象;园区内产业分工协作不明显,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尚未形成与科研机构良好的合作机制;重视招商引资数量、产值、出口总额等数量指标,轻视竞争力的培育和可持续发展。
2、产业关联度低,缺乏协同和交流机制。一是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网络机制尚未形成,各企业之间产品关联度低,企业呈孤立状,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供应配套的企业不多;二是工业园区中多数企业是通过政策优势及劳动力成本优势入园的,有的企业甚至是地方政府直接投资创办的,这种企业的空间聚集不是以其内在机制和产业的关联为基础,所以缺乏强烈的根植性,企业之间缺少交流,尚未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
3、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有待完善。中介服务机构的主要功能是为交易双方提供中介服务,以便降低交易成本,特别是信息成本。它是保证市场经济顺利运作的润滑剂,是产业集群正常运转的基础。而目前工业园区只重视硬件建设,不重视软件方面的服务,认为企业吸引进来之后就不管他们的事了。
二、基于产业集群的工业园――特色工业园将蓬勃发展
(一)特色工业园定义。特色工业园区是指以区域特色经济为基础,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新形势及城市化进程合理集聚的要求,以优势企业为主导,适当集中布局,促进现代产业分工协作的专业化产业区。
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基于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园区内部企业之间的网络联系,特色工业园区与传统工业区的不同在于:1、以产业链效率为核心,配置相关企业进入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产业环境,形成规模效应和产业优势,打造核心产业园区;2、入园企业的产业链配套上有很强的相关性及互补性,在市场上具有较明显的特色优势;3、园区有统一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资源共享的方式;4、园区技术开发、管理中心等统一建设,实行共建共享;5、把支柱产业、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小企业向建制镇、中心镇或城市集聚,推进农村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的进程;6、通过合理布局,加强企业间的协作配合,促进产业分工、产业链的完善。
(二)特色工业园的特点。与八十年代初兴起的开发区有很大区别。特色工业园区是以区域特色经济为基础、以企业优势为主导、促进现代产业分工协作的专业化产区,而高新技术开发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指经国家或当地政府批准,由开发城市兴办,通过特殊政策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的相对独立的经济技术区域。两者的本质差别在于工业园区内部的企业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如生产的关系、市场的关系或社会的关系等。生产者之间有着精细的分工协作机制,集聚企业之间的融合度、信息关系、创新关系也是它的主要特点。而开发区内部的企业普遍缺乏这样一种联系。由企业集群与特色工业园区的分析可以看出,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就是依据地方已有经济特色,培养内生增长型的企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变和升级,从而提升区域竞争力。建设特色工业园区的核心是引导企业社会资本的形成,并帮助企业强化自己的资源筹措能力。
基于产业集群方式发展的特色,工业园区比以非集群方式发展的工业园区有很多优势,比如可以获得外部规模经济,享受产业关联带来的好处,便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创新,等等。(图1)
(三)特色工业园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纯市场组织和纯层级组织之间的“中间性体制组织”,它能够克服层级组织协调成本过高导致的规模不经济和市场交易成本过大导致的市场失灵的风险。特色工业园区是建立在集群基础上的组织形式,园区内部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降低交易成本,达到追求范围经济的目的。工业园区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激活民间投资,促进中小企业技术更新;2、促进产业集聚,有利于特色产业升级;3、推进城市化,实现现代化。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园区具有集聚优势,能够强化区域内部企业和各部门之间的社会网络联系,增加区域社会资本,集聚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和资源;二是园区优化配置资源能力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的作用。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初期是一个极化的过程,它通过集聚作用将大量要素集中到园区中来,利用园区的资源配置和优化能力充分发挥要素的作用。等园区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可通过扩散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建设特色工业园区是产业集聚、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手段,是发挥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区域特色经济的重要途径。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实现产业聚集,便于优化资源配置,集中解决问题,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加快现代工业的发展步伐,进而提高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反过来,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又能够通过增强地方的经济实力、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提高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社会影响力等途径改善特色工业园区的资本拥有情况和社会网络关系,最后通过创新、市场和资源筹措能力三个方面促进特色工业园区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14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