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发展区域生态经济若干问题的讨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熊 云 徐秀峰

  【摘要】文章从发展区域生态经济的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和规划三个方面阐述发展区域生态经济的一些理论和实施注意的问题,为区域生态经济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区域生态经济 指导思想与目标 规划
  
  一、引言
  
  生态系统功能是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在人类对自然利用和改造过程中,往往只重视自然资源的直接消费价值,而忽略了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服务效益价值。人们在资源开发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有过无数次的深刻教训。此时人们意识到了经济发展不应该建立在牺牲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因此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观,它一方面已成为区域的战略目标选择,另一方面也成为诊断区域开发及其是否健康运行的标准。要使区域经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必须构建合理的区域生态经济体系,进而使区域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区。
  区域生态系统是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生态经济,是指人们按照自然生态规律,效法自然,获得主观能动性,把传统生产力的经济社会转移到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轨道上来。良性循环的生态整体,可实现自我增殖、再生。同时,投入现代技术完善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自然物,使区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态经济体系,是指在区域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理论指导下,区域内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有序、立体、网络关系的生态经济社会结构。
  
  二、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指导思想
  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以系统和生态理论为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的理论基础。即以系统的整体观点和生态理论的生态控制理论、生态创新理论为指导,构建区域生态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只有将区域经济建设成生态经济区,才能形成经济高效、产业结构健全、制度健康公平、生态意识浓厚、社会安康、自然与人造资本融通,实现生态经济、生态服务、生态文化相统一的经济区。
  2、区域生态经济体系构建的目的
  前苏联学者E.D 基鲁索夫认为:“生态意识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解决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观点、理论和感情的总合。”所以要发展生态经济,首先就必须树立生态意识,从宏观上根本转变以前单一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为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目标。同时,发展生态产业,必须有大批掌握高科技、具有生态知识的人才。不仅生态产品的生产者需要高科技人才,而且经营者也需要高科技的知识。
  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业系统。产业生态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循环性。区域中各企业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技术应用中,运用生态学的观点,用生态学的思维指导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把生态技术重新置入与自然有机统一的整体中进行清洁生产,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产业系统和生态经济系统,使现代社会的运行与发展转移到良性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的轨道上来,使人、社会与自然重新成为有机的统一体,最后才能使整个区域形成生态经济区。
  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从传统的工业文明社会发展模式中解脱出来,转向新的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生态经济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生态化与知识化的时代潮流,在经济发展中必须使工业化与生态渗透发展,走工业化、生态化与知识化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面对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技术改造和采用清洁工艺,提高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使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减少废弃物排放,努力减少产品在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占用和产生新的污染。在排放阶段,首先应考虑的是废弃物的资源转化工艺,其次才是部分利用自然净化条件下的污染治理措施,转变高消耗、重污染的传统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有利于绿色管理的实施。绿色管理是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风行而萌生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它是将生态环境管理纳入到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在管理目标上由过去的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转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轨道上来。它不仅强调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济原则,而且还强调遵循生态规律办事,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有利于绿色管理的实施。绿色消费是可持续发展观在消费领域的本质表现,它从维护人类社会长远发展的观点出发,坚持消费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其基本思想是指人们在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时,具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坚持购买和消耗符合环境标准的商品。
  
  三、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基本内容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就是在对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进行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对全区域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态环境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同步协调发展,实现宏观效益和部门效益,长远和当前利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1、区域生态经济状况调查与评价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状况,是区域生态经济规划工作的第一步。区域生态经济状况调查和评价应包括:区位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及其评价;社会经济条件及其评价;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经济现状分析与评价。
  通过以上分析评价,达到下述目的:明确规划区域内各种资源在地域上的组合状况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明确影响规划区域经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和进步的有利因素、制约因素及相互关系,并明确哪些是关键因素,哪些是一般因素;明确规划区域内存在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2、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的目标选择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目标是指规划期内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在确定各项发展指标时,要紧密结合当地情况,并参照上一级国民经济计划和规划目标,提出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发展指标。对不同层次、不同规划阶段的指标,应提出数种发展方案。指标既要先进,又要切实可行,定性定量结合,定量为主。
  3、区域生态经济分区与规划布局
  区域生态经济分区是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出发,根据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把特定的空间划分为不同功能的区域单元,也就是说对生态经济要素和生态经济活动在空间存在状态的分类。其理论依据主要是生态经济系统的地域差异性、区内相似性和发展阶段性。生态经济分区的指标设计必须满足全面性、科学性、可行性、适用性和完整性原则。
  区域生态经济分区指标体系主要有:生态经济成本底指标,包括地形地貌指标、气候指标、土地类型及利用状况指标、人口指标、产业结构指标、人均GDP指标、人均收入指标、森林覆盖率指标等;生态经济平衡指标,有能量投入产出指标、成本费用指标、森林蓄采比指标、矿藏储采比指标等;生态经济效益指标,它包括:森林覆盖变化率、土地退化治理率、土地利用率、环境治理率、资金利润率等指标。
  通过上述三类指标衡量、对比、分析和综合,就可将水平相似或大体接近的地区划为同类型生态经济区。在生态经济分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合理地配置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生态经济的布局规划。

  4、区域生态经济主要建设领域和重点建设任务规划
  区域生态经济规划中,包含着许多重要建设领域,如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改善能源结构和住区环境,保护耕地、保护脆弱生态经济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防灾能力建设等,以上各领域(因具体情况不同可有增有减或个别交叉合并)都应规划重点建设任务并安排具体建设项目,重点建设领域应制定专题规划。
  5、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
  经费概算应包括两部分:一是部门规划预算和总体预算,二是经费渠道。合理安排经费预算,并确保经费来源,是保证区域生态经济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效益分析要从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进行。
  经济效益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分析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物质、能量的利用水平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系统价值产投比、总产值、总利润、产业结构、人均产值和人均收入等。
  生态效益分析,主要分析系统结构是否合理,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土地利用率、光能利用率、能量产比等),系统绿色植被覆盖率及对环境污染的降解和自净能力,环境优美舒适度等。
  社会效益分析,主要看规划后区域的生态经济建设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提高和社会人员素质的提高;生态意识是否增强,是否有利于区域的科技进步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区域是否具备高效的信息反馈系统和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
  6、区域生态经济规划的保障措施
  根据规划目标的要求和生态经济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与规划、主要建设领域及重点建设任务相适应的对策与措施。通常包括经济措施、行政措施、法律措施、市场措施、以及能力建设、资金筹措、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到方面,尤以能力建设(科教事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等)、政府和生态经济政策调整最为重要。
  
  四、结束语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区域生态环境差异大,不少地区经济的发展以消耗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损失为代价。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有利于环境的平衡与稳定。人类应平等善待其他生命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人类的开发活动要遵循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管理和绿色消费的模式。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要加大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与修复的投入力度,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把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世界银行的国民财富指标已在发达国家逐步纠正国民经济账户的指标体系,即在传统的国民经济账户中反映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的信息,这是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原有的国民经济账户进行调整而建立环境国民经济账户,能进行国内产品和财富的绿色衡量。我国在这方面应从区域生态环境人手积极开展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对区域和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中国工业出版社,1999.
  [2] 吴人坚:生态经济区建设原理初探[J].生态经济,2001(1).
  [3] 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J].中国城市经济,2002(5).
  [4] 许涤新:生态经济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94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