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与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晓丽
摘要: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如今,在银监会的管理和推动下,基本上所有的机构要在未来的两年内采用新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我们应当关注新会计准则如何在基层的医疗机构中保质保量的实施。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基层医疗机构;应用与发展
四年来,《新企业会计准则》给基层医疗机构带来了历史性的变革,给基层医疗机构注入了新的“血液”。本文就什么是新会计准则,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会计方面的缺陷以及如何运用新会计准则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发展出适合基层医疗机构的新会计准则进行论述。
一、新会计准则的意义和作用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从2007年1月1号起对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的一部会计准则。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和银监会的监督管理下,新会计准则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全面实施,密切注视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目前基层医疗机构也在进行之中,对基层医疗机构和国家经济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1992年,我国通过“两则两制”的改革。实现会计模式的转换,相对于1992年的会计改革而言,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在会计目标、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等更深层次上,完善会计规则,规范会计秩序,实现了国际趋同,其深度广度均超过1992年的“两则两制”,本次颁布的新会计准则除企业合并,关联交易,资产减值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存在实质性差异外,其他内容基本趋同。这标志着我国已建立起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小企业除外)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
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管理,符合我国加入WTO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对信息质量的要求。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贯彻和实施,对于进一步地规范我国的资本市场,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会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新会计准则基本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概念框架体系,基本统一了我国会计规范的法律形式。
二、基层医疗机构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医疗机构药品成本的核算存在问题
在实施312种药品零差率销售以后,以前安药品综合加成率和药品进销差价计算的方法计算药品成本已经不能满足药品成本审核的要求。
(二)财务报告反映的内容不够完整的问题
财务报告是指根据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归集、加工、汇总形成的一个完整报告系统,是用以反映意愿的资产和净资产情况以及一定期间的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信息的书面文件,是向管理者跟债权人和社会监督方面提供意愿会计信息的主要资料。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医疗机构的收入没有计入会计科目,使得“收支总表”等无法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配比分析。这也导致了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不完整,使得财务报告不具备真实性,“死账”的情况也经常发生,不能达到管理者的要求。
(三)专用资金“掺水”
这里的专用资金指的是基层医疗机构用来购置或者维修处理固定资产的资金。在设备的使用中设备会不断的磨损,设备需要修护或者重置,所以需要动员专用资金。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计提折旧的方法。设备受到磨损,固定资产却没有缩水,反而加大了日常支出,虚增了净资产,使得专用资金掺水,专用资金科目余额也值是个虚数。
(四)基层医疗机构会计核算水平较低
首先,在基层医疗机构中会计的基础工作差。会计账簿设置和收费票据管理等各项工作比较混乱。存在会计人员使用收付制做账,发票管理漏洞,虚开发票现象比较普遍。另外基层医疗机构账目都没有发生额,更有些机构竟然未装订凭证,还是“包包账”。其次,资金账的流动比较严重。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管理比较复杂,管理方式也多式多样,一些基层医疗机构都是发本发票下去任由其自行收费,这样医疗业务资金根本不在单位会计账中流动反映。再次,会计数据部造假。会计报表是对医疗机构经营管理状况的直观反映。一些机构领导为了自身的“业绩”做出“漂亮”的假账来,助长了一些人的短期行为,导致会计数据严重失真。甚至出现了“做”报表的现象。收入多少全凭领导的个人想象。最后,会计人员做账态度不够端正。主要体现在做账时间不固定,不及时及科目的随意性大。个别的单位一年只做一次账,而且不能按照应有的科目使用。
三、基层医疗机构应用新会计准则
第一,基层医疗机构会计核算应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和合法的凭据为依据,就行会计计量、编排财务报告,真实地反映医院的财务收支状况,让会计核算更加方便和准确。
第二,基层医疗机构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相关方面的需要,即预算管理和有关各方了解医院财务状况及收支情况的需要,满足医院内部加强管理的需要。会计信息有用性,是随着医院的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计划经济时期,基层医疗机构的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主要是为满足国家对其直接管理而服务的,其信息的主要内容是资金的收、付、存及支出的基本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外部形势的变化,基层医疗机构的会计信息也必须随之变动。医院的资产、负债、净资产及其变化情况,已成为最为有用的经济信息,成为加强医院内部、外部管理的必需。因此,医院必须按有用性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并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第三,基层医疗机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要使用会计信息就必须理解、明了会计信息所说明的问题。因此,要求医院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简明、易懂、明了地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成果。
四、研究和发展出适合基层医疗机构的新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是先进的,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但我国的基层医疗机构也有自身的特点,它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生搬硬套的使用会计准则只会百害无一益。这要求我们基层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要转变观念,重视会计准则的学习,并对新会计准则进行针对培训,加强职业判断。对指定用途的资金,应按规定的用途来进行使用。这条原则是事业单位会计特有的一条准则,它只存在于事业单位会计,包括医院。在资金投入主体较多,投入项目较多的医院,必须按资金取得时规定的不同用途使用资金,专款专用并专设账户;会计报表应单独反映其取得、使用情况,从而保证专用资金的使用效果。另外,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应当遵循及时的原则保证报表的真实性。最后基层医疗机构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的实际价格核算,除国家另外规定的,一律不得自行调整账面价值,对于重要的业务,应当单独反映,给予重点说明。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这些都要依靠新会计准则加以保证和规范,特别是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后,为保证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效率,加强卫生院会计制度建设的任务就显得迫在眉睫。考虑到现今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鉴实行《新会计准则》的方法,要充分考虑基层医疗机构规模小、财力和人力有限、经济业务单一的现状,为基层医疗机构专门制订比《新会计准则》更简单明了更适合的制度,明确二级以下,单位职工人数不足100人的医疗机构,如卫生院,适应这部制度。一是卫生院会计制度要更多地使用企业会计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这样可以方便医疗卫生行业引进和培养会计人才。如取消“固定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引入“累计折旧”科目,购置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然后按月记提折旧。二是规范账务处理,农村卫生院下设的卫生室、诊所、分院的自身的经济业务和与卫生院的经济业务往来要在会计制度中有具体的规定,方便会计人员操作。三是对会计核算程序可以简化,如可以考虑卫生院行政支出小,管理人员少,并且大都是兼职人员的实际情况,取消“管理费用”科目,直接将有关费用记入“医疗支出”,简化账务结转程序。四是简化会计报表,卫生院只要保留《资产负债表》、《基本数字表》,将《收入支出总表》作部分充实就可以比较全面的反映其经济状况了。五是统一支出明细科目,卫生院的会计支出三明细要和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支出明细科目一致,以方便报表汇总工作和会计电算化的推广。
新会计准则的巨大作用能够给基层医疗机构带来新的活力,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会计准则。“取其精华”,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烈.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7(2).
2、刘全军.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6(3).
3、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J].会计研究,2006(5).
(作者单位:河南省邓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审计核算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39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