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金融脱媒机理的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 斌

  [摘 要]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和金融领域的全面对外开放,中国商业银行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经营环境巨变,脱媒趋势日益显现。金融脱媒只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银行传统中介功能提出的挑战,中国商业银行可从开展零售银行业务、拓展中间业务、开拓网络银行业务、推动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等方面进行业务转型来应对脱媒。
  [关键词] 金融脱媒;中介功能;业务转型
  [中图分类号] F8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2-0066-03
  
  一、金融脱媒机理
  
  “脱媒”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词,当时是指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当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时,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工具的现象。这现象的理论诠释涌现许多理论,其中最具有说服力是Merton(1995)提出的金融中介功能观。基于金融中介功能,R.H.Schmidt,A.Hackethal & M.Tyrell(1997)运用中介化率和证券化指标从银行、非银行金融构和资本市场三个方面对英、法、德三国的脱媒状况进行比较实证分析。他们认为,脱媒并不意味着银行整体功能减弱,脱媒只是银行功能在结构的上一种调整,一部分原有功能会被新发展起来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取代,而且也强调银行的混业经营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对理论回顾可以看到,金融脱媒只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银行传统中介功能提出的挑战,并不意味着银行机构消亡,如果要说银行将会在新世纪消亡,仅是指银行一部分传统中介功能消亡;银行将会创新中介功能,焕发生机。从实际情况来看,脱媒现象在不同国家出现后并没有带来银行系统崩溃,反而促使银行根据新形势及时调整,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或表外业务,获得了新的生机。最典型应属美国银行业变化,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美国银行业由于受到金融自由化和脱媒的影响,经营状况恶化,破产银行和问题银行的数量增多。为此美国商业银行通过发展战略调整、新经营理念引入和新管理方法采用,在调整业务、改革机构和改善经营状况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银行业恢复竞争能力,创造了又一次辉煌。
  
  二、中国金融脱媒现状与特征
  
  随着金融改革与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银行业面临脱媒趋势的挑战。从20世纪90年代股票市场发展到本世纪初货币市场基金登场,再到2005年以来以短期融资券发行开闸为标志的债券市场发展,国内商业银行感受到的脱媒压力不断增加。由于中国银行业处于经济和体制转型中,同美国等成熟市场经济中的银行业相比,具有转型经济的一些脱媒特征。
  (一)现阶段中国银行业具有明显的资产与负债脱媒非对称性
  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发生在发达国家银行的脱媒,既表现为银行信贷增长规模急剧萎缩、社会对银行的信贷资金需求趋于疲软,又表现为银行的存款资金供给处于紧张状态。这是一种资产与负债相对称的脱媒。反观国内的脱媒现象,资产脱媒强于负债脱媒的非对称性特征尤为突出。由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展,企业融资可以通过股票、债券、短期融资券、商业票据等方式,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降低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程度,但由于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体系建设滞后,投资渠道狭窄,可供选择的投资品种不多,居民储蓄意愿得到强化,导致银行存款稳步增长,形成了资产脱媒与负债脱媒相背离的局面。在图1中,金融机构存款/资金来源、贷款/资产运用占比变化反映了这一趋势。
  
  (二)中国银行业脱媒具有多阶段叠加的冲击特性
  美国银行业脱媒最初主要是受资本市场发展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迅速增长的影响,可以视为第一波和第二波的脱媒历程。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银行在获得具大商机的同时,开始面临电子商务带来的脱媒挑战,这主要体现为金融服务方式变革和大量非金融机构向银行业的渗透。电子商务具有的信息爆炸、信息透明、低成本等特征使交易各方能更有效地获取信息,增强金融消费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从而对银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非金融机构能以较低成本快速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目前规模较大的网络服务机构如Yahoo、MSN等以及一些大型的零售企业如Wal-Mart等,正利用其庞大的客户基础、销售网络等提供金融服务并参与市场竞争,部分机构已经向支付清算这一银行最基本功能领域进行渗透,动摇了银行的垄断地位。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但这也使得中国现阶段经济呈现多个发展阶段叠加的特征,脱媒方面就表现为多阶段叠加的冲击特性。银行业在面临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发展等第一、二波脱媒冲击的同时,在网络时代,必须同时面对电子商务带来的新一波脱媒冲击,如“付费通”、“支付宝“等可以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已经介入了银行传统的支付清算领域。
  (三)中国现阶段银行业脱媒更多地表现为行政主导性脱媒
  在相对成熟的经济体中,融资结构变化及形成是市场调节的结果,脱媒是市场博弈的结果。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金融行业进入壁垒高,行政保护多,阻碍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但由于金融业已对外全面开放,急需提高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水平。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了当前的热点问题。从目前出台的一些措施来看,还是采取了行政主导而不是市场主导,这源于金融管理政出多门,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可能要多部门审批,审批程序繁琐,严重阻碍企业金融产品创新,阻碍金融市场发育,影响金融机构市场化运作。在金融管理政出多门未能有效解决的前提下,行政主导的金融创新就成了一个次优选择,通过行政主导的金融创新激励金融机构加快市场化运作,成为一个在当前约束下的最优选择。以短期融资券为例,央行直接掌控着该融资工具的推出时机、发行价格以及发行规模等,特别是主导着该债券品种的利率水平。目前,1年期短期融资券的发行成本至多在3%左右,远远低于6个月和1年期的贷款利率,也远高于税前的活期存款收益率,这无论对发债企业还是对拥有短期头寸的投资者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证监会允许货币市场基金介入短期融资券后,存在于银行体系的一部分短期负债和短期资产将会流入银行间市场,从而对银行构成较大脱媒冲击。
  
  三、立足脱媒机理的商业银行业务转型
  
  (一)开展零售银行业务,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
  20世纪90年代,西方银行面对脱媒压力,开始将零售业务作为其业务转型的重点。短短十几年间,个人银行业务得到迅猛发展。中国的存、贷款在银行资产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脱媒情况并不是很严重,似乎不存在业务转型的强劲动力。事实上,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金融服务市场,把零售业务作为抢占中国银行市场份额的突破口,这就迫使国内商业银行不得不考虑业务转型,这是因为脱媒是一种趋势,无法回避,最重要的是零售业务经营实质是客户而不是资金,竞争焦点集中在优质客户身上,占有了客户特别是优质客户就等于拥有发展基础,而且发展零售银行业务一般要经过客户积累、客户经营、客户增值三个阶段,客户积累阶段需要大量投入,收益在后两个阶段才能显现出来。如果中国大量的优质个人客户被外资银行抢走,则中国商业银行在后续发展上势必落后于人。因此,拓展零售银行业务不仅是应对脱媒的手段,而且也是应对外资银行竞争、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积极拓展中间业务,扩大非利息收入
  根据脱媒机理分析,商业银行融资功能的核心地位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银行必须适应市场的变化适时地做出功能调整,银行本质是以货币为主要经营对象的契约组合,货币具有在流动中获利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银行的基本职能并非仅局限于存、贷款,还应具有流通管理和价值管理的功能。流通管理,就是充当融资中介和支付中介;价值管理,就是实现公众货币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这可以通过开展代理业务、托管业务、理财业务、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业务、咨询顾问业务、担保及承诺业务以及各种交易类业务等实现。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发明显不足,为了减轻脱媒对银行的冲击,银行必须加快发展中间业务,在完善结算业务的同时积极发展信用等级评估、担保、贷款承诺与衍生产品有关等新型的中间业务,加大和扩展中间业务收入。
  (三)积极开拓网络银行业务,应对非金融机构竞争
  互联网技术发展,使得非金融机构能以较低成本快速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各类非金融机构的进入对银行支付结算等垄断领域带来挑战。商业银行依靠传统的营业网点很难应对电子金融带来的挑战,只有积极发展网络银行业务,才能应对无处不在的电子网络。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已经意识到发展网络银行业务的重要作用,它不仅体现在对柜台业务的替代和对经营成本的节约,更重要的是把银行在资金、客户、信誉和品牌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同强大的网络结合起来,成为银行应对新一波脱媒的有效手段。
  (四)加强与非金融机构业务的交叉渗透,推动商业银行综合经营
  20世纪80年代以后,面对脱媒情况,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通过组织创新,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组织创新主要依靠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方面是商业银行对其他金融机构并购,通过跨业并购、跨国并购,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继续扩大,诞生了一批金融控股公司或金融集团;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业务向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等方面扩展,趋向于混业经营,这一过程导致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越来越依赖表外业务的支持。通过组织创新,商业银行扩大业务范围、增强金融功能,有效摆脱由脱媒所引致的困境,顺应新经济条件下银行客户对金融多样化、立体化、超级市场化的需求。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应主动应对脱媒,积极推动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通过大力拓展表外业务,涉足投资银行、保险等业务领域,强化银行的综合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Merton, R.C., 1995,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24, No.2, 23-41.
  [2]Schmidt, R.H., A. Hackethal & M. Tyrell, 1997, "Disintermediation and the role of bank in Europe",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8,36-37.
  [3]胡庆康,刘宗华,魏海港.金融中介理论的演变和新进展[J].世界经济文汇,2003,(3).
  [4]邓向荣.金融脱媒理论及其演进[J].经济学动态,2006,(6).
  [5]葛兆强,连建辉.体制转轨期的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变革[J].中国金融,2006,(4).
  [6]洪亮.创新业务解困“金融脱媒”[J].现代商业银行,2006,(10).
  [7]王国刚.运作机理:控股公司与金融控股公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学 诗
  责任校对:武占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384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