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现情感看“80后写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俊伟
[摘要]“80后写作”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群体写作的简称。我们将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把文学的内涵定义成苏珊・朗格所认为的“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80后作家也由于生活经历,对情感,生命的感悟的不同,导致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不同的情感,价值观。
[关键词]情感 写作 80后作家
“80后写作”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群体写作的简称。我们将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把文学的内涵定义成苏珊・朗格所认为的“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那么,“80后写手”的作品中如何表现情感?表现什么情感?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如果文学是表现人类情感符号的形式,那么,这句话就蕴藏了文学表现的是人类的情感而不是作家个人的情感的内涵。这种观点与西方的自我表现理论是相对立的。在自我表现理论中,他们以追求自我表现为最大目标。他们认为只有当作者的情感凝聚的时候,才有可能创作出感人的作品。但这种自我情感的表现和宣泄在苏珊・朗格的眼中却是一种暂时的、个别的情感流露,是一种人类与动物共同具有的行为能力。从西方的自我表现理论上说,韩寒的作品也许还能算得上是文学。但在苏珊・朗格的理论下,当韩寒作品中所表现的都是他个人的情感时,他就和文学有了一段距离;当他创作文章的动机仅仅是为了宣泄他对教育机制不满时,他这种宣泄自我情感的写作就和动物宣泄情感的行为是一致的,如果承认韩寒这种写作的是一种文学的创作活动的话,那么,就等于说当动物在宣泄情感的时候,它也是在从事艺术的创作活动。由此看来,这种表现和宣泄自我情感的文章,在苏珊・格眼中就根本算不上是文学作品。在文章中,我们看到了韩寒笔下的人物都是带有“自传”性质的。如《三重门》中主人公林雨翔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他自幼就喜欢阅读,有着不错的文学功底;他的升学分数不够,却以体育特招生的名义进入重点高中。可惜最终是以高中辍学结束自己的学校生活。而这大多都是韩寒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尽管在林雨翔身上,我们看到了在应试教育之下,青少年的苦闷和焦虑,看到了青春情感的欢乐和痛苦。但是,这些情感表现的都带有韩寒强烈的主观情感和生活体验。尽管这种情感是真实的、强烈的,但它不是苏珊・朗格认为的文学应该要表现的情感。这就象是苏珊・朗格所说的:“一个嚎啕大哭的儿童所释放出来的情感要比一个音乐家释放出来的个人情感要多得多,然而,当人们步入音乐厅的时候,决没有想到要去听一种类似于孩子的嚎啕的声音。假如有人把这样的一个孩子领进音乐厅,观众就会离场。”“因为发泄情感的规律是人类自身的规律而不是艺术的规律,纯粹的自我表现不需要艺术形式”。当然,韩寒也许是以西方自我表现理论作为反叛传统文学的理论依据。他以情感的自我表现反叛传统文学上所定义的文学要表现人类的普遍情感。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文学是人学”,它所表现的终究是人类的情感,而人类的情感世界又是如此丰富,如果作者把文学所要表现的情感范围定义成是自我的情感,那么,这种划分未免显得过于狭隘。而他所创作的作品势必会被这狭隘的定义所阻挠,体现不了文学的丰富性。而且,这也不符合文艺作品所要表现的艺术的实质。
在否认文学不是表现自我情感的同时,我们并不认同艺术活动中的个人情感和艺术作品中所要表现的人类普遍的情感毫不相干。个人的情感往往是把握普遍情感的一个媒介。也就是说,尽管艺术表现的不是自我情感,而是作家所认识和理解的人类情感,但两者的主旨却是一致的。我们可以通过对个人情感的体验来感悟和把握人类的情感,甚至在文学创作中,我们还可以“移植”和“借用”个人的情感。但“移植”和“借用”的感情是一种抽离了具体内容的形式化了的情感。由于这种情感的概念具有和个体情感相同的结构,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和把握它。但我们却不能将它等同于作者的个人情感。曾经,张悦然在幽闭的状态下超强度地写作,作者的创作也随之出现了病态的倾向:《红鞋》讲述的是一个职业杀手和一个变态的“穿红鞋的女孩”之间的故事。故事中,杀手不断地杀人,女孩不断地以虐杀动物并为其尸骸拍照为乐。在作品表现的封闭空间中,我们看不到张悦然的影子,存在的只有作家臆想中的这对变态的男女。这就是我们所认同的: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个体的情感可以成为表现普通情感的媒介,但它与普通情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距离。也就是说,当张悦然创作处于病态的时候,她所臆想的人物有可能也是病态的。此时,作者通过个人情感把她所理解的这种病态情感抽象化为作品中的情感概念,而她笔下的人物也正在“移植”和“借用”着她的个人情绪和情感。但在作品完成以后,作家的情绪和情感就抽离了作品,完成了对她个人情感“移植”和“借用”。此时的作品有着自已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和作者再也没有关联。只有在读者阅读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想象还原作品中的情感概念,从个人情感上去把握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类普遍的情感。
既然文学不是自我情感的表现,那么,在文学中应该表现怎样的情感呢?苏珊・格认为是文学作品中应该表现人类普遍的情感。她将这种情感定义为广义的情感:它包括生活中常见的喜、怒、哀、乐等的情绪,还包括生命的跳动和对外界产生的生理反映。“它是指任何可以被感受到的东西,即从一般的肌肉觉、疼痛觉、舒适觉、躁动觉和平静觉到那些最复杂的情绪和思想的紧张程度,还包括人类意识中那些稳定的情调”。所以,当这种所要表达的人类情感体现在张悦然的作品中,就成了一种对于人和动物,人和自然之间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十爱》往后的作品,这种情怀还被她放大到了对于社会生活,对于人际关系的观察与思考之中。由此看来,张悦然对人类情感的感悟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看作是张悦然走得与传统文学越来越近了。相对于张悦然而言,在韩寒文章中所表现的情感就显得较为单一和狭隘。他的文章表达的除了他特立独行的反叛个性以外,就只剩下他对现行教育机制的不满和讽刺。这种单一、狭隘的情感就是他个人的情感体验,这既不是文学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不符合文学作为一门艺术的内涵。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感上,我们可以看到张悦然在创作的时候把握了个人情感和作品情感的心理距离,没有将个人情感毫不留情地投入道作品中去,所以在她的作品中,体现了人类广义的情感。而韩寒却将个人情感完全等同于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这种“文如其人”的创作方法可以看成是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也可以说成是他远离了文学。当然,一个作家要想在作品表达更丰富的人类情感,就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还要又对生命、人类情感的独特感悟。
参考文献:
[1]苏珊・朗格.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85.
[2]苏珊・朗格.滕守尧译.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2.
(作者单位:河南许昌学院文学院04级本科三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88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