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德华

  摘要: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我国教育面临的选择,深入领会创新教育的内涵,教师应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方法和措施等。本文就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重视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创新能力 改革课程教学 创新教学 创新精神
  
  新世纪的人才不仅需要有全面系统的知识,更需要具备创新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知识经济的挑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推动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巨大动力。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但是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本,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教育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孵化器”。在课堂教育教学中,我们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谈点粗浅看法。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改进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知识性与创新性并重
  知识是形成创新的前提,没有知识的积累,就不可能提出新问题,不可能形成新的概念和思想。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只有拥有较宽的知识面,才有可能应用它们进行创造性思维。但知识与创新并不是等同的,传统的教学,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甚至是灌输,不够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更少考虑培养学生的创新的愿望和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首先转变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情感
  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严重束缚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的开放性,即要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因材施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可采用启发、发现、讨论、探索或以上各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创新意识即为创造的愿望与激情,没有愿望就没有激情,即使有创新的机会,也会失之交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对知识的强烈渴望这样的一种激情,形成以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在这种创新意识和情感的引起下,学生就会去主动的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消化知识,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并进一步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种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之一。正在学习的学生,其知识是有限的,要求他们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不太符合现实。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同学即将学习的内容,也就是人类已发现掌握而同学还不了解的规律、规则、方法和操作方式等,以一种引导、启发式的问题提出来,要求学生相对独立地探索和发现,而不是简单地从教师和书本那里接受现成的知识和问题的解答。在课堂尚一贯受到这种训练的学生,今后更以批判地接受已有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从事物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改革教学过程,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
  一是要把科研引入教学过程,走教学与科研相互结合,促进培养人才的道路。一个单纯搞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是难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创新人才来的。二是课堂应进行思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考试应着重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评分不仅要评智力活动的结果,更要重视评价学生智力活动的差异;要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与考核。三是在教学过程要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师生互补关系。这种民主氛围不仅体现在师生关心方面,而且还应体现在学生自由发展等多方面。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中,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易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课堂上倡导一种合作、社会一体的作风,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
  五、重视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应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带动、感染学生。教师的创新意识、思维及能力等,不仅可以在所教的知识体系结构上体现出来,还可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当教师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地引导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时候,当教师在丰富、补充课程知识体系完善性、先进性的时候,当教师以最高效率组织每一课堂,当教师以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介绍不同的内容的时候等等,无处不体现出教师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性较强的教师会主动在其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以良好的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出教出创新能力的学生。
  六、正确处理好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关系,实现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
  这里所谈的教材,仅指教科书或讲义,它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构成部分,但并非全部。无论是教科书还是讲义,都有其自身缺陷性。作为课程知识结构具体体现的教材,它应该是一本好的参考书,在知识迅猛发展的今天,更应如此。教师在以教材为主线索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程知识的同时,决不能忽视课程知识体系的最新成果,关注正在研究的方向以及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甚至相关学科知识的发展对本知识体系的积极促进作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我们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出时代性和新颖性,丰富教学内容。
  实现在课堂上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解决长期存在的班级集体化教学与个别化、个性化及因材施教的矛盾,其关键是按创新教育的思想和原则改革教材。以问题情境、自由讨论、课程操作等为主,教师非照本宣科而是组织、引导、控制和答疑。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要创分利用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为此,教师应首先深刻认识领会创新教育指导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结合课堂教学的规律特点,使课程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此外,实践性教学,管理制度,校风及社会环境机制、投入等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1999(8);
  [2]杨淑萍,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vol.19,No.7,1999(7).
  作者简介:
  刘德华,男,1972年生,江西新余人,现为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电子商务学院院长,副教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46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