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工荒发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国兰 殷婷婷
摘要:近几年,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中国却频频出现民工短缺,虽然很多企业大幅度提高了工资待遇,但是持续不断的民工荒并没有得到多大缓解,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和谐。文章从农民工薪酬低、缺乏权益保障、在城市就业遭遇一系列歧视和农民工技能低三个方面阐述了民工荒产生的原因,最后从政府、企业与农民工三个方面,针对民工荒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民工;民工荒;权益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农业劳动力比重近一半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于是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非农产业中,同时城市出现的大量城市下岗失业人员也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囤积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是2004年福建、珠江三角洲等许多地方的企业招不到民工,持续不断的“民工荒”打乱了企业的生产计划,导致企业取消原来的订单和部分机器处于停产阶段。许多企业为了招民工亲自到车站给来往的人群发传单或者给开具较高的薪酬。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一般的技术工人月薪1400元至1500元,普通工人为1100元到1200元。尽管如此,珠三角的民工荒也没有得到实质上的缓解,反而使由东南沿海爆发的民工荒波及到全国并愈演愈烈。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我国农民工总量是二亿二千九百七十八万,其中外出农民工总量是一亿四千五百三十三万,在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大于需求的矛盾并未从根本上转变的情况下,如果在特定周期出现用工短缺不足为奇,但是在我国出现这样的现象就令人不得不深思。
二、农民工与民工荒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农民工是指户籍身份是农民,在本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的人员。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既包括在县域内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也包括跨地区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狭义的农民工仅指跨地区的离土又离乡的务工人员。本文所指的农民工主要是狭义的农民工。
民工荒是农民工劳动力出现短缺,即城市需求的农民工劳动力普遍多于农民工愿意和能够提供的劳动力。2004年9月16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中正式出现了“民工荒”一词,民工荒成为媒体、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央及当地政府相继出台了最低工资标准劳动法保障农民工权益,“民工荒”的发生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进城务工农民深层生存状态及权益保障的关注。“民工荒”所指的农民工短缺现象不仅包括“普工荒”,也包括“技工荒”。
三、民工荒产生的原因
(一)农民工薪酬低,缺乏权益保障
农民工的薪酬普遍比较低,尽管由于民工荒的发生,农民工的工资有了很大提高,平均涨幅10%,但因农民工大量的聚集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少数大城市,这些城市恰恰是我国所有城市中消费最高、生活压力最大的城市,所以农民工的工资的涨幅甚至跟不上物价的涨幅。另外,加之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行,如粮价上涨、农业税取消和种粮补贴等,使得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潜在的可能性。农民工开始衡量进城务工和务农的收益,权衡的结果是农民工重新回到农村,这样企业在继续民工的时候就出现了民工荒。新一代的农民工面对繁重、低技术含量、待遇苛刻的职位,他们更会选择退出。
在城市社会中,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而且还经常收到侵害,最为普遍的现象就是拖欠工资,很多用人单位不按国家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合同,一旦发生劳动纠纷协调起来很困难。而且有时恶劣的工作环境会对农民工的健康产生巨大隐患,甚至连生命安全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农民工遭遇在城市就业的一系列歧视
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遭遇的歧视主要包括就业机会、就业待遇、就业保障、子女上学的歧视。在就业机会上的歧视主要表现在他们想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就业必须自己亲自搜寻相关的就业信息,而城市就业人口往往有当地政府提供的免费就业信息。另外农民工进入当地的劳动力市场就业还需办理务工证、计划生育证、流动人口暂住证、缴纳治安管理费、卫生费等;在就业待遇上的歧视主要表现在农民工通常从事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待遇差、福利低劣的工作,而城市就业人员从事收入高、劳动环境好、待遇好、福利优越的工作;就业保障的歧视主要是指农民工普遍参保率很低,社会保障缺乏。参保率低,除了对保险和社会保障的认识不足外,还存在用工企业不愿支付保险费用;子女就学的歧视主要是指城市公办中小学很少有接收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一些收费低、专门招收流动儿童的民办学校应运而生,但是这些学校经常被强行关闭或者因资金不足而停办,流动儿童再度失学。
(三)农民工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不能适应城市的就业岗位
我国农民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1.2%,农民工在职培训参与率仅为37%,这些外出务工农民只有接受相应的技术与技能的培训,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但是由于农民工的天然流动性,大多数企业普遍不愿为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而我国的大多数职业院校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未成年人,广大的农民工得不到培训机会也负担不了培训。国家虽然在农民工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培训的供给却十分有限,有时培训与农民工的需求也不一致。农民工不具备工作需要的某些技能又不能得到相关的技能培训,就无法从事某些技能较高的工作。
四、应对民工荒的对策
(一)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维护农民工权益
营造强大的社会舆论、建立灵敏的预警和严格的问责机制,拟定具体的保护措施,如发现用人单位侵犯了农民工的权益就处以罚款、冻结财产、扣押和行政处罚等;为企业是否按时发放工资建立专门档案,一旦发现企业没有按时发放工资就利用媒体宣传企业拖欠工资的情况;企业根据农民工数量每月支付工资总额的一定份额缴纳欠薪保障基金,基金交由政府部门进行管理。
(二)改进并消除农民工在城市就业遭遇的一系列歧视
城市的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应免费向农民工开放,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收费,各级政府要为农民工营造自由居住、就业、流动的良好环境,为农民工建立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其个人账户能在全国范围内转移。对于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问题,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对特困农民工子女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同时公办学校要承担起接受农民工子女的主要任务,另外要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的扶持,简易学校的办学标准和审批办法应该放宽,教育部门对简易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等方面给予积极指导,将其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和体系统一管理。
(三)加强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
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应该纳入政府的整个技能培训计划中,定期举办职业培训并加大政府对农民工培训的规模。在职业培训中不仅要根据现有的行业也要根据新的就业增长点选择培训方向和培训内容,加强高级技术工人和技师的培训,推行职位资格证书制度。另外还要传授给农民工市场经济和法律知识,增强农民工的法制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采用政府部门和职业学校等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使农民工提高自己的技能。企业也应该鼓励农民工参加培训,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予以经济上的支持或者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培训。
(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升级
农民工城市化的最终落脚点是在中小城市,所以要大力发展中小城市的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就地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与此同时,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价格的提高,那些技术含量低、管理不善的企业被淘汰,要借助这个机会加速这些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同时把这些技术含量低、劳动成本高的沿海企业向要素成本较低的内地转移。
参考文献:
1、郭新华,伍再华.中国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J].经济与管理,2005(1).
2、简新华,黄锟.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3、罗正月.农民工城市化的意义和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09(36).
(作者单位:王国兰,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殷婷婷,山东财政学院会计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32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