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和方式的讨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要想更好地教授小学语文这门课程,就必须深入探究和理解小学语文的教学意义,这也是开设小学语文的目的所在,可能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不算一个复杂的命题,但是如何选择与教学目的相匹配的教学方式,确是被更多人忽视的关键问题,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小学教学的要求在改变,这必然导致教学目的也随之改变,而再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对教学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探讨新时代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目的  教学方式
  作为一名已经在盛华碧桂园中引文学校从事语文教学一年多的我,在过往的求学和求职经历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词语仍然是“能力”。但是这个“能力”单单指的是专业能力么?远不只如此,他还包括了处事、做人、应变、自主的能力,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这种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种能力正来源于人在学习和生活中独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地锻炼。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从社会需求出发,更多的采取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语文这门学科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学习到探究式学习方式可以很好地满足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探究式学习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式学习之后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行为。让探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那么要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开展探究式教学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进行。
  一、明确教学目标,预设探究问题
  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提前明确本课堂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预设好将要探究的问题和学生针对问题可能会出现的答案和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效的开展探究式的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师精心设计的每一个问题,只有有效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思考。可以创设更加丰富立体的探究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更多的思想激发和情感的渲染,从而在头脑中产生问题意识,带着这种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学生就会更容易在教师的引导下向探究的目标前进。例如,在教授《万年牢》这一课第二课时,课前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理清课文围绕“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万年牢有哪几层含义。那么在设计问题时,所有的预设问题都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在“理清课文围绕“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这一目标下我设计了:1、说一说每一段的段意;2、哪几个自然段可以放在一起分为一层;3、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在“万年牢有哪几层含义”这一目标下我设计了:1、文章几次出现了“万年牢”。2、每一次“万年牢”各有什么含义。
  二、科學引导,以问带学
  小学语文教师是整个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主导者,教师要善于根据文章的内容、结构、情感等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题目进行解读并针对课文题目提出相关的问题,因为题目往往是一篇课文内容的精髓和概括,用问题带领着学生学习,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研读文章内容,在文章中找出答案,基于文中答案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理解。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课文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对课文的疑问,鼓励学生的提问行为,进而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或是开展由其他同学回答该同学问题的模式。例如:在讲解《吆喝》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读题目,然后围绕题目进行过发问,学生提出:什么是吆喝?吆喝什么?为什么要吆喝?学生自己提出的三个问题基本就是文章的核心内容,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去文中找出相关答案,宾勇不通的符号画出来。
  三、打破常规,回归主体
  小学语文教师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主导者,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开展探究式学习,语文教师就必须摒弃过往以老师讲为主体的传统,要回归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在盛华碧桂园工作的这一年中,我最大的进步就是在这里接触到了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师引导为辅,更多的去尝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锻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只有这样学习,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收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总之,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主线,积极实践探究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这样的“教”才是有意义的教,才能真正让学生有所得,得到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勤.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探究式学习的优化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5.
  [2]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究式学习开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7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