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新时代我国工科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与创新型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急需实现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借鉴美国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工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将协同创新体系各要素贯穿于工科研究生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究高校工科研究生培养机制建设,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科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内涵发展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但对照新时代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现行的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急需创新。协同创新中心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个组织以共同的创新项目为纽带,通过整合各自相关优势资源,建立人才、资源、知识和技术共享机制,为实现创新目标而构建的创新平台。在工科研究生培养中运用协同创新机制能够快速实现培养模式变革。
1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当前,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大规模扩招,受经济和社会发展功利化趋势的影响,生源质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导师和学生多是一路从学科教育体制中走过来,大多对产业发展、企业创新和社会真实需求不熟悉。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地方高校的工科研究生教育还存在着课程教育理论化、研究方向实验化、研究成果论文化。这种由高校作用独立主体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普遍缺乏原创精神和应用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与创新型社会需求脱节。
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陆续推出“863”计划、“973”计划等一系列国家的科技专项计划。2012年实施的“2011计划”是专项鼓励高校与产业协同创新的一个具体计划,这标志着我国在科学研究协同创新意识和行动方面开启了新的篇章。然而这项协同创新发展计划的着眼点主要在于科技研究方面,对人才培养的关注较少。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基本上是靠政府拨款和学费收入来维持运转,企业主要是通过对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获得收益。资源配置获取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两者运行模式和价值观的不同,高校所提供的产品更具有一般性,而企业要生存就需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企业在产品研发和生产第一线,与市场关系密切,紧紧掌握着市场需求。由于企业参与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机制不健全,存在一定的壁垒,企业并没有真正走进高校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在不同体系下相对独立运行的高校和企业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何发挥两者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各自作用,需要完善的协同创新机制。
2美国高校协同创新体系对人才培养的启示
为应对世界科技竞争,提高核心竞争力、塑造科学技术领域的全球主导地位,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实施了科学技术中心(STC)计划。STC将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工业企业资源整合起来,共同促进科研、教育和优势资源的协同,极大程度地促进知识在三个组织者之间的有效转移,实现科研成果快速转化。STC十分注重研究生人才培养,鼓励科学研究主动融入到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培养出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与工程师。美国硅谷建立的产学研“联合创新网络”以及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科技园在这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在研究型人才培养中也树立了典范。
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依据组建方式可划分为6种,即大学科技园模式,企业孵化器模式,合作研究中心模式,契约合作研究模式,咨询协议模式和技术入股合作模式。其中,美国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普遍采用契约合作研究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各参与主体以签订契约的形式共担风险、分享利益。这种模式既可以使大学获得企业的资金支持和市场信息,又能保持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较高的独立自主性,深受大学喜爱。
对美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研究表明,协同创新是大学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有效途径。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化工程,要求高校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加强不同学科、不同高校和企业间的互动交流,为研究生开展面向市场需求的应用研究提供广阔空间。只有在协同创新机制下,实现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有效融合,才能真正建立起多层次、立体式的创新型工科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
3协同创新机制下工科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针对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将协同创新机制应用到工科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形成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院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协同体系,见图1。
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是“校+校”和“校+院(研究院)”,合作方具有共同的科研目标,能够建立以“科研项目”为中心的稳定合作关系,进而带动人才的联合培养,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发展“校+企”合作,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研究生工作站”等合作平台。在为企业解决问题时,在“校+校”和“校+院”合作者间寻求帮助。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始终面向终端需求,让研究生成为科研创新活动的主体,通过引进吸收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构建研究生、导师、方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和人才培养合作体卓越研究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将上述协同创新体系运作机制贯穿于工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需要在研究生招生环节改变单一考试,增加复试环节的比重,将工科基础科学素养与专业创新应用能力作为两个重要维度来考核。在培养目标确定,培养内容设置,实施平台搭建,保障措施制订和评价机制建立中,充分利用“政+企”“校+企”协同培养机制,形成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实施的科学链条,见图2。
3.1确定清晰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过程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它决定着工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在确定培养目标过程中,学校要进行深入调研,采取调查问卷和专家咨询会的形式,将行业产业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最新需求充分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中,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形成人才培养方案专家小组,吸收企业专业人士为培养目标把脉。
3.2设置合理的培养内容
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课程设计和开发需要根据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特色。在课程结构设置方面,采取模块化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特色应用训练”方式,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原则。专业基础课应着重于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专业选修课程设置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来選择;特色应用训练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走进企业,结合企业面临的技术问题选题,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学制设置方面,采用“1+1+1”模式,即1年的基础课程学习、1年的学术论文写作和1年的企业联合培养,通过与企业的协同培养,达到“1+1+1>3”的目的。 3.3构建立体的实施平台
依托协同创新中心,与校外多家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研究生提供跨学科学习与实践机会。吸纳企业专业工程师进入导师组,形成专业导师团队,为研究生配备“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双导师。企业导师可以为研究生带来企业技术需求,为研究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信息。双导师共同参与研究生指导,全程参与研究生工程设计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等环节。真正实现高校、企业和科研单位的深度融合,建立研究生培养的良性互动机制。
3.4完善协同保障措施
协同体系中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这四大主体都要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使其成为联系协同创新各主体单位之间的纽带。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应在协同创新中主动作为,以积极开放的姿态主动对接协同的各个主体,促进协同各方的有效衔接。政府着眼于国家基础学科和顶尖技术创新制定科技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引导、激励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结合产业发展特点,深入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企业着眼于发展需要,积极建立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机制,不仅是单纯的购买技术或专利,而是站在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面向行业发展方向,积极融入高校协同创新体系,主动向高校及科研院所借力,开放企业资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尽到社会责任。
3.5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己基本建成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立体评估监控体系,但是这种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导的评价体系,从评价指标的设定到评价过程的实施主要是以学科、学术评价为中心,企业参与度不高,还不能客观反映人才培养质量在社会需求中的真实情况。企业和社会是工科研究生创新创业人才的最终接收者和利益相关者,因此引入企业和社会对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至关重要。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效果评价考核要改变传统的以高校教授研究生课程的专业教师和研究生科研导师为主的单一状态,形成高校、用人单位、教育主管部门、专业评估机构等协同互动的人才教育质量评价反馈机制。高校根据各方面的评价反馈及时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等方面做出调整,以更快地适应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
新时代我国推动科技创新需要协同创新思维和行动,将协同创新机制运用到工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提高人才教育质量,拓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视野。通過政产学研协同合作,为社会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能够适应企业环境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712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