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播种希望的使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 玉

  位于南湖大路伊通河畔,有一座14200平方米宏伟壮观的教学楼伟岸地矗立在行人的面前。22700平方米风雨操场,绿草翠柏环抱,假山雕塑点缀其间。看到如此景致,有谁能想到它的前身竟是不到4000平方米的旧校舍!是谁让它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是长春市五十六中学现任校长孙玉华。
  提起原来的五十六中学校舍,位于南岭小街的那憧小旧楼还依稀留在人们的记忆里,破旧的校门和农舍一般的收发室使人很难想象这是一所城市里的中学。为此,孙玉华校长想改变办学条件却一筹未展,机会来了,它不是机会的机会。
  城市改造修建亚泰大街和南湖大路割去原本不宽绰的操场2000多平方米,学校面积被拦腰割去一半还多,旧校舍想再生存下去已是不可能的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进入孙校长的脑海里,何不趁此机会建个新校舍。
  
  一、责任重于泰山,使命决定行动
  
  孙校长担任56中学校长是1999年初,受命于学校最困难的时期,旧教学楼建筑面积不足4000平方米。严重障碍办学规模和效益。且多年不曾修茸,教学设备匮乏,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设备近乎空白,原来并不宽绰的操场因修建亚泰大街和南湖大路又割去2000多平方米,加之师资不足,经费拮据,各种压力一股脑全落在孙校长的身上。怎么办?面对困难的挑战,孙校长想到党培养自己一回,此时此刻,应挺身而出,不应有任何代价可讲,更不能打退场鼓。孙校长说:“责任是一种动力,责任重于泰山,责任产生使命,使命决定行动。”孙校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盖新校舍,孙校长多次往返相关部门,腿跑细了,嘴磨破了,累病了好几回,历时两年,多方协调,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的行动得到了市建委、市教育局、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她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如今,一座14200平方米宏伟壮观的教学楼矗立在伊通河畔。由办公室、教学区、实验区、体育馆四部分组成。
  新校区落成后,孙校长本该歇口气,但她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抓紧教学设备建设。她认为“办学条件”是一个动态过程,永无止境。为了满足广大家长和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她费尽心血,克服重重困难,筹措资金200多万元,用于更新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目前,全校已安装了闭路电视和监控系统,新添置96台品牌电脑,装备标准化双套理、化、生实验室,有现代化语音室、微机室、多功能电教室,有藏书40000册的图书馆和同时可供四个班学生阅读的阅览室,每个教学班配备了液晶投影仪和实物展台,实现“四机一幕”。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现代化教育提供了雄厚物质保障,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办学效率。
  宏伟壮观的教学楼建起来了,现代化教学设施装备起来了,孙校长却累倒了,病倒了,大夫诊断为严重冠心病急性发作,须立即住院治疗。在和病魔作斗争时,孙校长凭借的是毅力,是责任,是一种办教育本身所赋予的使命。
  
  二、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欲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孙校长深刻认识到教师就是辛勤固根耕耘者和执著浚源开拓者,她深知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名师需要名校塑造,名校需要名师支撑,她的核心工作是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她抓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是广聚贤才,招聘教师;二是广开渠道,校本培训。并以校本培训为主,坚持“认真遴选。悉心培养,严格考评,奖惩分明,发挥特长。鼓励拔尖”的原则;采取“树典型、引路子、压担子、结对子”的方式和积极开展“四课两评”活动.强化教师培训。目前一线任课高级教师占42%,一线教师35%,有省、市级优秀教师、模范教师15人,区优秀教师18人。一支数量充足、年龄、知识结构合理,德业双馨的师资队伍业已形成,敬业、爱生、善诱、创优的良好教风蔚然成风。
  孙校长把科研名校作为治校方略之一。为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着重培养教师科研能力和提高应用信息技术水平。近三年,教师在国家、省、市交流或获奖论文达350余篇。她本人更是身体力行搞好教科研工作。她撰写的论文《学生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文被收集在《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里;她负责的吉林省中小学《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课》的课题研究获得优秀奖:她承担省“十五”计划教育科研课题《学生自主学习》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她的论文《加强“三支队伍”建设》被评为“2000年以来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她的《树立创新理念,搞好学校管理》论文和她主编的《教艺摭谈》论文集发表后,皆反响不凡,成为名符其实的科研型校长。由此学校也被评为“吉林省创新教育实验校”、“东北师大教育科学研究基地校”。
  
  三、倡导人性化的人文管理
  
  多年来,孙校长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她积极倡导人性化的人文管理。努力使学校赋予文化品位,优化人际关系。净化精神环境,美化物质环境;为教师创设宽松的工作环境,做过细思想工作,给予师生更多的关爱。
  2001年,一个学生突然发生车祸,孙校长亲自去医院看望,了解家庭困难,她多次找到有关部门咨询协调,使医疗保险费得以全部报销。家长送一面锦旗表示感谢。锦旗上赫然写道:“理想的学校,最负责任的校长”。
  还有一个家住郊区的学生,父亲残疾,母亲多病,学生无力继续读书,当背着书包哭着离开学校时,孙校长知道后,她立即撵到校外,使该生免于辍学。
  一位四平师范毕业品学兼优的大学生,由于家境困难,找不到接收单位,孙校长得知此事后,立即将这位大学生请来学校,经考核毅然接收了这位大学生。当了解其母亲有病无钱治疗时,孙校长拿出自己的工资给她母亲看病,在孙校长的带动下,全校老师捐款3000多元,送到正在医院治疗的大学生母亲手中。
  孙校长的人性化人文管理收到了显著成效。近年来,社会生源减少,在多数学校学生数递减的情况下,56中学生额逐年增加,源于有一位好校长带出一所好学校,赢得了社会良好信誉;经济效益也是办学成果的一个重要的标志,现在创造经济效益是她上任时的10倍还多,不但彻底改善了教学环境,也为上级财政增加收入,这是学校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学质量逐步攀升,仅以2004年中考为例,毕业生277人,达到长春市四大名校录取线41名,占15%,达到省首批重点高中(七校)录取线140人,占51%;达到省重点高中录取线185人,占67%,如此好的中考成绩在市区同类校中也是罕见的。中考成绩连续八年被评为南关区先进单位。
  孙玉华校长,看到学校的快速发展,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她象一粒希望的种子,播洒进56中肥沃的土壤里,生根、开花、结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559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