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水泥行业信贷风险情况的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温庭海 白 杨

  摘要:文章以铜川市为例,分析在国家宏观调控、信贷收缩的条件下水泥行业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水泥行业;信贷收缩;风险
  
  铜川蕴藏着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储量居全省第一,且矿石品位高、质量稳定,发展建材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水泥逐步成为铜川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受多方面的影响,铜川市水泥产业的竞争能力逐渐减弱,金融机构对其的信贷支持也发生了一些退缩,制约了水泥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如何提升水泥企业的竞争能力是铜川水泥行业面临的问题,也是金融支持水泥行业发展的方向。最近,我们对铜川市水泥行业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对其信贷情况进行了分析。
  
  一、铜川水泥工业现状
  
  铜川现有水泥生产企业21户,其中省属企业2户,市属企业6户,区县属及以下企业13户。除秦岭水泥(集团)公司国有控股外,其余企业的生产线均为民营或租赁经营。现有旋窑18台、立窑12台。2007年生产水泥695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3.67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19.38%。
  
  二、铜川水泥企业贷款情况
  
  作为铜川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各金融机构向其提供了积极支持,投放了大量贷款。根据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统计(说明:由于其统计只能细分到“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水泥制造业归属于其中,而铜川市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贷款基本投放到水泥制造业上,所以之后的水泥企业贷款数据完全取自于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贷款数据),截至2007年6月底,水泥企业贷款余额为5.78亿元,占全市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19.34%;水泥企业不良贷款余额为1.55亿元,占全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的33.26%。各国有商业银行具体情况见表1。
  
  三、铜川市水泥企业风险分析
  
  铜川市作为陕西省最重要的水泥建材生产基地,曾有着辉煌的历史,也具有优越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福建、河北等新兴水泥生产基地的兴起,铜川水泥生产企业受到严重挑战,其发展和经营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
  
  (一)政策风险
  近几年伴随着经济规模不断增长,我国基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作为高耗能、高污染的水泥生产企业成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自2003年以来,中央多次出台对水泥的调控政策,对铜川市水泥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一,各商业银行对水泥生产企业的贷款审批更为严格,授信额度逐步缩小。如工商银行铜川分行对水泥采取只出不进,贷款只减不增的策略。2006年度对全市最大水泥企业――秦岭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贷款净收回3000余万元,使企业流动资金愈发紧张,生产不能正常进行,这也是秦岭公司亏损的原因之一。第二,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关闭全市小型水泥企业落后的生产工艺。近年来,市水泥厂、兰州军区水泥厂、新川水泥厂等年产30万吨以下立窑、中空窑全部关闭。在改善铜川市生态环境的同时,铜川水泥产能有所降低。第三,国家对基建投资规模的扩大和压缩,对水泥行业的发展和水泥生产将产生在直接的影响,尤其是铜川周边地区的基建投资状况,对铜川市的水泥生产、销售影响较大。因此政策性不确定因素是决定对铜川水泥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二)市场风险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耀县水泥厂曾是全国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其产值、利润在亚洲屈指可数,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体制被市场经济所取代。铜川市原有的众多水泥生产企业由于生产工艺落后、规模小、耗能高、污染重,其竞争力不断下降,市场逐渐萎缩。日前,除秦岭、声威外,其他中小企业已无立足之地。同时,在铜川水泥的市场半径内,国内各大水泥生产企业陆续建立了各自的分公司,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如冀东水泥海得堡公司在扶风和泾阳分别投资建设年产350万吨熟料生产线和450万吨水泥生产线,声威水泥在泾阳投资6亿元建设年产500万吨水泥生产线,这些企业对铜川市水泥生产销售产生较大影响,使铜川水泥在关中地区的市场份额呈下降状态,水泥生产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市场压力,生存空间被逐步压缩。
  (三)经营风险
  铜川水泥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目前面临的困难主要是生产生本的上升。第一,全国性的油、电、煤等价格不断上涨,铜川也不能幸免,近几年,煤炭价格大幅上涨,铜川矿务局统配煤价格2006-2007年间由220元/吨上涨到295元/吨,水泥企业用煤价格基本在400元/吨左右。同时,运输费用,电力费用也大幅增加,随着企业职工工资的逐步提高,企业管理费用也随之增加,使水泥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对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国内通胀压力的加大,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煤、电、油、运及人工费用的上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水泥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将常产生不可预见的影响。第二,资金供应方面的风险,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企业既面临银行对水泥企业贷款增速的放缓甚至贷款额的减少,还面临央行利率调整所带来的银行贷款利息支出的不断增大。自2006年进入加息通道后,央行已连续8次提高基准利率。企业经营中,今后仍将面临因利率提高而增加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可能。第三,控股股东的变动,将使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更,企业重组过程中,难免对原有的经营产生影响,如秦岭水泥重组过程中,华伦公司成功入主成为控股股东,其对秦岭公司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影响尚待观察,能否使秦岭水泥走出困境、重振雄风,尚有待时间的检验。
  以上3方面的风险必然会带来较大的信贷风险,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统计数据也显示铜川市4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水泥企业贷款所占比重较大,而所产生的不良贷款占比也非同寻常。随着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执行,铜川市各国有商业银行下一步对水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也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四、对铜川市水泥企业发展的建议
  
  铜川水泥制造工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陕西主要的水泥生产基地,是铜川市的支柱产业。在拥有资源丰富、运输方便、生产基础坚实优势的条件下,如何改善铜川市水泥企业现状,提高银行对其信贷支持的积极性,将是一个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组建水泥集团,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重组、整合,我国水泥行业已经正在逐步告别“全国一盘散沙、生产技术落后”的局面,大的水泥区域市场格局初露端倪。以浙江、江西、山东等地区来看,形成了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中联水泥等几家大企业共同占据主要地位的局面。而北京地区金隅并购太行水泥,直接影响到环渤海地区的水泥产业格局。陕西目前仍处于市场相对分散的状态,而铜川作为陕西省最重要的水泥建材生产基地,经过多年发展,水泥工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但产量低、经济效益不明显、工艺技术和设备比较落后,污染较严重,各水泥企业之间缺乏沟通联系,各自为战,各跑市场,一旦出现市场滞销就盲目竞争。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进行统筹安排,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资源有效、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大型骨干企业为核心,组建水泥企业集团,建设水泥工业园区,运用国家产业政策、法规、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对铜川水泥行业的综合整治力度,搞好调整和管理,统一核算,杜绝能耗,降低成本,形成合力,构筑牢固的水泥航母,增强市场竞争和抗御风险能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二)加快结构调整,提升水泥产品档次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03号)精神,遵照“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保护环境”的原则,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重点建设日产4000吨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熟料基地项目,尽快淘汰现有立窑及其他落后工艺水泥生产线,严禁新建和扩建机立窑、干法中空窑、立波尔窑、湿法窑水泥项目,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通过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装备水平,改进生产工艺,全面提升水泥产品档次,进一步开发多用途的水泥品种,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提高白水泥、道路水泥、油井水泥、大坝水泥等特种水泥的比重,努力扩大市场销路和占有率,重树铜川作为陕西水泥生产基地的新形象。
  (三)实施人才战略,为铜川水泥工业的大发展奠定基础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铜川水泥工业培养造就了一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但随着政策、形势和市场的变化,已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应加快实施人才战略步伐,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3个环节,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培养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优秀人才,并通过建立创新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水泥工业的蓬勃健康发展。
  (四)突出支持重点,加大投资导向力度
  一方面,政府在给予相应政策倾斜的同时,也应引导增加相应的资金投入力度,在控制产能过剩和环保治理的同时,确保铜川市水泥行业优势企业技术改造、行业整合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人民银行应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依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加强宏观调控,正确引导投资方向。
  (五)加大信贷资金投入,积极支持水泥企业做大规模,树立品牌意识,提升水泥企业的竞争力
  首先,各金融机构在增强风险意识,强化信贷审核的同时,对铜川的水泥企业应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既要坚决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又要突出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其次,各金融机构应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要求,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企业或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国家明令禁止的属淘汰的工艺落后的生产线停止发放新贷款,逐步收回原有的旧贷款。再次,各金融机构授信在总量上控制授信额度的同时,要针对不同的水泥企业调整授信结构,加大对具备区域竞争优势的重点水泥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授信规模并延长授信期限。如对秦岭水泥股份公司、声威建材有限公司应加大信贷资金投入,突出其行业龙头的地位,以此带动整个铜川水泥产业的发展。在抑制水泥行业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同时,用增量盘活存量,运用信贷杠杆推动项目带动、工业强市战略的顺利实施,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银行和企业双赢。
  
  参考文献:
  1、邓翔,李建平.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分析[J].管理世界,2004(11).
  2、张东日.企业规模经济及界定[J].技术经济,2005(4).
  3、吕桂新.水泥工业运行和发展形势――2007年回顾与2008年展望[R].中国水泥,2008(5).
  (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298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