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段银松

   【摘要】我国在1994年税制改革,确立了生产型增值税制度。如今,我国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已经暴露出种种弊端。国家也已经制定了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型分步实施、逐步扩大征税范围的策略。由于增值税在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不仅提高了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能力,而且更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久的发展,所以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是我国增值税改革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消费型增值税 生产型增值税 增值税转型 销项税额
  
  我国实行增值税是从1984年第二步利改税时开始的,在随后进行的一系列税收制度改革中逐步确立了生产型增值税的地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将我国的增值税由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中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从微观角度来讲,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宏观角度来讲,这对扩大国内需求,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对增值税转型的理解
  
  增值税是对从事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从事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依据对固定资产的处理不同,增值税可分为三种类型: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增值税转型就是把我国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在增值税的实际征收中,采取先按商品销售收入乘以适用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再从中扣除企业用于销售而购进的商品或为生产商品所购进原材料等投入物所交的增值税税款,也就是“进项税欲”,通常以购进发票上注明的税额为准,余额上交给政府。生产型增值税是指在计算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时,只允许在销项税额中抵扣外购的原材料的已纳税额,不允许扣除外购的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额。从国民经济整体看,其税基大体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不包括增值税等间接税本身),故称为生产型增值税。从企业看,外购固定资产包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列入当期进项税额抵扣销项税额,而是全部计入成本。消费型增值税则是指在计算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时,允许在销项税额中扣除外购的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额,从国民经济整体看,其税基相当于只对最终消费品和劳务征增值税,故称为消费型增值税。从企业看,外购固定资产包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全部列入当期进项税额,从当期的销项税额中抵扣。也就是说,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固定资产按取得时的成本入账,取得时的成本包括买价、增值税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用公式表示就是:固定资产成本=买价+增值税+其他费用;在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由于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增值税可以抵扣,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中就不包含增值税这一块。两种类型增值税的区别在于对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是否允许抵扣及如何抵扣。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抵扣,税基大;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全额抵扣,税基小。显然,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的固定资产成本要低于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的固定资产成本。
  
  二、增值税转型的有关规定及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了将我国的增值税由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维持现行增值税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在全国范围内,各个行业的所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当期的销项税额中增加抵扣其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当期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可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转化必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产生影响在以下方面。
  1、对企业产品成本的影响
  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企业资本投入所承担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资本化为固定资产成本的一部分,并且分期转移到生产成本中去,使所生产产品的成本中还包含一部分购进环节的增值税。在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企业新增的固定资产成本中不包含增值税进项税额,这部分税额也就不会转移到生产成本中去,那么所生产产品的成本中也就不含购进环节的增值税,相对来说,产品成本就降低了。
  2、对企业营业利润的影响
  (1)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框架下的固定资产成本不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要低于生产型增值税制度条件下的固定资产成本。假设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的企业所购设备类固定资产的增值税基本税率是17%,那么,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固定资产成本的降低幅度为:17%/(1+17%)=15.54%,因为企业每期要计提固定资产的折旧,设备折旧也相应降低15.54%。从固定资产折旧成本转移过程来看,根据固定资产的不同用途,固定资产的折旧要么计入产品成本要么计入期间费用,不论计入哪个会计科目,设备折旧的降低均导致公司当期营业成本的降低,从而提高了当期的营业利润,并且这种影响会在固定资产的折旧期内持续。
  (2)由于新增固定资产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使得增值税应纳税额减少,而城建税及教育附加费是以包括增值税在内的三大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实际缴纳数为税基的一定比率计提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因而使得营业税金及附加有所减少,从而导致营业利润增加,这种影响只是一次性的。
  3、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
  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公司购买固定资产的进项增值税不能抵扣,会计上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在现金流量表上表现为公司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在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允许企业新增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一次性全额抵扣,企业将比在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少流出现金,相对来说就是公司现金流量在现有基础上的增加,增加程度与当年的投资规模成正比。与增值税转型前相比,转型后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现金流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中予以抵扣,使得企业缴纳的增值税额减少,表现为企业现金流出减少;第二,增值税的降低还会导致以其为税基的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的减少,节约企业的现金流出;第三,企业投资成本最终都要转嫁给消费者,投资成本的降低直接导致企业销售价格的下降,企业负担的增值税销项、消费税、城建税以及教育费附加也会相应的降低,企业的现金流出也会减少。结合以上三个方面,因增值税转型使企业节约的现金流=允许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节约的消费税、城建税、教育附附加。
  
  三、增值税转型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1、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扩大内需
  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增值税转型对不同的企业虽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对所有交纳增值税的企业都有减税效应,都会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消费型增值税的实施,使企业所购固定资产支付的进项税额得以抵扣,相当于为企业注入一笔流动资金,增加企业的积累,从而刺激企业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增加有效需求,导致社会购买力大大提高,缓解供需矛盾;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带动产品价格下降,刺激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的增长。这在金融危机导致消费紧缩的情况下,尤为必要。
  2、增值税转型有利于促进设备的更新改造和产业升级
  在生产型增值税制度下,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额不能抵扣,致使高新技术企业既要承担多投固定资产的压力,又要承受多缴税的负担,对企业扩大投资、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有抑制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者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实施消费型增值税,通过对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所含税金进行抵扣,减少了税基,相当于享受了国家提供给企业的资金补助,为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了资金来源,为企业扩大投资提供动力,起到优化企业投资结构的作用。有利于刺激企业改进技术,采用先进设备,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调动企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产业改造和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由此可以看到,增值税转型有利于促进设备的更新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3、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消费型增值税,这样在增值税税负成本上,一些国家的产品成本就比我国的要低。因为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按规定,外资企业可以享受购进购买国产设备进项税额退还优惠,而内资企业不可以享受,造成国内企业税款抵扣不足,在市场上与外资企业进行竞争时,其产品成本中仍含有一定增值税,无形中降低了内资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行消费型增值税,解决了内外资企业购买国产设备分别实行不同的办法而导致的政策分歧,企业外购的机器设备已纳税额可以抵扣,在出口环节,增加了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强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出口企业的发展。增值税的转型,统一了内外资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我国出口产品从此可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竞争力将会明显增强。
  
  四、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有很多积极的影响。当然,增值税转型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我国现有企业的构成是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将加大资金需求和劳动就业的压力;增值税转型后企业的投资力度和投资规模也随之加大,可能不仅不会改善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还可能会使企业面临更大的成长性风险。所以,企业应强化科学投资理念,注重投资效率。随着国家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消费型增值税在中国的逐渐推行,必将会对中国的企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中华、陈阳: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经济影响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12).
  [2] 杨梅、张京辉:试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J].财会月刊,2008(5).
  [3] 杨建平:浅谈增值税转型[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
  [4] 李晓莉、杨建平:对生产型增值税到消费型增值税转型的认识[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80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