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业集群模式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恋军 仲维清
摘要:传统的产业集群模式由于集群产品空间上的近似性和同质性,集群内企业极易产生低成本竞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产业集群中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依托有关经济学原理,通过阐述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业集群的特点,建立其相应的运行模式。该种模式能更有效地解决产业集群中地域性、低成本以及生产要素短缺等问题,并大大地节约交易费用。
关键词:产业集群;供应链管理;低成本竞争;交易费用;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9-0025-04
一、产业集群概念及特征
产业集群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产业区理论[1],马歇尔在论及组织这种生产要素时提到了专门工业部门的地理集聚现象,并称之为“产业区”。产业集群内涵的界定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产业集群拥有地理边界,研究在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其次,产业集群还有产业特性,即地域集聚的成员企业从事某一种产业或相关产业的生产和服务,成员之间有广泛的劳动分工和紧密的、基于长远关系的合作,并由此构成产业生态系统。1998年,波特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认为产业集群是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内大量密切联系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这种集聚能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2]。波特关于产业集群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本质特征:(1)产业集群具有强烈的专业化倾向,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2)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各种辅助机构在空间上彼此接近;(3)产业集群内建立了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4)产业集群具有优化产业布局的性质,有助于建立产业竞争优势。
当产业集群内企业没有实施明确的供应链管理时,由于集群在空间上的相近性和产品的同质性,使得制造商往往可以得到充足的供应保证,因此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唯成本论,供应商之间实施的低成本竞争策略,一方面使制造商的原料供应商经常出现变动,另一方面造成了多头供应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易成本和供应源的不稳定性,尽管这种供应商的不稳定性在一定的时期内对于制造商来说可以获得较低的成本竞争优势,但同时降低了供求双方的信任程度,一旦外界有新的实力强大的企业加入竞争,以契约等形式与集群内供应商建立稳定供应关系,必然导致集群内原有合作关系的破裂,特别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会造成供应原料的不足,增加制造商风险(基于低成本竞争的产业集群模式见图1)。传统的产业集群中存在的地域性、低成本等问题将随着集群的进一步发展而日趋显现出其弊端,特别是当集群的网络结构日趋复杂,集群中心出现资源供应问题时,必然导致集群竞争力下降。因此,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对集群网络实施优化,加强网络节点的稳固性,精简网络供应环节是延续和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最佳选择。
二、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的经济学分析
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模式的产生有其相应的理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两者的融合是节约交易费用和发展区域经济的必然选择。
(一)基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
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交易费用包括外生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外生交易费用指在交易过程中直接或者间接发生的那些交易费用,它不是决策者的利益冲突导致经济扭曲的结果;内生交易费用是由机会主义的对策行为所引起的市场均衡与帕累托最优之差[3],企业的各种决策都出自不断地试图降低企业的外生交易费用和内生交易费用。
供应链的构建和产业集群的形成都出自降低交易费用的目的。交易经济学分析表明,供应链的运作能够降低交易费用。如果企业不采取供应链运作方式,即企业的输入和输出完全通过市场交易进行,那么在市场发生剧烈波动时,企业将面对外生交易费用迅猛增长的冲击,这种冲击在某种程度上将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影响,而对供应链企业来说,由于巧妙地将外生交易费用内部化,抗风险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产业集群实际上是一个区域共同体,强调合作企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性,企业间的交流主要是面对面的交流,企业间交易与合作建立在长期交易中形成的或是由于血缘形成的信任机制的基础上,集群内企业相互热悉,信息的传播迅速,信息的收集成本低,因此集群内企业的信息是对称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利益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也相应减少,从而道德风险降低,这使得集群企业间更容易协调,用于谈判的成本就会减少,协调成本就会降低,因此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就会加入这个群体以获得这种额外的收益。
尽管供应链和产业集群都从不同程度上降低了交易费用,但由于网络形式以及分工的不同,双方各自都有相对的局限性。供应链网络中信息的传递范围广,信息交流主要通过internet网络等形式进行传递,成员企业的合作基于契约方式进行,其经济性来源于信息传递的广泛性和即时性,但在信息传递上存在“牛鞭效应”。产业集群由于地域的集中性,企业采取面对面的信息交流方式,同时物流成本较低,其经济性来源于这种地域上的靠近,包括频繁交易节约了交易成本、技术知识的外溢效益、共享资源等等,但同时这种地域性也决定了集群内企业在信息传递和交易范围上的局限性。在网络结构上,产业集群不仅包括经济网络,而且包括起协调作用的社会网络,即集群网络内部是由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共同支撑的,强调社会资本作用;而供应链依靠的是现代的电子商务技术建立起的合作组织,强调网络的经济性。
而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模式,则可以借鉴集群的社会网络,采用现代的信息交流技术,将分工和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简化集群的网络结构,同时扩大地域性,大大降低集群内企业的交易成本。
(二)基于“梯度推移”理论的分析
供应链模式的应用是产业集群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延续产业集群生命力的必然要求。
“梯度推移”理论是区域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经济理论,其理论基础是美国的跨国企业问题专家弗农(Vernovn)等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论”,该理论[4]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创新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传递,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5]。如果将上述理论着眼于产业集群,则集群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实际上也存在着相应的生命周期,主要表现为产业集群的“空洞化”或者被新的具有更高生产效率的产业集群所替代的过程,这种替代同时也代表着产业优化的结果,其内在动力在初期表现为资源竞争的结果,但最终表现为先进管理模式即供应链的竞争,也就是说,供应链模式的竞争将最终决定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而且最终导致产业集群产生“梯度推移”现象。
从根本上来说,产业集群体现了区域经济活动中最突出的经济地理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在于能否形成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形成强有力的吸引力;其次,是否具有足够的相关产业或者资源来支撑该产业集群,延续该集群的生命周期。而供应链则为产业集群的这两个特征延续提供了相应的资源和产业优化保障。供应链在优化和管理过程中,吸引大量的优势资源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各合作伙伴通过资源共享、利益分担以链的形式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这种管理模式为产业集群地理特征的形成提供了内在动力资源,从资源方面向产业集群提供了可供其“集群”的要素资源,成为产业集群市场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业优化方面为产业集群的要素扩散和产业转移提供后备空间,在优化产业集群结构的同时,降低集群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本,推动集群的产业升级,维系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潜力,延续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存在“梯度推移”,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从较低层次的某个环节,沿价值链向附加值高的战略环节扩展,以获取集群产业升级和优化,这种优化的动力在初期表现为资源的更新,但最终表现为供应链的竞争。Gereffi[6]将此定义为“组织续衍”(organizational succession);Bair[7]称之为本地一体化集群发展(full- package sector),实质上都是指产业集群在集群地域形成完整一体化供应链的发展趋向[8],也就是说,供应链模式延续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应的产业结构的优化,两者的结合具有天生的经济优势。
三、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模式分析
(一)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模式特点分析
同传统的产业集群模式相比,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 产业集群拉近了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得中间产品在节点企业之间的转移非常便利,不仅直接导致运输成本的降低,而且由于供应及时,可以大大减少中间产品的保管费用和缺货损失,因此产业集群内的供应链天生就具有快速响应的内在特征。
2. 地理位置的接近带来了集群内企业密切的社会网络关系,使得各企业彼此较为熟悉,加之集群内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地理根植性,外迁的机会成本很高,因此声誉对于企业极为重要,企业必须严守信用,努力避免机会主义倾向。这些都有利于集群内企业很快建立起基于信任的稳定的供应链关系,使信息搜寻、交易谈判、契约履行、交易变更等各项交易费用得到节约[9]。
3. 由众多企业组成的产业集群,很容易在最终顾客心目中树立起以地域为基本区分标志的集群品牌,而顾客最终的需求拉动必然刺激集群内的企业进一步合作,增强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信任与联系。
4. 产业集群内供应链竞争激烈,但同时造成了各个不同的供应链联盟,随着供应链规模的扩大和信息传递、物流运输的进一步加强,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寻求已经不单单局限在集群内。随着集群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使得集群的地域性特征也越来越淡化,最终必将形成以集群为核心的集群联盟,联盟维系的关系纽带便为供应链关系。
5. 产业集群的地域性决定了其中的供应链可以获得天然的库存优势,特别是对制造商来说,实施卖方管理库存(VMI)是最佳的库存优化策略,在VMI下,双方共享制造商的库存数据和销售信息,供应商根据这些信息主动地为制造商补货或提出建议性的订单,由于双方同处一个集群内部,地域的相近性使得供应商的补货或订单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变为现实;而供应商可以直接接触到真正的需求信息,以便有效安排生产和采购计划,提高服务水平,这样,双方的库存水平都得到降低。
(二)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模式分析
对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进行供应链设计、实施供应链管理后,产业集群内形成了一条条相对平行的链状结构,原有的同行之间以低成本进行竞争的方式被打破,多对多的供应方式发生了改变,图2便是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模式。
产业集群在价值链上垂直纵向专业化和水平横向规模化,为供应链的组链提供了选择集合,保证了被选择的专业种类和企业数量;产业集群内同一专业界面众多节点企业的良性竞争为供应链组链提供了质的保证。集群中的良性竞争和相关企业、机构间的合作使得供应链的结构优化过程更加便利,优化成本得到降低。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随着与供应商之间信任关系的日益增强,制造商将就某一种原料逐步减少供应商的数量,直至最终达到单源供应,形成稳定的供应链关系,在这种供应链合作关系下,供应商可以集中精力致力于原料的生产和技术开发,不但有利于进一步改进原料的质量,而且从另一个方面降低了原料的成本,这种质量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优势很快又会通过供应链关系传递到链上的企业,促使整个供应链提高竞争力,从而导致整个集群在竞争力上的提升。但是,随着供应链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全球化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产业集群的地域性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供应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合作伙伴已成为增强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这样集群的地域性通过供应链范围的扩大而被打破,随着更优秀的合作伙伴的不断加入,一方面可以促使集群内部企业改善管理,改善服务,提升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构成集群联盟,当然这种新的集群模式的地域性并不明显,但却可以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实施信息共享,获得集群优势。另外,作为集群中的主导产业,随着产业集群地域性边界的模糊,为维持整个集群的竞争力,制造商应全力承担起技术创新和经济凝聚的责任,发挥集群的“增长极”效应,吸收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聚集;当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生产要素的扩散,向集群外围转移。
集群以地域为基础将与一定产业相关的人力、技术、资本、创新力进行协同、集成,并在某支柱产业平台上予以展现和汇集,在组织上保持相对松散、分权和差异化以具备主动和快速反应的创造能力,这些都为供应链的组建和动态调整提供了广泛的基础。而供应链通过灵活的运作模式管理相互依存的节点,克服不同节点企业间决策与行动上的延滞,在诸多企业间保持战略上的凝聚力,最终使集群内的一系列价值创造活动在市场上被认同,两者者彼此依存、互相促进的共生性推动着供应链和集群整体竞争力提升。
尽管产业集群能够降低交易费用,但在产品竞争上集群内企业还存在着激烈的低成本竞争。基于供应链的产业集群的建立,使得集群在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数量上都获得了充足的供应,而且随着生命周期的延续,集群的产业结构在供应链的竞争和优化中得到了相应的调整,集群的外缘边界也不断扩大,最终使得集群在资源的利用上达到全球化,竞争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缉蕊.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M.E.Porter.Cluser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
[3]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陈建军.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及其选择-兼以浙江为例的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6,(3).
[5]高人伟,仵雁鹏.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述评[J].商场现代化,2005,(7).
[6]Gereffi 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2).
[7]Bair J.Beyond the Maquila Model? NAFTA and the Mexican Apparel Industry[J].Industry and Innovation, 2002, (7).
[8]黎继子,刘春玲.集群式供应链的功能效应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1).
[9]刘刚.供应链管理――交易费用与决策优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艾 岚
责任校对:王岩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80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