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玉中

  【摘要】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财政支持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各地财政部门在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监督检查力度不断加大,基本上保证了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但在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中还存在着专项资金预算落实不到位、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仅针对目前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些探讨,继而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建议及思路。
  【关键词】财政资金 专项资金 资金管理
  
  一、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政专项资金是由各级财政部门安排并指定具有专门用途的资金,是国家集中财政资金进行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投入的重要方式。现今,金融危机的影响应十分明显,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国家在需要扶持的许多方面都拨付了专项财政资金,比如不断加大惠农补贴力度,重视财政支农资金监管工作,社会各界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越来越关注,对资金项目监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县级领导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比较重视,基本做到了专款专用,提高了使用效益。但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项概念界定模糊,预算编制不规范
  目前理论界对专项财政资金并没有明确的界定,现行制度也只是将专项资金解释为财政或上级拨入用于专项工程或专项事业的财政资金,究竟什么范围的资金属于专项仍十分模糊,给实务操作以极大的变通性,管理上存在较大差异。财政预算编制也因此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依据,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存在主观性,随意性较大。具体的落实计划也难以实施,效果预测和财政或其他监督部门对其使用情况的控制、监督也具有极大的难度。
  2、挤占挪用明显,专款不能专用
  专项资金具有专门用途、专门的项目和实施主体,原则上不允许使用在非指定项目上。但很多部门和单位部分甚至全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改变了资金用途,比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将房屋维修经费部分列支其他办公经费;基建部门不经认真调查研究和论证,虚报预算款项,截留资金用于招待和请客送礼;救灾专项资金被用于探访困难群众的慰问金;也有的领导“拿国家钱不当钱”,随意使用,浪费现象极其严重……专项财政资金失去了其应该发挥的作用。
  3、专项资金监管不力
  监管不力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各种专项资金不单独核算,不设置专门账户,与其他资金混合管理,专项资金被批准下达后,由实施单位具体操作,完工验收流于形式,只是表面工程上进行观测,并不涉及到资金的验收,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更是不闻不问,无法有效的对专项资金予以管理与监督。二是民主、科学理财制度不健全,财政资源分配中内部人控制和寻租现象普遍存在,公共财政原则没能得到全面贯彻。县级领导干部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重投入、轻管理,对一些大的支出项目,领导除了签字盖章之外,事后事项一概不管,各业务科室成了只负责拨钱的出纳,整个管理层缺乏对资金进行监督管理的意识,风险控制措施落后。
  4、管理财政资金缺乏大财政意识
  财政资金被分为预算内资金与预算外资金,理论上来说两者应该统筹安排,共同管理,实现最高的财政资金总体使用效率。但县级财政部门往往对两者实行分块单独管理,财政部门在核定预算时,只关注于预算内资金科目,采用增量预算法,按往年基数给予核拨;对预算外资金规模、资金投向、使用情况缺乏了解,未将单位预算外资金的收支计划和规模相结合……内外管理不协调、不统一,极易导致在同一项目的资金安排上,同时给予预算内、外资金安排,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资源配置无效率。而且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大财政意识,各部门、各单位仅从眼前局部利益出发,先保证自己有饭吃,对其他部门的死活毫不关心,不切实际的向上级领导请求追加财政资金投入,过多的无价值投入,严重挤占了有限的预算内财力,其他部门的发展受到牵制,利益冲突比较明显。
  
  二、加强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意义和原则
  
  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特性使其成为各级政府发展社会事业的有力保证。今年4月份以来,针对全球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甲感防控工作,并要求地方各级财政也要拨出专款。甲感防控专项资金的设立,为各项防控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财力保障。对于县级地方政府来说,财政资金可以保证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攻坚、植树造林等公共事业,对促进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优化有限财政资金的配置,有利于缓解县级地方发展资金供求矛盾,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新农村建设,带动乡镇企业的发展。
  效率来自科学的管理,对于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也需要切实、高效的科学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可以采取各种最适合的方法、流程,在此本文提供以下几条基本原则:第一,科学决策原则。财政专项资金来之不易,包含了群众的血和汗,必须慎重使用。在申报和使用决策时要制定必要的决策和管理程序,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集体决策,加强项目可行性论证,避免一把手拍板子定资金终身的现象,确保财政资金投向和重点符合省中央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不辜负群众的厚望。第二,综合预算原则。必须树立大财政的管理理念,开展综合预算,统筹预算内外财政资金安排,各部门破除局部利益的狭隘思想,加强信息沟通与协作,使财政专项资金在保证资金性质和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第三,重点倾斜原则。全面但有重点是保证财政专项资金效率的前提,县级政府在安排有限的财政资金拨付时,必须分清发展主次,确保资金向重点地区、重点问题倾斜,集中财力办大事。
  
  三、加强县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建议及思路
  
  1、实施财政专户管理,加大经费保障力度
  财政改革要求全面推开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各级财政部门应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树立国库集中支付意识,并结合财政资金专户管理,规范部门资金使用行为。可以建立财政专户专人管理制度,组建政治过硬、业务素质高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团队,专门负责对专项资金的配置、使用和效果管理,保证专款专户,明确划分专项业务费和项目经费,核算清晰真实;专款专用,所需财政资金拨付及时、到位。
  2、建立资金监管制度,全程监控
  专项资金拨付后,要想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加紧对其使用的全部监督控制,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有条件的应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配备专项审计人员,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结合财政专项资金专户、专人管理制度,加快已确定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到位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及时予以严肃处理,保证项目资金的完整、安全,尽最大努力减少资金流失。
  3、加强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
  县级财政管理部门应突破人力资源的限制,在岗位设置上尽量根据部门发展需要安排,选拔人才时严进严出,杜绝走后门、托关系的现象,提高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为避免资金缺位和重复浪费现象的同时存在,应创造条件改革增量预算编制方式,采用更为科学、规范的零基预算编制方法,针对不同发展项目的轻重缓急,有重点的分配财政资金,比如作为县镇层次的政府首先应该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重视农垦地区的开发和粮食安全的建设;工业强镇则应保证乡镇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拨付到位,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并为其制定合理的收支方案。之后加强预算管理,完善支出预算的控制监督,坚持政务公开制度,推进民主建设,增强预算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硬化预算约束。

  4、树立大财政意识,减少利益冲突
  县级政府应该做好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工作,要求全部相关人员从领导层到基层操作人员树立大财政意识,跳出预算内外资金绝对区分观念的束缚,突破部门之间的利益界限,综合使用、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
  
  四、湖南省娄底地区新化县治理财政资金流失经验借鉴
  
  在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方面,各地县级政府都在努力,也取得了不同的成效。湖南省娄底地区新化县为克服社会经济、政府机构运转的财政资金捉襟见肘、靠举债度日的困境,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有效地治理了财政资金流失的现象。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借鉴:首先,建立乡级金库,完善财政体制,注意培养财源,充分调动乡级政府生财、聚财、理财的积极性。然后,加强资金管理,由县级财政部门负责成立财务结算中心,对纳入统管的财政专项资金收付业务和投资项目活动情况进行分类详细的记录、反映,加速了资金的周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此外还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各项工作有规可依,具有操作性;邀请群众对本县财政使用和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虚心接受并处理群众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调整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度和实践,降低了监管成本的同时达到了预期的管理目标。同时还注意专业团队的打造,不惜花费较大的人才培养支出,提高财政管理部门人员素质和道德修养,在此基础上能够根据专项资金的定义及内涵,结合本县的发展实情,对专项资金进行分类,明确哪些项目作为专项资金管理,给予具体操作单位以明确的指示,规范化程度高,执行难度低。在整个执行过程中也能够坚持对专项资金进行全程监督、开展综合评价,不断调整政府调整政策,保证财政专项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使用。
  不同地区发展情况不同,实力基础不同,各地县级政府应该相互交流、借鉴学习,借此次扩大内需的机会,积极争取国家拨付的大量财政专项资金,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发展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保证国家资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解振锁:建立财务结算中心实行单位资金统管――县级财政资金管理方式探索[J].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0(12).
  [2] 王晓莉: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2008(6).
  [3] 李家才:提高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J].中国财政,2008(5).
  [4] 段景田、刘立星: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J].中国农业会计,2008(1).
  [5] 赵军、辜东方、杨新枝、李舸:论地方专项资金监管模式的构建[J].财政监督,2006(11).
  [6] 陈逢书: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研究[J].财政研究,200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78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