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边缘效应”的南襄城市群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郭荣朝 苗长虹
摘要:城市群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笔者在阐释“边缘效应”、边缘区、边缘区类型的基础上,从边缘效应、通道条件、经济地位、基础设施、文教科技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南襄城市群构建条件。同时,对南襄边缘区的未来发展给出了消除“行政区经济”束缚、突出互补优势、加速南襄边缘区要素流动、促进边缘区升级、构建南襄城市群框架的建议。
关键词:边缘效应;边缘区;南襄城市群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BJL0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04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JL06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70410873)
作者简介:郭荣朝(1963-),男,河南镇平人,河南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教授,河南大学地理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苗长虹(1965-),河南鄢陵人,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1-0051-04 收稿日期:2007-11-01
一、“边缘效应”与边缘区
(一)“边缘效应”
“边缘效应”(edge-effect)源于生态学:“在边缘地带可能发现不同的物种组成和丰度,即所谓‘边缘效应’”(福尔曼・戈德罗恩,1990)。“由于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使得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一生境重叠的交错区域中,不但增大了交错区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而且增大了某些生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这一现象称为“边缘效应”(赵志模、郭依泉,1990)。“边缘效应”是指缀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环境影响而表现出与缀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联合国人居中心,1999)。众多研究表明,缀块边缘部分往往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度和第一性生产力。
在“异质地域”间的公共交接地带,由于经济社会生态因子的互补性集聚,或地域属性的非线性相互协同作用,产生超越各个地域单元功能叠加之和的关联增殖效益,赋予边缘区、相邻腹地、乃至整个区域综合效益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地域间的“边缘效应”。边缘效应依托核心腹地,并与相邻地域的异质性等因素密切相关,如海陆之间的边缘效应与国家之间的沿边效应、平原与山地之间的边缘效应等有着很大差异。边缘效应有正负之分,外部性经济正效果是边缘区城镇产生、拓展的动力之一(刑忠,2001)。
随着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和新经济时代到来,地域单元间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生态流等各种“流”的流动愈来愈频繁,边缘区是各种“流”的节点或汇聚地,边缘效应在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因此,今后的区域发展应在遵循自然社会经济规律的前提条件下,重视边缘区发展――充分发掘边缘效应、增殖边缘效应、创造边缘效应、促使边缘效应内部化;在城市群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进一步重视边缘效应,消除“行政区经济”束缚,实施联动发展。
(二)边缘区
这里将边缘区界定为:相邻地域间具有一定空间范围且直接受到边缘效应作用的边缘过渡区,尤其是自然地理单元与行政地理单元间的耦合地带(如位于海陆交接带的国家或地区)。这里的自然地理单元是指山地、丘陵、平原、高原和盆地,陆地与海洋等;行政地理单元是指大洲、国家、地区等。从空间上看,边缘区具有垂直结构上的层次性和水平结构上的镶嵌性,垂直结构包括大洲的边缘地带、国家的沿海地带与沿边地区、地区(省、市、区)间的交接带以及自然地理单元间的交接带等。从时间上看,边缘区具有动态演展性,即不同时期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致使行政区划、城镇体系等会进行一定的调整,边缘区随之也要发生变化。边缘区具有相邻地域所共有的属性,区位优势显著,资源组成更为丰富,具有很强的关联纽带作用,加之多样性生境(包括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叠合、延展,所蕴藏的生态位数量与质量都远高于地域腹心区,个人及团体社会与经济活动的选择机会增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生态流交换则更为频繁,有利于城镇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边缘区对应于同级系统的核心区而存在,边缘区与核心区具有相对性。特定层次的多个相邻地域通过廊道相互作用,在共同的边缘叠合区形成新的结构,发生突现,进而发展为新系统的高一级核心。各分地域中心相对于新的中心而言则成为“边缘区”(图1)(刑忠,2001)。
(三)边缘区类型
边缘区因所处地理区位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根据行政区划单元可划分为洲际边缘地区、国际边缘地区、区际边缘地区等。洲际边缘地区,即大洲与大洲交接处的国家或地区。由于其处于大洲与大洲交界处,往往是大洲与大洲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生态流汇聚的地方,其经济地位、交通地位、生态地位等极为重要。如:巴拿马、土耳其、新加坡、埃及等国家或地区。国际边缘地区,即国家与国家交接处的地区。如: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三江平原开发区以及我国的其他沿边口岸地区等。区际边缘地区,是指一个国家内部地区与地区交接处的地区。如:苏皖省际边缘地区(南京都市圈),鄂豫陕省际边缘地区(襄樊、十堰、南阳、安康、商洛等地市),苏鲁皖省际边缘区(黄淮海地区),以及多种类型的口子镇,等等。
根据自然地理单元可划分为海陆边缘地区和陆上边缘地区,后者包括:丘陵平原边缘地区、山地平原边缘地区(山前平原地带)、山地与山地间的边缘地区(河谷地带)、山地高原边缘地区、高原平原边缘地区等。海陆边缘地区,顾名思义是指海陆交接处的国家和地区。即濒临海洋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以及我国的沿海地区。丘陵平原边缘地区,即丘陵与平原交接的地区。如两湖平原的周边地区(湖北省云梦泽和湖南省的洞庭湖地区)等。山地(高原)平原边缘地区,即山地(高原)与平原交接的地区。如太行山(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山前平原地带等。山地与山地间的边缘地区,即,山地与山地之间的河谷地带。如秦岭、大巴山之间的汉水谷地等。山地高原边缘地区,即山地与高原之间的过渡带,如渭河谷地等。
边缘地区因主导作用内容的不同可分为经济作用型边缘地区、环境资源型边缘地区、社会职能型边缘地区、空间限定型边缘地区以及复合型边缘地区等。复合型边缘地区,即自然地理单元与行政地理单元之间的耦合地带。如海陆交接处的国家或地区,等。
二、南襄城市群构建范围
南阳、襄樊、十堰三地区属于河南省与湖北省交界处的省际边缘区的一部分(以下简称南襄边缘区)。根据城镇群落间的联系等综合分析,南襄城市群构建范围主要包括襄樊市区及其下属的老河口市、枣阳市、宜城市,南阳市区及其下属的邓
州市,十堰市区及其下属的丹江口市(图2)。2003年底南襄城市群拥有3个地级市,7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157个建制镇,总面积1.8万km2,总人口840.01万人,GDP总量691.78亿元,人均GDP8234元,分别占南襄边缘区总面积的15.61%、总人口的33.63%、GDP总量的55.32%、人均GDP的1.65倍;南襄城市群城市化水平35.6%(按“五普”数据计算)。
三、南襄城市群构建条件分析
(一)边缘效应开始显现
南襄城市群地处河南、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区经济”间的交接地带,同时还处于秦岭山地与大巴山地、秦巴山地与南襄盆地两种自然类型边缘区的边缘耦合地区。这种行政地理单元与自然地理单元进一步耦合而形成的复合型边缘地区使南阳、襄樊、十堰三地区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南阳以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经济,襄樊以高新技术、汽车产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和较为发达的农业经济,十堰属于典型的汽车工业经济。计划经济时代,河南、湖北两省交接地带“关卡”林立,严重阻碍了异质地域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生态流的正常流动,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和“行政区经济”的逐步淡化,南襄边缘区的经济社会交往越来越频繁。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立了包括南阳、襄樊、十堰在内的中西部经济技术协作区,联络处常设襄樊,经济贸易协作洽谈会每年举办一次,物资交流、项目合作、资金拆借等经济要素流动逐步增加,各类城镇尤其是“口子镇”快速发展,边缘区位优势凸现,边缘效应开始显现(表1)。
(二)通道建设逐步完善
南阳、襄樊之间现有焦(焦作)枝(枝城)铁路、许(许昌)樊(襄樊)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等通道相连,襄樊、十堰之间现有襄(襄樊)渝(重庆)铁路、汉(武汉)十(十堰)高速公路、107国道、316国道、汉江水路等相通,南阳、十堰之间有公路相连或绕道襄樊相通。襄樊、南阳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基地和信息港之一,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运输等多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同时襄樊、南阳还是全国“八纵八横”骨干光缆干线网络中的重要节点,鄂西北、豫西南地区的通信中心。南襄边缘区通道建设逐步完善。
(三)经济地位日益提高
2003年底,南襄城市群GDP总量691.78亿元,人均GDP8234元。与襄樊市、南阳市、十堰市三市的平均水平相比,南襄城市群经济地位突出(表2)。
(四)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增强
1996年襄樊市跨入大城市行列。2003年底襄樊市建城区面积已达80km2,市区非农人口84.76万(2001年原襄阳县归并到襄樊市区);城市道路面积、人均道路面积、自来水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数、人均实用住房面积、建城区绿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基础设施指标在全国同等规模城市中均居领先地位。2003年底南阳市区非农人口53.45万人,跨入大城市行列。由于“宁(南京)西(西安)铁路”建成通车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所带来的机遇,南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城市建成区面积已由2000年的37 km2扩大至2003年的67km2,发展潜力巨大。十堰市作为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基础设施(表3)。
(五)文教科技水平逐步提高
襄樊市、南阳市都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众多。主要有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等,其中国家级景点景区11处、省级景点景区23处,为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奠定了坚实基础。南襄城市群现有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郧阳医学院、襄樊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南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是该区域高等学校最为密集的地区,每年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各类专业人才。同时,襄樊、南阳、十堰分别设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城市产业组织重构和城镇空间结构重组提供了较好的科技支撑。
四、南襄城市群构建对策
(一)消除“行政区经济”束缚
目前,“行政区经济”在南襄边缘区仍有一定市场,在一些利益分享方面各自为政,地方保护现象时有发生。构建南襄城市群首先要消除“行政区经济”束缚,通过市场机制强化南襄边缘区的互补优势,使其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生态流畅通无阻。其次,还要进一步加强网络通道建设,加快南襄边缘区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加快科技市场、产权市场、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的整合与建设,充分发挥“边缘效应”在南襄城市群构建过程中的作用,为南襄城市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集聚优质生产要素创造更好条件。
(二)突出互补,整合优势
边缘效应之重点就是异质地域间经济社会生态因子的互补性集聚,使边缘区具有超越各个地域单元功能叠加之和的关联增殖效益。在南襄城市群构建过程中,要重点突出襄樊、南阳、十堰三个城市的互补优势,三市之间要分工协作,有所为,有所不为,最终才能形成“关联增殖效益”。具体来说,襄樊市应重点突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优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高科技农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突出湖北省汽车产业开发区(襄樊“二汽基地”)优势,重点要在汽车发动机、整车生产等方面进行创新;突出水稻等高科技农业发展优势,在品种培育、科学插秧等方面做出新的成就。南阳市应重点突出旱作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南阳黄牛系列的生产与加工,汽车零部件和特种车(如石油机械)生产,以及胶片化工产品生产;高新技术产业应重点突破生物医药工程和光电子技术。十堰市应根据市场需求,重点发展重型卡车生产,争取在品种、型号、性能方面实现突破。另外,对襄樊、南阳两市共有的轻纺、食品加工等行业要加强协作,形成整体优势。
(三)加速边缘区要素流动
在南襄城市群构建过程中,除了强化襄樊、南阳、十堰三个中心城市的互补功能之外,还要对其下属的老河口、邓州、枣阳、宜城、丹江口等城市进行功能定位,构筑特色鲜明、功能互补、有利于形成组合优势的城市体系,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为农村人口转移(人流)、经济要素集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流)等提供支撑平台。各城市应依托铁路、公路、内河航道等交通干线,加快发展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各城市既要按照所属行政系统运作,服从各自省域的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定位,成为省域经济社会完整的有机组成部分;又要充分考虑发展壮大南襄城市群的需要,按照市场经济法则和城市发展规律,积极参与城市群的战略分工和城市协作,使省域发展、自身发
展和城市群建设三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促进边缘区升级
“边缘效应”充分显现,将使南襄边缘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继而在共同的“边缘叠合区”形成新的结构,边缘区中心城市进一步发展成为新系统的高一级核心。襄樊作为南襄边缘区的中心城市,南阳、十堰作为副中心城市,应进一步强化自身功能、巩固中心地位、营造经济发展极,通过全面加快现代化进程,把襄樊建设成为规模更大、实力更强、辐射带动作用更为显著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把南阳、十堰建成带动能力较强的大城市,三城市要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在南襄城市群构建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工作:(1)围绕公路建设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加强运力、运量、运距和中转集散功能开发,实现向国内外运输并举的综合型交通枢纽跨越。(2)集中发展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使之成为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名优特新产品汇聚中心和市场价格形成中心。积极发展新兴流通业和营销方式,提高商贸流通科技水平。(3)加快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电信、广电、联通、铁通等信息网络优势,扩展网络覆盖范围,推进网络互联互通。坚持科学预测,科学引导投资计划,搞好城市供水、排水、煤气、供电、通讯、邮电、有线电视、互联网等各种管网的综合布置,各种管线、配套设施与城市道路同步建设。(4)建设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水平,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价值形态,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推进城市建设。(5)完善中心城市规划。认真做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重点处理好中心城市规划与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南襄城市群建设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合理部署城镇体系空间格局;研究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促进中小城市和重点镇的合理集聚。
(五)构建南襄城市群框架
南襄城市群在发挥自身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必须从武汉地区城市群、关中地区城市群、中原地区城市群、成渝地区城市群乃至世界城市体系分工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自觉地接受其辐射带动,使自身发展同国内外城市相融合、相衔接。各个城镇要充分发挥自身辐射带动作用,加倍重视与其他城镇的配合协作,自觉地消除和避免产业同构、资源浪费、市场壁垒和不正当、不公平的竞争,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内耗,以形成互补效应和整体优势,进一步增强南襄城市群的聚合力和辐射力。
积极营造有利于南襄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社会人文环境,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切实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加强对开放空间、绿化空间、传统空间的开发建设,在城市间建立生态走廊和生态保护区,力争“十一五”期间使城市群内的8个城市全部成为全国卫生城市,南襄城市群成为全国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五、结语与讨论
城市群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乃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快车道,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计划经济时代“边缘效应”完全屏蔽的省际边缘区的健康快速发展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消除“行政区经济”束缚,突出互补优势,加强快速通道网络建设,加速边缘区要素流动,适时进行产业结构重构和城镇空间结构重组,拓展、增殖边缘效应,促进边缘区升级,尽快形成南襄城市群框架将成为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之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02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