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 华
摘要:市属县域经济的兴衰,直接关系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因而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介绍了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任务、宗旨和相关理论。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理论框架
一、县域经济发展任务
(一)县域经济及其基本特征
县域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和相对独立运行的综合性经济单元,是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广大乡村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系统,它处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特定形式,是中国经济中特殊的行政区域经济。县域经济除了具有一般区域经济共有的特征以外,还具有它自身的基本特征,即县域经济具有综合性经济特征;县域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中小工业为支柱的行政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基本利用本地资源的行政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一种中观经济;县域经济是市场开放型经济;县域经济是市场化程度较低,资本、技术和人才较为稀缺的经济。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因地制宜地寻求同时实现夯实发展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科技创新、统筹城乡发展这5大目标。
二、县域经济发展宗旨
(一)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走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城乡协调发展相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强调的不仅仅是城乡共同发展,而且是城乡相互融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互动式发展。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真正希望所在。只有工业发展了,才能真正解决农业问题;只有城市发展了,才能真正解决乡村问题;只有非农产业发达了,才能真正解决农民问题。
(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是县域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域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网络。县域处于城乡结合部,是城乡汇合点,因而应该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从实际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考虑,县域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作为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在发展规划的制定、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开发重点等一系列发展重大问题上,县域都具有相对的、更大的自主权。其次,作为承上启下的行政管理层次,具有比较完备的管理职能,能够有效地调整县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关系,统一各部门的力量,兼顾县、乡、村3个层次,履行统筹、协调、组织、服务功能,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全局。同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而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县域内的工业化进程和服务业的发展,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发展县域经济的着力点是加快城镇化进程
发展县域经济是指在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全面地发展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县域经济具有2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农村在县域内占据绝大部分的地域,造成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据主要的地位。二是农民占县域内居住人口的绝大多数,使得农民的文明、富裕程度对整个县域经济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由此决定,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应把着力点放在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上。当然,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还须跳出“三农”抓“三农”,即加快城镇化进程。从我国国情出发,加快城镇化进程与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四)发展县域经济应该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所谓因地制宜地发展县域经济,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要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可将各地的县(市)区按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分为先进县(市)区,中间县(市)区,相对落后县(市)区3种类型,然后对这3种类型的县(市、区)分别从宏观层面进行指导。二是以资源为导向,构建县域特色经济,创造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一个地区只有发展优势、特色经济,才能在当地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五)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有新的思路
当前,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依然囿于传统观念和思路来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环境,跟上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步伐。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应扩大视野,充分考虑全球经济和市场格局变化,确立参与全球分工的定位,更好地利用县域之外的生产要素,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来发展自己。同时,在思考县域经济的发展时,不仅要重视发展产业和建设基础设施,更要重视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尤其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三、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
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发展经济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的,因而对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一)以科技进步推动“新型工业化”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从欠发达走向发达的最重要的手段。对于欠发达经济来说,应通过建立和扩大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产业部门,使欠发达经济内部处于隐性失业状态的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来,进而促使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工业部门占主导地位的一元经济结构,这对经济增长是最重要的。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强调科技进步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优化和提升,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欠发达经济宜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
推进工业化进程战略,有平衡增长地大推进发展战略和非均衡发展战略。应该说,平衡增长的大推进战略是最佳的选择。然而,对于欠发达经济和地区,从影响经济增长的除“劳动”和“结构变迁”之外的5个要素来说,它们都是稀缺的资源或不具备的条件。从主要稀缺资源应得到充分利用的角度出发,应采取适宜大多数欠发达经济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以达到“联系效应”,作为欠发达经济,其主要稀缺资源是资本,若实行一揽子投资,则无法突破资本稀缺这一瓶颈。应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投资,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首先政府应把社会基础设施投资视为己任。其次应把有限的投资投入到具有战略意义和“前向联系”较大的产业部门优先发展,以牵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增长,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三)沿交通线扩散的城镇化
在经济发展的空间中,一个大中型企业的建立或一个城镇的形成,往往会成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发展极。发展极缘于其“支配效应”和“创新”特征,具有吸引作用和扩散作用。发展极理论的应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动自身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是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区域金融中心,可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注入资金和活力;生产要素高度集中,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不过,发展极也存在“回波效应”,会导致周边欠发达经济的发展更加滞后,使周边欠发达区域处于贸易和竞争的不利境地,使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弱化“回波效应”的对策主要是:对欠发达地区给予特殊政策和采取优惠措施;利用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点轴开发模式是发展极理论的一个创新。所谓点轴开发模式是根据区域经济由点及面发展的空间运行规律、合理选择增长极和各种交通轴线,并使产业有效地向增长极及轴线两侧集中布局,从而由点带轴、由轴带面、最终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带是区域经济学中一种典型点轴开发模式,是一种地带式发展,它认为:除种植业以外的社会经济活动,大都集聚于大小不等的城镇,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向各个方向平均辐射的,而是沿着交通线扩散的。这就形成了以小城镇为“点”,交通线为轴的产业带或发展轴线。这一模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
(四)以产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是用来定义围绕某一特定产业,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即在一定领域内,以某个主导产业为核心,有着大量的相关企业与辅助机构,依靠一定的分工形成的有利于专业化生产的组织协作形式,使得产业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集群内企业依赖于集群形成一定的强劲的、持续的竞争优势。结构变迁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由于不同的产业结构代表着不同的经济增长优势,所以,对于尚处于欠发达经济状态、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的经济来说,改变产业结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
(五)解决“三农”问题必需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经营制度是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针对家庭小规模经营和市场之间的矛盾对经营体制的创新。它的实质是合理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使3者之间的关系由原来单纯的买卖关系变成以利益为联结纽带、以契约为联结方式的新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目的是通过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业之间合作与联合形成的集体组织力量抵御市场对农业产业的冲击,并使农户与企业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进而达到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和维护农民权益的目的。
(六)制度创新可以促进合作减少成本
制度是经济增长的保障。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增进秩序、节约交易成本,秩序鼓励着信赖和信任,并减少合作的成本。制度使人们可以预见未来,从而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更易于发现所需要的信息,也能对自己冒险从事创新性试验感到自信。制度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取决于制度把努力与报酬联系起来的程度,取决于制度为专业化和贸易所提供的范围,取决于制度允许寻求并抓住机会的自由。对于欠发达区域经济,制度、特别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制度,是最为稀缺的资源,因此,欠发达区域经济要取得发展,首先面临的是制度上的变革。我国自1978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则证明了这一点。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50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