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挖掘创新因素 培养创新精神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万荣

  [关键词]创新 教学 兴趣
  
  一、改革教学模式,开辟创新通道
  
  应试教育造成的“三为主”,即教材教参为主、教师灌输为主、学生听记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把学生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蜕变为教师为避一言堂之嫌的点缀物,根本谈不上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思维的训练。要还阅读教学的本来面目,非走创新之路不可。不少教师的实践证明,打破“三为主”的教学模式,变教师多讲为少讲,变学生少读为多读,变教师强制学生多听多记为激励学生多想多说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要真正实现这种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完美的结合,就需要教“酏透大纲,嚼烂教材,在重点、难点和疑点的处理上多费心思,在挖掘创新因素、设计创造思维训练上多动脑筋。
  
  二、激发兴趣,点燃创新火花
  
  1.改编作品,走创作之路
  古诗《孔雀东南飞》中对仲卿、兰芝这样一对恩爱夫妻没有具体的描写,有的只是“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真诚表白和“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的洒泪离别。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我让学生从诗中筛选出二人相爱的信息,然后在古筝协奏曲《孔雀东南飞》第一段中深情优美的第一主 题和流畅欢悦的第二主题描绘的音乐世界里放飞想象的翅膀,为他们二人描绘出一幅幅幸福甜蜜的生活画面。这种阅读与写作结合、语文与音乐联姻的练习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审美的愉悦中使其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此外,像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既可以把诗歌、音乐和歌曲融为一体来欣赏,也可以让学生在此基础之上作MTV创意设计并写出创作脚本。
  2.转换角色,树标新之帜
  在阅读中,角色的转换往往引起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有经验的教师经常用此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阅读。
  3.设问讨论,兴研究之风
  高中的学生接触了不少反映爱情悲剧的古典文学作品。刘兰芝、焦仲卿、杜十娘、林黛玉等这些主人公的结局不是投水、挂树就是郁悒而亡,他们是别无选择还是另有出路?对这一问题,我布置学生广泛的开展课内外研究性阅读,从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人物性格和作家的思想阶级的局限等方面深入探讨并找出答案,发表见解,写出论文。
  可见,以教材中的创新因素为契机,在兴趣盎然的课堂气氛里,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创造思维习惯的重要手段。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创新活力
  
  时代的列车已经开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广泛接触各种媒体的学生,如果再以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传道、授业、解惑,显得是多么枯燥乏味!学习兴趣无从谈起,创造灵感又从何而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就成了创新教学的必备条件。
  教材里涉及的自然地理人文科技等知识,放一些风光片、利教片等,不是更能拓其视野,增其见闻吗?电脑课件的制作、使用,将更会使学生获益匪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74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