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合作社理论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英文等
中国特色合作社的新模式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合作社的内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合作社,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合作社,尽管进行了一系列讨论,但准确定义一时还非常难,我们完全可以用去粗留精、去伪存真、否定排除、逐渐逼近的方法尝试着进行定义。同社员是行政隶属关系,用行政手段管理社员的不是合作社。合作社是社员管理合作社,实现治理结构的多样性;官办的用行政手段组成的不是合作社。合作社自愿入社,合作对象上具有广泛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不是合作社。合作社不以营利为目的;单纯按股分红的不是合作社。合作社按交易量分红;单一主体或独资的不是合作社。合作社投资主体多元化,即产权主体的多元性;领导人不经民主选举程序的不是合作社。合作社民主协商,以实现组织体系上的包容性;单纯的商业流通组织不是合作社。合作社社员需要什么服务就提供什么服务,体现经营方式的灵活性;同农民是买断关系的龙头企业不是合作社。合作社社员与其是利益平等的关系;不同农民结成社员经济利益共同体的不是真正的合作社。合作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以实现服务对象的社会性。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合作社最基本应坚持的三条。一是坚持合作社的基本原则。民主、平等、互利、自愿。二是体现合作社的本质。产权多元化、管理民主化。三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生存、要发展,除对社员不以营利为目的外,其他经济活动必须提高经济效益。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合作社新模式的基本要求。一是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体现合作社价值和原则。二是坚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本质特征,体现民办民管民主经济。三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体现农民和社员根本利益。四是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社情民意,体现党和政府与农民的密切关系。
(四)在改革实践中的尝试方向。供销社改革的根本方向和目标是成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导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体力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力量。“三种力量”集中体现为流通力和流通规模,通过流通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始终是衡量供销社的最主要的客观指标。从这一点来讲,有流通力,就有供销社;没有流通力,就没有供销社。改革实践中的尝试方向,就要提升现代流通能力,在提升流通能力过程中,一要实现资产多元化;二要实现组织开放化;三要实现内容产业化;四要实现网络现代化。在提升流通能力过程中,各级供销合作社,一是指导行业,二是参与产业,三是办好企业。使各级合作社成为:1、帮助农民获取经济利益的组织载体。2、农民进入国际市场的桥梁。3、农民在国际贸易争端中对等谈判的主体。4、政府对农业和农民支持、补贴的通道。世界在变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社必须以我为主、博采众长、比较鉴别、继承发展、与时俱进、借鉴创新。既坚持合作制的原则,又不墨守成规、脱离实际;既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又不生搬硬套、脱离国情;既发扬合作社的优良传统,又不故步自封、脱离现实;既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造新鲜经验,又不被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束缚、脱离社情。
中国特色合作社的科学持续发展
(一)科学办社。科学,第一是实践性。建设有中国特色合作社重要思想源于伟大的实践,又给实践以科学的理论指导;50年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地证明了合作社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性。自1954年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召开,第二届、第三届社员代表大会相继召开,2005年又召开了第四届社员代表大会,50年是我国合作社对农民凝聚力极大增强、国际影响日益扩大的时期。也是各类合作社中立社时间最长、系统最完整、规模最大、联系农民最广泛的经济组织。许多外国合作社来华访问,就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合作社发展得好,愿意和我们交朋友。第二是可重复性。在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实行,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实行。建设有中国特色合作社解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合作社、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合作社和建设什么样的合作社、怎样建设合作社的根本问题。第三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合作社是市场经济矛盾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发展、日趋完善成为世界各国农民最普遍、最受欢迎的组织方式。第四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以人为本,着重调动社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体现农民主人翁地位、维护农民权益,奉行民主管理,建设有中国特色合作社重要思想的科学性,已为50年的伟大实践所充分证明。
(二)民主办社。尽管各国合作组织具体形式有所不同,但有几个共同点:一是家庭经营基础上的专业合作;二是农民完全自愿参加;三是承认个人产权;四是民有民营,不以营利为目的,把所获得利润按交易量大小返还给农民,这是合作社和其他经济组织所区别的重要标志。建设有中国特色合作社,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农民中一切积极因素,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内容、扩大农民有序参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等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合作社思想。
(三)依法办社。由于我国依法治国,我们必须依法办社。至今没有《合作社法》,没有给合作社明确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规范,因而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无法确定其合法地位和法人资格,难以保障其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合法权益。这方面,全国各地已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成为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健康发展的制约。如许多专业合作社由于缺乏相关政策和应有的体制环境,在农产品交易中无法给人以稳定的预期。一些工商企业宁愿与县乡政府签订合同,也不愿与合作社签订协议,影响了合作经济组织在技术经济交往中的信誉。同时,还出现了许多合作组织无法进行合法登记,或者是在农业、民政、工商等部门多头登记,群众无所适从等情况。特别是在加入WTO,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许多较大规模的合作经济组织,更需要尽快解决其合法地位,任务已十分紧迫。应积极推动合作社尽快立法的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四)持续发展。在国家层面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卫生、教育、环境、道德、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我们除了这些方面,还有个组织定位问题:一是事业,二是经营。事业就要争取政府委托任务,开展协会等中介活动,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经营就要采用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超市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办各类合作社、加工企业等。目前,我们不可能进入政府系列,登记为企业,合作社就必须和企业一样纳税,合作社弱势群体选择了弱势行业得不到财政扶助还要背负企业一样的税收负担,在显失公平的状况下合作社就不可能持续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合作社形成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实践,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必将在党中央领导下发扬光大。
中国特色合作社现阶段工作目标
发展合作经济是当前中国农业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供销合作社下一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是发挥流通业的先导作用,搭建合作经济发展和农产品行业协会两个服务平台,逐步形成企业经营和合作经济组织指导两个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全力推动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经营网络,找到增强供销社竞争力的突破口。流通业作为与消费者沟通的最后一个环节,既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也是事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一件大事。与生产者相比,流通企业对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信息有着更为直接和通透的认识,生产者通过它可以更直接地掌握市场的脉搏,并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来适应消费者需求,进一步拓展市场,进而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随着化肥和棉花两大主营商品的放开,供销社面对着国内各种经济主体和跨国公司的双重竞争,许多地方竞争力下降,阵地逐步丧失。而以遍布县城和乡镇的连锁经营网络,起到农村市场的行业龙头作用,成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新崛起的希望。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经营网络,通过广泛引进现代流通方式,整合改造传统经营网络,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丰富了现代流通方式改造经营网络的具体思路。按照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的要求,以实现流通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施“万村千乡”工程。
一是发展物流配送中心。要以大型流通企业为依托建立配送中心,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向农村市场辐射的能力。加大与社会力量联合改造的力度,提高改造的效率。通过改造与发展,使农村流通组织重新走向组织化、网络化、规模化,提高流通生产力,实现农村商品流通的跨越式发展。通过现代流通网络,不仅把适销对路、价廉物美的工业品及时送到农民手中,而且要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引导农民生产,帮助农民推销农副产品,更好地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市场的对接。
二是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发展,尤其是建立城市社区、农村营销网络。引进现代流通方式改造经营网络,要着眼于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改造发展。要充分利用供销社现有的经营门店、专业合作社、村级综合服务站、庄稼医院等,通过设施改造、网络重组、人员培训,实现现代流通方式的改造,成为现代流通方式向村、镇延伸的捷径。把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与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供销社网络要与助农增收、与供销社的办社宗旨结合起来,把现代流通方式置于合作制中。要充分发挥城乡经济交流、连接千家万户农民与千家万户城镇居民的纽带作用,形成工业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流通的循环圈,实现助农增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连锁组织可以成为连接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龙头企业,成为连接两个“千家万户”的中介组织。
三是支持现代流通方式为主要内容,加快流通业创新步伐,提高流通业现代化水平。通过引进现代流通方式,对孤立、分散的经营服务网点进行重组和布局结构调整,促进按经济区域建社,优化流通资源配置。将社有企业改造成为连锁经营的龙头,调整社有企业的产权和经营结构,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创新流通方式为契机,推动供销社的全面改造。
四是有序推进流通业对外开放,鼓励流通企业实行内外贸一体化经营。鼓励优势流通企业用连锁经营方式完善农村流通网络,采取多种方式开拓农村市场,引导农村消费。继续推动网络整合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发展,围绕支柱产业,构建全国性现代化经营网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与国际合作社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搭建国内与国际合作社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构建具有供销社特色的现代化国内国际双向流通网络。
中国特色合作社的发展趋势
发展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应大力引导和扶助广大劳动群众发展合作经济。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自愿联合的自助组织和自治组织,通过发展合作社,可以有效地促使低收入群众联合起来,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救助,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不利处境,创造共同富裕的生活。这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势在必行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家庭经营这个层次是健全的、稳定的,而家庭经营之上的层次,也就是双层经营中为家庭经营服务的层次是薄弱的、滞后的,致使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难以有效对接。发展合作经济,就是要解决为家庭经营的服务问题,提高农户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水平日益提高,农村合作经济迎来了加速发展的大好时机。
合作社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在发展中影响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有向农、工、商、贸一体化集团经营发展的趋向,并伴以经营企业化、信息化等。市场竞争的加剧,合作社不仅数量日益增多,而且体制不断创新,出现了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合作社之间的联合和合并,实现规模化经营甚至跨国经营的新趋势。一是经营方式连锁化,二是流通业态多元化,三是流通组织联合化,四是经营战略多角化,五是营销方式多样化,六是布局趋向城镇化,七是流通手段现代化,八是商务活动电子化。
随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特色的合作社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一是从零售向批发、生产环节延伸;二是从进入市场、适应市场向主导市场、形成市场发展;三是从单一经济向多元化新型合作经济发展;四是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发展;五是从分散化、小型化向集约化、大型化、集团化经营发展。
(本文为河北省社科联2005年度研究课题“中国特色合作社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研究报告由九部分组成,全文约25000字,这是其中的五至八部分。)
课题组长:马英文
主研人员:王延生 吕艳君 王秋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46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