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文化创意产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万超
从全国范围看,目前有三分之二的省市区都提出要建立文化大省,几乎所有的省都把发展文化产业列为“十一五”规划的重点。文化创意产业更成为人们研究和议论的一个焦点。但是,应该看到,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不少问题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从实践上看,有些做法也不甚科学。这些都影响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成长。一些地方一哄而上的“动漫园区”、“数码园区”、“游戏园区”在开张的热潮消退后,问题渐渐暴露出来:产出效益很低,研发活力不强,有的面临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如果不靠政府在地租、房租、贷款等方面的特殊政策,很难为继。可以说,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症结在于人们没有真正弄清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问题。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根本在于培育和发展具有自生能力的文化创意企业。这样的文化创意企业具有国际或国内知名的文化品牌,拥有一流的文化创意企业家,形成成熟的文化商业化模式,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从而形成比较强的国际或国内竞争力。只有形成了这样一批文化创意企业,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才能算真正发展起来。只有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真正理清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路。
首先,只有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问题出发,才可以真正弄清楚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性质。从“产业“的概念不难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性质,但在人们的讨论和实践中,不少人还是容易把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事业混淆起来。过去,文化产品和服务主要由政府、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提供,一提到文化,人们习惯把它理解为文化事业,再加上很多文化产品具有比较强的政治思想载体的功能,一时间,许多人对文化的商品特性认识还不深刻。其实,在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数量增大、质量要求提高以及选择性、多样性增强的形势下,单纯的文化事业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必将带动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这种产业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领域。因此,必须勇于突破旧有观念,树立起文化商品、发展文化产业的强烈意识。除了一部分公益性文化事业采用非市场方式,主要追求社会效益,大多数文化产品和服务将以产业的方式来发展运作,这些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消费为主要目的,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标准。明白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性质,一方面可以真正树立起市场意识,大张旗鼓的推动企业参与文化产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可以划清它与文化事业的界限,有些文化领域是不能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做成产业,这些部分只能由政府或公共组织承担(当然这种选择和区分主要是企业的事,企业不做的政府就要做)。
其次,只有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问题出发,才能明确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真正发挥其能动作用。企业是市场的微观主体,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企业家是企业的代表、核心与灵魂,企业的主体作用主要通过企业家来实现。看起来很好的创意,具有再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如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不能转化为市场产品,从产业的角度讲,都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而不断发现、创造和满足市场需求正是企业家的使命和任务。在谈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时,人们经常要讲有什么有利条件,有优势固然是好的,但不是决定因素,关键是要有发挥优势的人,最重要的是文化创意企业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和企业家的市场开拓能力、创新能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成败关键就在于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的好坏,在于企业家的眼光和素质。
最后,只有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问题出发,才能明确政府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功能和角色。政府必须明白,企业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政府的作用必须围绕培育文化创意企业展开。由于文化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尤其在中国,市场需求很大程度上还是潜在的,有待大力开发。同时,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基础薄弱,成熟度不够,产业回报率不稳定,这就要求政府对文化产业这种幼稚产业予以扶持。同时,政府也要明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必须把握好度,扶持不是包办,不是插手越多越好,不是给钱越多越好,扶持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企业学会自立,学会生存,形成自生能力,否则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除了扶持,政府还要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秩序良好的环境。要放宽政策和限制,大力鼓励各种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只有更多的人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才能形成适度的竞争环境,使优秀企业脱颖而出,促进它们形成核心竞争力。政府还要为文化企业发展提供宽松的环境,尽量减少各种阻碍,形成允许失败,允许试验的创业环境。其实,企业生生灭灭是正常的规律,尤其对新兴产业,更是如此。能有少数文化创意企业脱颖而出,发展壮大,就是成功。对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政府不要急于求成,要有比较长期的规划,一个产业的成长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政府有选择地建立一些园区或基地,搭建一些平台有时是必要的,但不要认为这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根本之途,不要奢望这样做就可以很快形成蓬勃发展的产业。以这样的心态和认识去培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北京市委宣传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193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