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 迎 陈巧霞

   [摘要]“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改革,有其独特的内涵,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得到较多的实践,酒店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奠定了模式开展的良好基础,有利于学校教育形成学生、学校、企业、政府四方共赢、良性循环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并进而提出推进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订单式” 模式研究
  
  我国酒店行业正在迅速发展,酒店行业对有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从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来看,酒店业更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这使得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适应行业需求而展开。因此,“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校企双方培养人才的共同选择。
  一、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优势
  1.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源于国外的“Cooperative Education”,即“合作教育”。早在20世纪初,美国一所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综合性州立大学――辛辛那提大学,就开始了这种教育模式的尝试,到今天美国现在几乎所有中学后教育普遍采用了Cooperative Education方式。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订单为依据,按照企业要求“量身定做”完成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这种“订单”,不仅仅是一张单位“用人”需求的预订单,仅以“订单”解决就业,而还要以“订单”引导招生、主导教学,涵盖整个人才培养教育的全过程。所以本文提出“订单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要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从培养目标的设定、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内容、实践环节的教学、师资队伍组成、毕业指导等方面实现产学的深度合作,学生在“工”与“学”中的耦合互动,实现学生职业角色的转变过程,最终成长为深受酒店行业企业欢迎的实务性人才。
  2.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1)酒店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奠定了人才订单培养模式开展的良好基础
  随着湖北省积极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业发展,深入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明确了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面对如此庞大的旅游酒店市场来说,武汉乃至湖北酒店业从业人员缺口大,专业人才显得十分紧缺,因此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酒店人才对于满足社会和行业的发展需要是当务之急。因此,酒店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决定了酒店管理专业更有利开展校企双方共同合作的人才订单培养模式。
  (2)人才订单培养模式有利于学校教育形成四方共赢、良性循环的局面
  “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多元主体构成的系统,包括学生、学校、企业、政府等四个行为主体。通过“订单式”工学结合这种高层次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实现了四大主体的多方共赢。使学校教育呈现出开放式多主体协调互动的良性循环局面。
  首先,学校在酒店企业建立起了校外实训基地,成立校企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引进了行业专家,进行技能指导,同时学生走出去到一线锻炼,同时为老师进企业锻炼提供了条件,有效的保证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完善。
  第二,对酒店企业而言,在培养过程中全方位的参与,不仅可以获取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而且在参与中促进企业人文关怀,营造学习氛围,提升企业文化。
  第三,学生在三年中实现了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在受教育者和职场工作者两种身份中相互转化,紧跟酒店业发展动态,完善职业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最终成长为一名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有职业道德的职业公民、有企业精神的企业公民。
  第四,政府更是关键的统筹调控主体。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倡导和扶持下,建立起“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将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好的为区域开发建设和经济健康发展服务。
  二、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签订“订单”,以“订单”引导招生
  “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在校企双方相互信任、紧密合作的基础上,所以前期院校和酒店企业必须深入接洽,签订“订单”协议,并就酒店管理专业需求结构、职业技能训练计划、相关待遇(如奖/助学金、就业)等共同制定一个符合三方(学校、企业、学生)利益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对“订单”的细化。学校与酒店企业根据这个“订单”设置酒店管理专业方向和确定招生计划,招生时校企共同把关,选取订单班学生。
  2.深度工学结合,以“订单”主导教学
  (1)利用校企双方教育资源,展开“2平台+3模块”教育
  在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酒店企业更要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全过程。学校企业充分利用了双方的优质资源,展开“2平台+3模块”教育,既构筑“公共素质教育平台+专业基础素质教育平台+前厅工学模块+客房工学模块+餐饮工学模块”,使学生通过模块化定向教学,情景互动,实习实训,真正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2)合理安排工学交替,针对岗位(群)要求抓好实践教学
  依托“订单”企业,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合理安排学生的工学交替实训及其顶岗实习,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真正做到“教、学、做”统一(见表1)。
  表1 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计划表
  借助“订单”这个平台,在更深入的层次上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的职责,将优秀的酒店企业文化引进到订单班,在较深层面上实现校企之间的文化融合,使学生在酒店企业实训实习中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职业人角色的转变,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团结、协作和敬业的职业素养,实现“工”、“学”两种文化的深度融合。
  3.校企双方共同进行人才质量评估,以“订单”导向就业
  企业全程参与人才质量评估,测试学生们在酒店管理行业具备的职业能力,尤其是针对岗位群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及适应这个“订单”企业具备的行业能力和企业精神包括忠诚度。学生通过评估后,按照协议约定到该企业就业。实现毕业就“就业”。
  三、推进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自开办酒店管理专业以来,学院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创建了客房、餐饮、形体训练、酒店信息化等多个实训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并建立了“六合精英订单班”,依托企业,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在“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我们归纳出几条工作经验。
  1.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把“宽口径厚基础”和“定向性”结合起来
  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把“宽口径厚基础”和“定向性”结合起来,既要满足“订单”单位的用人需求,更要强调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应该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掌握多种实际技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的复合型人才。既能适应订单企业的人才要求,也能满足酒店行业的发展需要。
  2.建全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注重订单合作的长效性
  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学校与用人单位必须结成长期、稳定的关系,这样双方不但可以达到双赢,还可以对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运行机制,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包括:培养对象的选拔、评优、淘汰机制,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机制,教学“双证”制、弹性学制、课程与教材开发制度,校企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监控机制等。只有建立起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才能使这一模式常办常新,永葆活力。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我院一直把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学院建设的目标之一。这支队伍不但要精通专业理论和业务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在“教学做”合一中起到主导作用。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
  4.加强学生的企业文化教育,培养热爱专业和企业的职业观
  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困境之一就是“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从事酒店企业工作“,所以在校期间,要加强学生的企业文化教育,通过专门的企业文化和职业指导课程,包括日常的教学渗透等方法,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和企业的职业观,这样使得订单企业真正感受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5.协调好订单班与非订单班之间的关系
  由于用人单位批量人才需求的有限性,或者“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阶段性问题,现有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只限于部分学生,这就涉及到订单班和非订单班之间的关系。在人才培养上,必须一视同仁,制定好人才培养方案,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协调好订单班与非订单班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红雨,贾宝国,项立敏.简析社会体育专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2).
  [2]周济.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办让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M].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1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