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会计准则的认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蔡芬芬
【摘 要】会计准则是维护市场经济稳定有序的法律性规则,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2006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新会计准则满足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突破传统单一会计报表概念,更加客观的展现了企业的经营状态。文中将从经济发展、信息技术变革、国际环境等几个方面分析新会计准则产生的必然性,并且将结合旧会计准则分析新会计准则与之的差异及其合理性,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国际化等方面分析新会计准则产生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国际趋同 金融核算 差异 意义
一、引言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新会计准则体系,其中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同时要求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新会计准则立足于我国国情,着眼于发展经济,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又一次跨越性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着深刻影响。本文将从新会计准则产生的必然性、新会计准则相对于旧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其合理性和新会计准则对我经济发展和我国会计准则完善历程带来的重大意义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二、新会计准则产生的必然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需要更加准确、明晰和客观的反应各种经济业务。长期
以来,我国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中外会计准则也随之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我国实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会计准则数量少,涵盖面小,可操作性差。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异常活跃,资本流动日益迅速,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信息也随之越来越趋同。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为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弱化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差异,就成为必然。
1.经济全球化使会计准则在国际范围内趋同化发展。世界各国为发展经济、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市场,努力破除各种贸易壁垒,使资本、劳务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更广泛、深入地自由流通,客观上迫使各种经济标准日益趋同,而会计信息是市场主体参与交易的不可或缺的媒介,会计准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市场交易质量和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有效配置。
2.信息技术使会计准则国际化成为可能。20世纪下半叶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信息技术代替传统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共享和传递成为现实,从根本上改变了会计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传递、使用方式,以会计信息为物质基础的会计准则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
3.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为会计准则国际化推波助澜。截止2005年,已经有澳大利亚、俄罗斯、欧盟等97个国家直接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三、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性
与2001年之前的旧会计准则体系相比,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包括:
1.公允价值的引入。国际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熟悉情况的当事人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下,为了反映资产、负债的真实情况,提高信息的相关性,引入公允价值是水到渠成的。相对于旧会计准则“只允许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新会计准则列出了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五种可以使用的计量属性,如此的改变在具体的操作中有着明显的差别。
2.变革存货管理办法。因为“后进先出法”不能真实反映存货流转,并且修改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二号取消了后进先出法,所以新会计准则也取消了后进先出法,改而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企业将产生一定影响,因为采用“先进先出法”会导致成本大幅上升,毛利率快速下滑,当期利润下降。
3.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革。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跌价准备一经确定,在以后会计期间内不得转回”,从而有效预防以上情况的发生。新会计准则还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规定如果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回收金额进行估计,应当按照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回收金额。资产组概念的引入,使资产减值判断多元化,丰富了资产减值会计的内容。
4.变革债务重组方法。旧会计准则规定,重组利得不得确定收益,应计入“资本公积”。新的《债务重组》准则不再搞“一刀切”,规定由于债权人让步,而使债务人得到豁免或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营业外收入,进入利润表,对于实物抵债业务,以公允价值计量。按照新规定,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如果能够获得债务全部或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从而提高每股收益。
5.变革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旧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无论是吸收、新设还是控股,都以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来计量。新会计准则规定了两种情形:处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账面价值计量;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笔者认为,这种规定充分考虑到了目前我国企业合并的现实情况。
6.规范金融工具会计核算。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一直是国际会计准则中比较复杂的内容。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有多项准则涉及金融企业,包括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移到表内,使隐性风险表面化;同时改变了贷款五级分类计提减值准备的做法,规定对贷款资产的价值必须使用实际利率计算摊余成本及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使贷款资产除了面临信用损失,还要面对利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这些规定提高了金融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四、新会计准则的意义
新会计准则立足于我国国情,着眼于发展经济,尽可能与国际惯例接轨,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又一次跨越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促进企业融资和境外投资,提高境外资本市场信息的可比性,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透明度。新会计准则进一步规范了企业会计行为和会计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从而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客观的评价和预测。
3.有利于规范我国金融工具会计核算,促进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
五、结语
新会计准则适合我国国情,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的趋同,增强了易理解性与可操作性,为我国企业壮大发展提供了机遇。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更进一步客观展现,充分揭示财务风险,为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提供了切实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应切实理解新会计准则的内涵,发挥其对会计工作的规范作用,进而提高业界的整体实务水平,实现其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新会计准则讲座(五)[J].2007,(8):39-42.
[2]葛家澍.会计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张鸣.会计准则的历史与未来[J].财会通讯,2006,(11):6-8.
[4]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张晓冬.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突破和意义[J].科技咨询导报,2007,(23):171.
[6]任琼益.浅谈新会计准则的现实意义及影响[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8).72-73.
[7]吴冬冬.关于新会计准则的几点变化[J].经济师,2007,(8):155-156.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商业银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77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