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途径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饶良村
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分析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对资金的需求状况,论述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寻找有效的途径,以促进农业产业化有条不紊的进行,更好地促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农业产业化;三农
一、福建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趋势
(一)福建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农业产业化是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以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作为联系纽带,对农产品进行生产、加工、销售,对农村经济主导产业进行优化组合,注重农业产业化的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发展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实体和高效的农业产业体系的现代化管理、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的全面调整,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基本策略,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之后又一种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策略,其发展模式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磨练,发展为“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经济结构,受历史发展趋势的影响,合作组织的经营模式逐渐退出农业产业化的市场,各个产业结构比例也相对合理,经营方式也有粗放型向集约性转变,极大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涉及农户利益,企业利益,各个行业的利益。福建省各地区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为有效促进省区经济协调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各地方政府积极开展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活动方针,如加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开展生态农业园建设、南平地区贯彻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等,在丰富地区文化活动的同时,了解当地经济发展行情,拉近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了解农户对农业产业化的看法,以便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步伐,以更好地适应各地区经济的开展。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给基础,将千家万户的农户与市场经济相互联结,改变以往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的格局,有效推进农贸加工一体化进程,解决农工商相分离的状态,将农产品有效地推入市场。福建省农业的发展,是一种易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影响的行业,需要依靠耕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经济发展,耕地面积也再不断地缩减,其主要用于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等,如用于国家基建、乡村集体基建、农户个人建房、退耕还林、渔、牧等。
农村耕地数量不断减少,依据昔日的生产模式,无法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依据现代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再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寻求另一种有效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提供高效、优质、高产的农业生产方式,支持农村经济的建设。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资,对于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尽管投入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开展家庭承包方式,有效地支持农户的发展,对龙头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贷款,但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依然缺少相应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支撑,农产品销售渠道狭隘,影响农户、企业生产加工的热情。
(二)福建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对资金的需求状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行业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家庭联产承包制经营的农户来说,摆脱了过去集体生产的状况,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同时生产收入也在不断地攀升,但是其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仍然很紧缺,主要体现在两种情况:一是进行简单的农业再生产的信贷资金需求,用于购买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原料、辅料,如种子、农业用具、肥料等;二是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信贷需求,用于进行大规模的种植、养殖或进行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对于中小规模的农业产业化企业来讲,尤其是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其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对资金需求更为迫切。龙头企业筹集资金主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对农产品等进行深加工处理,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的问题,其资金需求量相对来说比较巨大,而龙头企业自有资金匮乏,缺乏健全的承贷机制。龙头企业的信用达不到银行贷款的要求,内部治理不规范,产权结构不清晰,使得信用贷款能力较差,其大量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而乡镇企业和民营中小企业由于产权制度和融资机制存在的缺陷、信用担保和抵押制度不完善、企业信息不透明、企业主的素质总体不高等多方面的因素,其贷款难的问题更为突出。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离不开领导人的决策和引导,离不开农民的支持,离不开资金、技术的保证。要引得农民的支持,必须要有资金作为保证,才能引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条件,搞活农业产业化,在此环境下,对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就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决策加以引导,有计划、有条理的进行,政府在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同时,要积极同各金融机构加强合作,为农户提供信用担保,降低农户贷款的高门槛。
二、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避免产权问题制约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村信用社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处于“主力军”地位。自1996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在机构数量、业务规模等方面都取得较大发展。而作为农民入股合作发展起来的农村信用社,尽管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如农信社仍未遵循“自愿人股,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不以盈利为目标”的合作制原则,但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不能因此放弃了主要的工作任务。农村信用社应当转变经营管理理念,结合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借鉴其他金融机构优势,取长补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社会责任感,坚持质量和管理优先的理念,以加强人才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内部职工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农村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给予农户辅导、帮助,解决贷款中的难点问题,使农民有足够的资金发展经济,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加强金融服务创新体系建设
在全球一体化经济的背景下,国际金融发展与交流越来越依赖于高科技、高知识。在中国,随着产业化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客户越来越倾向于全方位的知识服务,而金融业服务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人才为保证的一种大众理性服务,符合客户的发展需求。利用知识化的服务,有利于完善金融服务创新体系,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农村信用社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增强金融服务创新体系,增强和完善服务功能,做好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面向“三农”,改进服务装备,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品种,积极发展中间业务,提高信贷种类,改善服务环境,增强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员工更饱满的姿态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农村信用社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在追求利润增长的同时,也要加强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体系。农村信用社本身存在着严重的不良资产压力,并且不断扩大信贷规模,使得农村信用社的风险因素不断上升,因此在注重经济发展、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同时,农村信用社应当建立稳健营运理念,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在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有效的业务管理方法,制定规章流程,裁定风险管理软件,建立风险识别体系,以分析各个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比例,以期进行有效的投资,减少不良贷款比率。
(四)制定有效贷款审批程序以提供便捷的小额信贷
完善小额信贷的核准程序,实行审批制,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在紧缩的货币政策条件和宏观调控体系下,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加强农户信用意识的培训,采用有效的风险管理软件,加强风险管理,采用一次还本付息、等额还本付息、阶段性还本付息,建立农户与企业、农户与政府、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借贷关系,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信用户、信用村建设,公开评定其信用程度,降低信贷审核的繁琐程序,提高办事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扩大小额信贷受理网点,加款贷款审核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贷款品种,提高贷款额度,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培养农户还款意识,促进资金得以有效的回收。
(五)协调政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发展问题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最大的困难是资金不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仅依靠农户的孤军奋战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建立农户、企业、政府的合作协调机制。农村信用社这一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能够开展支农政策,扶持“三农”解决其贷款难的问题,有利于带动农户生产的积极性,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实力的增强,同时也提升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但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有限,对龙头企业无法提供大额贷款,而小额农贷又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所以鉴于福建省的情况,要有效地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信用社应当加强与政府的合作。政府在民众心中有着至上的象征,通过政府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向群众宣传信用社的方针、政策,解决信用社的产权不明晰问题,充分发挥农户的主人翁意识,执行主人翁的权利,并提高农户的诚信意识,促进社、政、民一心,利用财政拨款和信用社贷款,利用地理、自然优势,进行河网改造加强水利、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发交通沿线经济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良好发展。
(六)与金融机构互助合作支持龙头企业
农行整合“三农”业务版块,利用农行在县域的资金、网络、品牌专业等优势,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切实加强贷后管理和风险监控,优化客户结构、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促进“三农”和县域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的协调发展。交通银行则开展以“工业反脯农业”的发展方针,结合自身网点布局以中心城市为住,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农村信用社尽管资金实力有限,但是作为联系农户最近的纽带,最受农户的信任。随着金融机构之间往来的日益频繁、密切,农信社应当转变其狭隘的思想模式,加强与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互助往来,借鉴他们的优势,进行有效的投资,发展有效的信贷方式,提高资本充足率,减少坏账准备,减少信贷风险,在支持小额信贷的同时,积聚更好的经济能力,以更好的姿态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
三、小结
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小额贷款,这种举动所产生的效果是双向的。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户的思想、信用、法律意识,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开展,推进先进的技术引入农村,促进海西建设。另一方面,信用社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对自身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如有利于促进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调整内部矛盾,促进与各金融机构、政府之间的互助合作,完善其信贷程序,提高职工的服务质量。针对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产业化这一举措,应当坚定地加以推行,政府应贯彻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支持信用社增强和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创新产品品种,为农户提供更为丰厚的小额贷款,解决农户发展的资金困难,同时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加大各项活动的宣传力度,让群众了解农信社,了解服务发展的方向与目的,增强农户的信心,带动他们的热情,了解诚信的重要性,促进农民自担风险,自负盈亏,为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而努力奋斗,也降低信用社的信贷风险,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建设高产、高效、优质的农业生产体系,实践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和区域化,实践规模经营。
参考文献:
1、刘政光.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J].金融与经济,2003(5).
2、服务文化发展趋势,知识化服务[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04-17.
3、李立新.试论农材信用台作社的企业文化建设[J].集团经济研究,2006(2).
4、王书生.构建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体系的问题与思考[J].Economic&Trade Update CoL 5Sum.No.60Mar,2007(60).
5、何建苹.农村信用社小额农贷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农村经济管理,2006(1).
6、赵利梅.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J].农村经济,2007(7).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农业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61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