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下港口物流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本文根据当代经济发展形势要求,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港口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并结合“高校、产业、政府三方应相互协调,共同推动港口物流专业化知识的生产、转化、应用、产业化以及升级”的理念,提出基于协同创新的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并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为现代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协同创新;港口物流;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3月25日
当代产业转型升级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支撑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高技能型人才。但高职院校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本身存在诸多问题,职业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构建协同创新的高职人才培养体系,是为了弥补现有高职院校现行教育体系中存在的创新能力薄弱、实践能力不强等方面的诸多不足。构建协同创新的港口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地解决了港口物流专业毕业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与本行业实际工作脱节的问题。
一、协同创新理论相关概念
(一)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国内外对人才培养,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的重视,体现在对人类创造力培养的重视。2008年英国学者Etzkoeita在《三重螺旋模型:高校-产业-政府的协同创新》一书中指出:“在知识经济背景下,高校、产业、政府三方应相互协调,共同推动知识的生产、转化、应用、产业化以及升级,促进系统在三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提升。实现三方发挥各自独特优势的同时加强互补资源的整合和整体多重互动,是实现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重要条件。”较为系统完善地指出了协同创新的应用机制。而我国诸多学者也对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二)职业能力理论。职业能力理论是一种基于职业发展和能力本位教育理论(CBE)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职业能力理论强调以先进的科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为主导,以实践者的专业价值观为出发点,采用科学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提高和发展个人职业综合能力,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各行各业优质人才的需求。职业能力理论是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理论,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
港口物流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不论是中职、高职、本科还是研究生,其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均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综合能力,才能符合港口物流业的岗位要求。因此,港口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需要高校、产业、政府三方相互协调,共同推动港口物流专业化知识的生产、转化、应用、产业化以及升级。
二、港口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港口物流人才需求现状。中国的物流市场日益扩大,但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仍处于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大量优质的物流人才。特别是随着WTO开放物流领域的开放,一些跨国公司先后在中国设立了采购中心,对中国的港口物流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1、港口物流人才的总体需求。港口物流人才的市场需求,从工作内容来看,它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企业涉港物流人才;二是港口物流企业人才;三是港口物流规划咨询人才;四是港口物流研究人才。第一类人才主要是指港口物流管理人才和港口物流工程人才,包括港口物流各职能部门的实践操作人员。第二类人才主要是对第三方物流营销人才的需求,可以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开展港口物流企业的港口物流服务营销。第三类、第四类人才的需求,是要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港口物流技术创新能力和广博知识的综合型人才。
2、不同行业对港口物流人才的需求
(1)运输调度业。在调查中涉及9个与运输相关的职位中,包括运输经理、物流协调员和物流调度员,90%以上的运输调度类工作几乎都是男性,大部分要求学历在大专以上、熟悉物流行业的经营和运输管理模式,要求从业者拥有5年以上的运输经验,有半数以上的岗位要求员工对运输和分销有深入的了解。
(2)仓储业。在调查中,有17个仓库相关职位,包括物流仓管员、助理、集装箱办理、物流专员(仓储)等。这些职位虽然进入门槛比较低,但在近几年发展趋势中来看,越來越多的仓储类岗位需要从事人员具备仓库选址、仓储原则、库存控制、运输线路优化原则以及订单处理等专业理论知识。
(3)采购与供应链类。在调查中,有7个与采购与供应链类相关职位,包括供应链业务员、采购物流储备人员等。这种类别的物流岗位属于企业物流的范畴,制造类企业的岗位要求从事人员对采购流程和供应链的运作过程有所了解。采购类、供应链类的工作对外交涉很多,因此企业重视该类职位的沟通及应变能力,对外语能力的要求也不低。
(4)国际物流业。在调查中,有9个与国际物流相关的职位,包括国际物流规划经理、国际货运经理、物流运营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所有这些职位都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相关的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知识或报关报检经验,能熟练操作电脑办公软件,并具备一定的英语沟通能力。
(5)其他物流服务业。例如,物流系统类,代表的职位有物流培训师、供应链企划专员、ERP实施顾问等。这类的工作内容和高级的物流策划之间有很大的关联性,可以说,成为一个优秀的物流策划师,就要踏踏实实地从了解物流系统类的工作开始。
(二)港口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港口物流人才市场的供应方主要是为提供物流相关专业教育的高等院校和组织物流人才教育培训的组织。在中国培养物流人才有三种主要方式,包括正规学院的学位教育、物流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相关的资格认证体系。
1、正规学位教育。截至2018年,中国约有426所高校拥有物流专业,其中有353所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72所开设了物流工程专业,1所开设了采购管理专业。中国物流大学联盟于2016年12月成立,包括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材料学院、云南财经大学等30多个。该联盟将为中国高校的物流人才搭建一个协同创新的互动平台,连接学校与企业,共同创建物流人才培养基地,协调物流人才输出院校与各类物流人才需求企业的深度合作,为我国培养大量高级物流以及相关专业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 2、物流职业教育培训。中国的行业协会每年都会有针对性定期组织开放性的短期物流培训。此外,各个公司也不定期组织自己的内部员工进行培训。弥补了企业内物流人才再发展再培育的短板。
3、相关资格认证体系。目前,我国物流资格认证体系有4个,分别为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国际物流职业资质认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职业经理认证、中国商业技师协会市场营销专业委员会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其中,后勤人员的国家职业标准分为三个层次:助理后勤人员、后勤人员和高级后勤人员。
截至2018年,中国有超过426所高校拥有物流专业,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物流专业人才被列为国内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达60余万,并且每年以1~2万的速度递增,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和物流人才的严重短缺相矛盾。
(三)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瓶颈
1、师资薄弱,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由于我国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时间较晚,培养的物流人才数量较少,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管理教学需要。这必将导致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短缺,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到目前为止,舟山宁波地区共有13所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严重短缺,据统计,宁波大学有海洋学院25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15人,宁波科技大学23人,宁波诺丁汉大学14人,宁波理工学院15人,浙江万里学院17人,宁波大红鹰学院12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11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10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8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海洋大学13人,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7人,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9人。正是由于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短缺,除了在各高校建立物流管理专业外,为了满足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需要,一些高校还与企业协作,让企业内的物流专家来进行教学工作,但这些教师基本上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缺乏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因此,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的短缺,严重影响了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针对性不强。有些院校存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专业课程设置随意,存在因师设岗的情况。目前,学校的教授主要集中在理论知识的转移,与港口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这导致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应用于实践。舟山宁波地区共有13所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院校,每年可向社会输送3,000多名左右的物流人才。大多适合一些传统的物流业,如仓储业、运输业、包装业等,而从2017~2018年舟山宁波人才紧缺指数看,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大宗商品交易等仍属于舟山宁波紧缺人才红色预警的岗位,这些院校所输送的人才无法满足临港现代物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3、实践教学严重不足,学生操作技能亟待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是提高学生自身职业素养的关键。而目前各个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军事训练、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工学结合、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参与物流设计竞赛等。为加强港口物流管理实践教学,舟山宁波高校进行了一些改革和试验。但由于实验场地、师资能力、实验经费等问题,一些实训也主要在课堂上完成,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学生缺乏热情。现阶段各院校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大多数高校实行封闭式教学,注重理论教学,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主要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满堂灌”情况普遍存在,缺乏对学生实践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种传统的培训模式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的热情低下,无法真正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目前港口物流人才培养的现实状况,应着力解决机构配置、方案规划、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建设以及实践平台搭建等方面,解决好这些制约培养效率提升的问题,以保证我国的物流人才培养不论在数量、质量还是培养效能等方面均可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基于协同创新理念构建立体化港口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于协同創新的港口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1、协同创新下港口物流人才培养的宗旨。协同创新教育的目的是“以为区域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以培养应用型港口物流人才为目标,满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的各种合作活动,通过互补资源和优势共享,充分发挥高校、政府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和潜能,促进共同发展。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技能应用型管理人才。
2、协同创新下港口物流人才培养功能定位。协同创新下的港口物流人才培养功能定位是主动适应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主体功能区定位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训,专业和产业对接促进,课程内容和专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和终身大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增强对港航经济增长的辐射力和贡献率,从而为自身资源扩展、基地建设、学生就业赢得更大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3、学校、政府、企业共同制定港口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协同创新港口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应由学校、企业、政府来共同制定完成。学校、企业、政府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办学的理念转变,办学理念由管理到经营;技能训练由实训到实践;办学模式由合作到整体。首先,将学校视为一个特殊“企业”精心经营,学生具备学生、员工双重身份;其次,学生通过培训中心的模拟培训后,将进入实践,积累实际的生产工作经验,将学校的技能培训从模拟水平提高到实际水平;最后,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最终实现教育教学从虚拟到模拟到实际的零转换。学校、企业和政府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实现了学生培训的三个变化。训练水平由技能到技术的转变;训练方法由模拟到真实的转变;训练角色由学生到员工的转变。 (二)合作创新教学体系构建。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培养目标能够得以实现的基础。在传统教学中,旧的教学内容和单一的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课程结构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应由学校、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地方院校是教育具体的实施者、组织者。根据行业的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学校合理设置课程,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培训模式。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过程,增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企业是校企政协同创新合作模式里的一个关键主体,它以多种途径参与技能人才培养,包括提供校外实训基地,共建校内专业实验室,选派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课程开发、教材编写,为课堂教学提供案例,实现教学内容更新与企业技术进步对接。将公司介绍到校园,并通过“校中厂”将工程师引入课堂;通过“厂中校”,使老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现场。企业为学校提供各种技术技能、设施设备等人力和物力支持,提高了学生基本素质,提升了学生社会专业技能能力。
(三)协同创新下的理论课程体系构建
1、专业课程设置。通过学校、政府、企业协同创新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加快形成服务需求、开放融合、有机衔接、多元交叉,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系统培养初级、中级和高级技术技能人才。那么,港口物流专业应建立宽平台、多方向“山”字形的专业课程体系。采用不同的形式,对研究区域经济港口物流业的特点、港口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等进行调研,整合港口物流专业资格标准,职业导向来设置课程,整合课程内容,构建一个与港口物流专业岗位紧密结合的“山”式课程体系。确保专业综合能力培育,强调职业技能训练,突出职业技能培育,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和可迁移发展的能力。
2、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建议各个院校港口物流专业实施“1-3-1-1”的多学期、分段实施的实践教学组织模式。具体实施方法为:“1”是指第1学期,实行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港口物流工作岗位与工作流程的认知实训;“3”指第2、3、4学期进行例如仓储、配送、运输等项目模拟实训,强化学生操作能力;第二个“1”是指第五学期的物流企业组织,信息管理等内外部培训,通过模拟完成专业岗位的综合任务,加强学生管理能力;最后一个“1”是指在第六学期与兼职教师一起进行校外实习后课程的教学。
(四)学校、企业、政府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首先政府牵头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建立由政府、行业企业和院校共同参与的各级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本地区、本行业以及院校的合作培养人才工作。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统筹当地的高等职业教育和企业资源,确定培养方向和目标,指导、协调校企合作的有序开展。其次,政府主管部门为高职院校搭建平台、提供信息,将有实力、有诚信和发展潜力并且有合作意愿的企业介绍给行业委员会,鼓励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培养技能人才。采用以企业为主体,学校辅助建立专业实训基地的“引企入校”模式。由于“引企入校”模式使校企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因而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便成为校企双方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同时,这一模式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加快了学生心理的转化。
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探寻与政府、学校、企业协同构建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与国际接轨的、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港口物流人才,逐步形成具有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及体系,以促进港口物流及经济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阎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颜宏亮.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背景下舟山物流金融人才培养探讨[J].中国水运,2016(7).
[3]刘晓.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華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9).
[4]孟艳玲,牛阮霞.企业物流人才需求分析及人才培养策略[J].物流技术,2015(4).
[5]Etzkoeita.University industry-government innovation in action,2008.
[6]王嗣承.发展绿色物流对我国经济效益提升的研究[J].互联网论文库,2016.
[7]潘益兴.基于能力本位的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5).
[8]刘志军,戴宝江,周开俊.基于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南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14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