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讨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学生养成基本语文素养的重要基础阶段,而对小学生写作素质的培养是小学语文学科素养的教学重点。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特征,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难以对小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教学,影响小学生写作素质的发展。但小学教师要明了小学语文写作素质教学对小学生语文素质养成和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学习专业知识,结合学生基本情况,不断实践高效的写作教学方法,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写作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学方法;讨论
新课标要求小学教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语文中的写作教学是对小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发展的验证和提高。小学生语文素质教学中语文写作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学生的写作能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明白对文字运用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语文基本学情特点,合理运用通过阅读教学,促进写作能力提升,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写作思路,通过练习实际对小学生开展个性化写作教学,从而整体上提升小学生的写作素质。
一、通过高品质阅读教学,培养小学生写作基础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阅读教学,能为学生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对小学生的阅读的精读培养,能锻炼小学生对写作手法的熟悉,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质量;而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生粗读的训练,能扩大小学生的阅读范围,为写作提供更多的思路指引和写作素材,不至于形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况。
例如,在进行《草原》课文教学时,教师为了对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基础,对学生进行了精读和粗读的阅读教学。在阅读课文过程中,教师针对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熟悉作者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如“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此句对小山丘同时有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来形容小丘静态的美,用“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来形容小丘动态的美。在课文其他地方更多类似的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教师和学生们一一做了分享。在课文精读教学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的《鸟的天堂》,对今天学习的《草原》的写作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两篇文章的阅读,让学生增加对同一写作手法的文章阅读,又觉得读后感觉作者的写作生动又具体,课后小学生均对自己想写的事物如村外,公园等进行了描写。实践证明,通过高品质的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写作的基础能力和素质。
二、加强写作练习、情感交流,培养小学生想象力和写作思路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不少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习惯性地讲自己认为对的写作模式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写作模板进行写作训练,这样的写作教学方式虽然能一时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但是对于学生的写作思路的发展是不利的,容易让学生形成固定的写作思维,对小学生写作素质的提升有消极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活化学生的写作教学模式,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写作经验交流和情感交流,丰富学生在写作时的想象力和写作思路,能更加有效的促进小学生的写作素质发展。
例如,在进行《草原》课文内容教学时,教师对学生进行精读的过程中,也对课文进行了整体记叙顺序的讨论,这篇访问记是按照“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的顺序进行的描写,这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作者在草原的行程有一个具体的想象。教师告诉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一定对具体的某一事物进行过多的描写,可以根据其他的思路进行写作。例如旅者的行程,小鸟的飞行过程,事情发展中的地点和人物的变化等,增加小学生的写作思路,免受固定写作模式的困扰,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提升小学生的写作素质。
三、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实施小学语文写作个性化教学
由于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结构不尽形同,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在写作方面给予学生充足的自我学习和个性化写作的时间与空间,具体为避免设置针对性过强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努力将写作和现实生活中的众多方面联系,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加以正确的指导,跳出過去写作方向仅限于对父母、同学、教师等描写的固定思维,让学生在自我兴趣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写作素质。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对小学生写作素质培养的重要性,通过自身学习,在语文写作素质教学中不断运用更加专业化和人性化的教学方法,通过阅读教学为写作教学奠基,通过加强交流培养学生写作思路,通过与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生的个性化写作等,不断发展小学生的写作素质。
参考文献
[1] 王丽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54.
[2] 林作桂.小学语文研究性写作话题教学设计[J].名师在线,2018(34):38-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99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