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影《达芬奇密码》主题博客的网络文本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珊珊
[摘要]本文将以大众群体对《达芬奇密码》这一宗教商业化符号的不同态度来探讨基督教在当代社会文化中对于不同社会群体所具有的不同含义的符号资本,并试着对其差异进行了理论解释。
[关键词]态度指示词 主题博客 基督教 符号资本
上个世纪以来,现代化的影响渗透进了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基督教当然也不例外,基督教在当代社会文化中的角色定位也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将以大众群体对《达》这一宗教商业化的符号的不同态度来探讨基督教在当代社会文化中对于不同社会群体所具有的不同的符号资本,并试着对其差异进行理论解释。
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以《达》为主题的网络博客,截至目前,共收集到相关博文65篇96331字,分析显示,在不同的博主所撰写的博文中,能够表达态度的词语有着十分显著的差异,可见《达》在不同的观众眼中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和符号资本也是不同的。在博文中,有一定数量的观众抱有的是娱乐态度,而另一部分的观众则将对《达》的思考上升到了信仰甚至哲学世界观的高度。这些词语的运用一方面呈现一种系统性,另一方面又显得不经意。据此本文将此现象称为网络阐释。博友用他们的键盘表达观点、展现态度、宣泄情绪,不过选择字眼的过程也不见得那么随心所欲,虽然网络是一个可以隐藏很多东西的地方,但是另一方面,它的无限性也使很多东西无处遁形。在这部电影的相关评论中,由于价值观、信仰等多方面的原因,受大的文化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博文中所呈现的态度也有很多特点需要我们予以关注,本文则试图阐释这些特点出现所处的文化背景和基督教在当代社会文化中所具有的符号资本。
在对博主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从职业划分看,博主有大学教授、新闻记者、一般观众(或是读者);在信仰方面,有教众也有非教众,其中,来自教众的博文共有10篇,共计32297字,其余博文均来自非教众,笔者判断教众和非教众的标准是根据博主在博文中明显的身份表达和说明为依据;在国别方面,虽然大多数是中国的,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国外的。所以,本文资料的涵盖范围还是较全面的。
一、关于研究方法及数据陈列
笔者采用显示内容分析法(manifest content analysis)对资料进行分析,首先总结态度关键词,然后再统计这些词在不同类型博文中出现的频率(counting frequency of specific words),最后依据统计结果得出结论,并试图解释此种现象或是态度出现的原因。
笔者所选取的态度指示词有如下几类,以下按它们代表的态度类型列出:
1.娱乐、艺术。此种态度指示词表示博主将《达》单纯的作为作品来欣赏,关注的是它的艺术构思、拍摄技巧、故事悬疑等方面。
2.卖点、噱头。此种态度指示词表示博主将《达》的宗教色彩作为吸引观众的因素,此态度显示基督教除信仰以外的另一种符号资本――商业价值。
3.颠覆、冲突。此种态度指示词表示博主将《达》中提出的有关基督教的一些观点作为了不同价值观、不同宗教理念、不同信仰之间冲突的象征,显示基督教在现代化过程中受到的挑战。
4.利用。此种态度指示词表示博主对于《达》中的某些经典台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将信仰的功能和相关解释上升到了哲学乃至世界观的高度。
5.谎言、欺骗、亵渎。这种态度指示词表示博主认为《达》中的某些观点歪曲了基督教的相关教义并对此种行径表示不满并在博文中进行谴责。
各种态度指示词出现的频率统计:
二、分析及解魅
据笔者对于态度指示词在所有博文及以教众、非教众范畴来分类的两类博文中出现频数的统计数据来看,的确具有明确的特点。教众较之于非教众而言,他们将自己的注意力更专注于对电影内部一些有关基督教细节内容的分析,将他们与教义作比较以证明它们的虚假性,以安抚教众的情绪,稳定他们的信心;而就非教众而言,他们的关注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电影的艺术表现,例如手法、拍摄技巧和演员演技等方面;第二个层次是对电影商业运作的分析,例如电影的卖点、电影的广告手法及对电影改编自的同名小说的分析;第三个层次是就电影或小说中所传达的哲学或人生价值观进行分析和升华。很明显,以上三个层次在深度上是逐渐增加的,而且都处在旁观的角度,所以分析和评价比较客观,在很多非教众分析中的某些观点与布尔迪厄的符号暴力、符号资本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部分非教众认为,《达》突破了基督教的话语封锁,不同的声音增进了民主的表达,暗示了基督教符号暴力的存在,这也是所有宗教信仰的普遍特点,传教者在传教过程中对受众的思想造成了影响,这种特点与布尔迪厄笔下电视的符号暴力相吻合。
布尔迪厄认为:“电视是一种极少有独立自主性的交流工具。”因为电视外部受制于收视率,内部相应存在一系列控制手段和程序行使符号暴力――拒绝自由交流。结论是合乎逻辑的:电视必须在“固有思维”的轨道上运作,不利于表达思想。由于电视需要一种“快速思维”,所以,电视只赋予一部分“快思手”以特权,出现了一批“媒介常客”,思想的颠覆性沉沦于老生常谈之中。说到底,电视不过是提供了一种消化过的食品和预先形成的想法。
这种去魅式的分析发人深省。布尔迪厄从电视节目参与者和电视人之间不可逾越的游戏规则角度,揭露了它压制自由交流的特征。他指出在后现代文化中影像文化的特殊优越地位,使电视在新闻场中的经济实力和符号表达力都占据上风,进而对其他媒介构成了暴力和压制,甚至影响到它们的生存。这跟宗教的意义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教众在博文中所使用的态度指示词对这部电影为什么会有强烈的排斥和反对了。
在这样的思路下,教众不一样的视角也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了,因为他们没有受到符号暴力的影响,所以他们没有既定的思维,所以基督教在他们眼中更多的可能是充当通往欧洲历史、欧洲文化、欧洲艺术桥梁的角色,而不是心灵的归宿、信仰的殿堂。
参考文献:
[1]潘知常,林玮,曾艳艳.传媒作为文本世界(二):结构主义―符号学的阐释.
[2]布尔迪厄.等.实践与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694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