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木德夏
【摘要】本文主要立足于国内研究的现状,从产业融合的概念、产业融合的动力、产业融合的类型等三个方面对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的现状作了简要概括,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产业融合理论研究做了展望。
【关键词】产业 融合 动力 类型
对于产业融合的研究,由于研究者关注产业融合问题的角度和层次不同,至今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和一致的看法,但也涌现出许多研究成果。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产业融合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产业融合的概念、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产业融合的类型等三个方面。
一、产业融合的概念
目前关于产业融合的定义尚未达成广泛的共识,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融合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种观点。
1、产业边界角度
从该角度分析的研究者将产业融合理解为产业边界的变化。例如植草益、周振华等认为,产业融合是为适应产业发展,或者加强各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植草益,2001;周振华,2003;于刃刚、李玉红,2003;周旭霞,2007a;高煜、刘志彪,2008)。
2、产业属性角度
从产业属性角度分析的研究者将产业融合理解为产业属性的创新。厉无畏、陈柳钦等认为,产业融合就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厉无畏,2002;陈柳钦,2006a);余东华认为产业融合的本质是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对传统产业组织形态的突破和创新,是产业组织结构变迁的一种动态过程(余东华,2005)。
3、模块理论角度
从这一角度研究的学者将产业融合看成是一种模块化过程。朱瑞博认为,价值模块是产业的载体和核心,没有包含知识产权的具有通用界面标准的模块载体,不能真正地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产业融合(朱瑞博,2003)。
4、综合角度
马健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将产业融合较为完整的定义为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马健,2002)。
二、产业融合的动力
产业融合动力的研究共有两大类观点。一是外在动力说,包括管制放松、经济全球化、需求变化等观点。二是内在动力说,包括技术创新、范围经济、观念创新等观点。
1、外在动力说
外在动力说,即从产业外部环境层面上分析产业融合的动力,有管制放松、经济全球化、需求变化等三种观点。
(1)管制放松。周振华、陈柳钦等认为,政府管制的放松是产业融合的动力。不同产业之间往往存在着进入壁垒,究其原因,各国政府的经济性管制是形成不同产业进入壁垒的主要原因。因此,管制的放松导致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加入到本产业的竞争中,从而逐渐走向产业融合(周振华,2002;陈柳钦,2007;孟添、张恒龙,2007;李碧珍,2007;朱瑞博,2003)。
(2)经济全球化。陈柳钦等认为,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是产业融合的动力。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产业在国际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组织创新。此外,各国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作为集投资、生产、贸易、技术开发和其他服务于一身的经济实体,在当前技术飞速进步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根据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在开展经营活动时,已开始从产业划分战略转向产业融合战略(陈柳钦,2007;李晓丹,2003)。
(3)需求变化。聂子龙、李浩等认为,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和消费偏好的多样性是产业融合的动力。产业融合能催生出很多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这些都能够满足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更高层次消费品的需求(聂子龙、李浩,2003;陈柳钦,2007;郑明亮,2007)。
2、内在动力说
内在动力说,即从产业内部层面分析产业融合的动力,包括技术创新、范围经济、观念创新等三种观点。
(1)技术创新。张磊、周振华等认为,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动力。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融合的根本原因,它使产业融合成为可能。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创新促成了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扩散,使不同产业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并使它们之间的边界逐步趋于模糊,最终导致产业融合现象的发生。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现象产生的内在驱动力(张磊,2001;周振华,2002;于刃刚、李玉红,2003;胡汉辉、邢华,2003;陈柳钦,2007;朱瑞博,2003)。
(2)范围经济。陈柳钦等认为,对范围经济的追求是产业融合产生的动力。处于不同产业中的企业以追求范围经济为目的,进行多产品经营和多元化经营,通过改变成本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形成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并引导顾客消费习惯和消费内容,最终促成产业间的融合(陈柳钦,2007;郑明亮,2007)。
(3)观念创新。张磊、朱瑞博等认为,开拓性的观念创新是产业融合产生的动力。新的市场进入者为促进产业融合提供管理创造性,通过将管理创造性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结合起来,最终使融合发生在产业的边界处从而使之成为现实(张磊,2001;朱瑞博,2003;于刃刚、李玉红,2003)。
三、产业融合的类型
现有文献对产业融合类型的研究主要可归纳为两大角度、三种观点。一是产业角度,即从产业层面上对产业融合进行分类,包括产业间融合方式和产业间融合程度。二是产品角度,即从融合过程中产品的融合方式对产业融合进行了分类。
1、产业间融合方式
持这类视角的学者认为在不同的产业内,产业融合会以不同的方式演进,最终将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并构建出融合型的新产业体系,可将产业融合主要分为三种方式(厉无畏,2002;陈柳钦,2006b;郑明亮,2007):其一,渗透融合,即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他产业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其二,延伸融合,即通过产业间的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其三,重组融合,即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或服务在同一标准元件束或集合下通过重组完全融为一体的整合过程,主要发生在具有紧密联系的产业或同一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
2、产业间融合程度
从此视角对产业融合进行分类的学者,根据融合后产业对原有产业的替代程度的不同主要将产业融合分为以下三种类型(马健,2005):完全融合是指通过融合,新产业逐渐替代原来产业的市场需求,使得原来产业的市场空间不断缩小,直至最后完全消失;部分融合是产业融合最为普遍的现象,主要指融合的新产业部分地替代原来产业的市场需求,与原来产业之间形成了既替代又互补的关系;虚假融合是指由于产业融合只是发生在本产业的边界内部,没有发生在产业的边界处,融合后的产业并没有替代原来产业的市场需求或创造大量的新的需求,因而真正的产业融合并没有实现。
3、产品的融合方式
从这个视角进行分析的学者,根据融合过程中产品的融合方式可以将产业融合分为替代型融合和互补型融合(张磊,2001;曹卫、郝亚林,2003;余东华,2005;周振华,2004)以及结合型融合(周振华,2004)三类:(1)替代型融合就是指原本各自独立产品进入一个共同的标准元件束或集合后,以其具有的相似特征及其功能整合成一种可替代产品;(2)互补型融合是指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进入共同标准束或集合后形成一个系统,使其能够有机地联合使用,比单独分开使用时效果要好,也可能是现在联合使用比以前联合使用效果更好;(3)结合型融合是指在相互功能渗透的基础上,将原先两种不同的产品结合为一体,形成一种新型的产品。
四、产业融合的研究展望
产业融合是一个新兴而又复杂的经济现象,研究难度比较大。虽然目前已经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是还存在着产业融合概念界定不清;动力机制,效应研究不够深入,特别是动力机制研究欠缺理论性;实证研究比较狭窄等不足,整体还欠缺一个系统的、整体的研究。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和突破:产业融合概念内涵界定;产业融合动力机制与实质的理论研究;产业升级与产业融合的关系;产业融合中企业战略研究;产业融合中政府政策体系研究。
【参考文献】
[1] 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1(2).
[2] 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2003(4).
[3] 于刃刚、李玉红:论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J].生产力研究,2003(6).
[4] 周旭霞:产业融合:龙头企业成长的新模式――以浙江省秋梅食品有限公司为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8).
[5] 高煜、刘志彪:改革30年我国产业发展演进的历史回顾与前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6] 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2(4).
[7] 陈柳钦:产业发展的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分析[J].中州学刊,2006(1).
[8] 余东华:产业融合与产业组织结构优化[J].天津社会科学,2005(3).
[9] 朱瑞博:价值模块整合与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3(8).
[10] 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5).
[11] 周振华: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2(6).
[12] 陈柳钦:产业融合问题研究[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6).
[13] 孟添、张恒龙:产业融合: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新动力[J].经济师,2007(4).
[14] 李碧珍:产业融合:林业产业化转换的路径选择[J].林业经济,2007(11).
[15] 李晓丹:产业融合与产业发展[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1).
[16] 聂子龙、李浩:产业融合中的企业战略思考[J].软科学,2003(2).
[17] 郑明亮:产业融合模式下的中小企业竞争战略选择[J].潍坊学院学报,2007(3).
[18] 张磊:产业融合与互联网管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9] 陈柳钦:产业发展的相互渗透:产业融合化[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3).
[20] 马健:产业融合识别的理论探讨[J].社会科学辑刊,2005(3).
[21] 曹卫、郝亚林:产业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03(3).
[22] 周振华:论信息化中的产业融合类型[J].上海经济研究,200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79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