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主体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参与式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主体的核心竞争力,成为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中新型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 激励 竞争力
  
  纵观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灌输的大量权威性的事实和结论,课堂上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主体作用得不到体现。根据目前调查情况,高职管理类教学方法还存在许多弊端,与教育教学改革不相适应,情况不容乐观。大多数院校管理类教学普遍沿袭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呆滞,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而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参与式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一)参与式教学的含义
  “参与式”教学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源于英国。最初,“参与式”并不是一种教学法,而是英国的社会学专家在国外进行国际援助性研究的时候,总结出来的一套社会学理论,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参与式”教学法。它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参与式教学的特点
  1.主体的转变
  “参与式”教学的重心由传统教学中的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向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由观众变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与主角,教师则由主演变为导演,改变了教师 “一言堂”的现象。
  2.教学形式的转变
  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从桌椅的摆放、教室的布置、师生的行为举止到活动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开放的。开放的课堂,形式是多样的,气氛是活跃的,学习内容是丰富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
  3.教学效果的转变
  “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师生之间双向沟通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实践、调查、考察、探索,尽一切的努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二、“参与式”教学在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创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参与式教学的前提
  参与式教学的过程是互动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来说,互动意味着自身主体性的体现,自我个性化的发展与创造性的释放。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才能深入学习。在互动课堂里,要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互相鼓励的课堂气氛,它能使学生在一种充分放松的状态下张扬个性,实现自我。
  (二)为学生搭建参与学习的平台是参与式教学的要件
  1.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它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满自信,主动探索,勇于创新。因此,我们在教授高职管理类课程时,要注重创设情境,贴近生活,紧跟社会前沿热点,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给学生提供互动的平台。例如,在教授《企业管理》时,就可以让学生自愿分组,自主创业,模拟经营,充分理解管理的职能与经营策略;而在教授《市场营销》时,可以让学生模拟销售,体验营销的魅力。
  2.创设开放的教学空间
  在互动的课堂里,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和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可以尝试通过E-MAIL、QQ、MSN、手机短信、博客等方式向学生布置个性化的电子作业,要求学生经研究性学习后以小组为单位提交文本、图片、动画、PPT等多样化、多类型的课程学习成果,同时还可以将这些学习成果在校园网或互联网上公开,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倾听更多的意见。
  (三)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1.积极鼓励,勇于质疑
  在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中,许多问题没有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要积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勇敢的表达出来,例如,在模拟案例时可以设定多种情景,在不同的情景下,你如何做,或者让学生扮演多种角色,体会换位思考的重要;并且可以尝试加强大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力度,如在讨论、辩论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根据教材的知识点和社会现实,以自己的兴趣设置讨论、辩论话题,在交流沟通中开阔视野、历练思维、澄清疑惑,提升自我表达能力、实战反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2.及时把握,适时评价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碰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动态变化和发展,而情感的交互作用更具有偶发性和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恰恰是这些动态生成因素对课堂效果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把握和利用这些动态生成因素,给予适度的引导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时刻把握每一个发展学生的契机。互动的课堂是开放的、真实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方位的交流,是充满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是快乐学习的课堂。
  三、“参与式”教学在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的激励理论。激励就是激发鼓励,就是通过满足个人的某些需要, 去激发人的内在动力, 产生某种行动意愿的心理活动过程。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
  外在性需要所指向的目标是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而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的。而内在性需要的满足和激励动力则来自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本身。当事者可从工作或学习活动本身,或者从完成任务时所呈现的某些因素而得到满足。当外在激励强而内在激励弱时,工作或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当事者将自己的工作或学习只看作是外在激励的推动。只有当外在激励弱而内在激励强时,工作或学习变得有趣、有意义和有挑战性。
  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内在激励来自学习的趣味、意义和挑战性,学生便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成就。在参与式教学法中,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同学的肯定与配合,也使外在激励加强。在这种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都得到加强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显著提高,有效地激发学生主体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 ――理论、实践与创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2] 钟有为,黄伟.“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J].安徽教 育学院学报,2007(4)
  作者简介:
  2008年河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高专管理类专业参与式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课题研究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47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