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破译古诗教学的密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古诗教学历来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难点,原因是古诗内容时空跨度太大,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教学模式陈旧,多数教学仅仅满足于诗意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如何让古诗教学更富实 效,更有诗情?破译古诗教学的“密码”,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反复诵读、凸显意象、文化渗透。
  【关键词】诵读;意象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9月开学后,全国小学语文教材将统一使用部编教材,新教材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这意味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但古诗教学历来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难点,原因是古诗内容时空跨度太大,学生的阅历背景又太浅,他们很难与诗人“心灵相通”。另外,古诗教学模式陈旧,多数教学仅仅满足于诗意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毫无美感可言。
  如何破译古诗教学的“密码”,让古诗教学更富实效,更有诗情?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反复诵读——古诗教学最根本的教学策略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说:“诗,被卷入课程,既是她的幸运,又是她的不幸。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情保护‘诗’的存在,使她免于被拆解、被蒸发。而保护‘诗’的最佳策略就是诵读。”诵读,不同于背诵,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可以让读者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对于古诗而言,诵读必须糅合到诗的整体意境中去,沉潜诗中,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因此,诵读既是对诗的倾听,也是对诗的再阐释、再创造。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教学杜甫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以反复诵读的方式学习了这首古诗,通过诵读,“读懂课文内容”,“读清全诗思路”,“品评人物形象”。在第二教学环节“朗读,读清全诗思路”中,余老师对诗歌每一小节的诵读都进行了非常细腻的指导。如:“第一节:咬准动词,节奏稍快,表现狂风袭人的紧张气氛,仿佛身临其境一样;第二节:读的时候要有缓有急,表现出诗人焦急的情态和无可奈何的心情。特别要读好‘叹息’一词。”通过吟诵,体验了诗人的情感,感受到了诗人有血有肉的形象。
  这首诗的教学,诵读不是一次到位的,不是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而是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从头到尾贯穿、糅合。诵读,成了这节课最基本的策略,以诵读为主线穿插着氛围的烘托、背景的介绍、诗眼的挖掘以及意境的构建。正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言之不足故有吟诵。对于诗词教学而言,吟诵当是最根本的教学策略。对古诗所有的理解、所有的感悟,都要化作每个孩子发自肺腑的诵读,那是一种心灵的共鸣、情感的共振。这样的古诗教学,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
  二、凸显意象——古诗教学最重要的教学内容
  学习古诗,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感受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而意象正是传递诗情、诗意、诗境的载体。著名文化学者于丹教授说:“那些美丽的、伴随我们成长的诗句,从‘举头望明月’到‘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里面都有着一个核心元素,就是意象。不管是明月、啼鸟、菊花、春蚕……千百年来,它们在自然中美丽着,也在中国的诗歌中绽放着。”
  在诗词教学中,紧紧抓住古诗中的意象,就能感悟诗情和意蕴。如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可抓住“胡尘”这一意象,引导学生想象这样的画面:战马嘶鸣,铁蹄肆虐,白发苍苍的老人惨死在金兵的铁蹄下,青青的禾苗被金兵的马队连根拔起,秋风中瑟瑟的茅屋在狼烟中化为灰烬……当平面的诗句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入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
  教学《枫桥夜泊》,可抓住“月落”“乌啼”“渔火”等意象。比如“渔火”,在诗境中,它闪闪烁烁、隐隐约约、星星点点,同时又是一种情的传递、情的寄托。诗人张继的愁绪、愁眠,就像是点点的渔火一样忽明忽暗、闪闪烁烁。那是一种愁,是一种淡淡的绵长的愁。学生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把握,就能很好地走入“诗境”中去。
  为此,教学古诗,一定要把意象呈现出来,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诗要“见”出一种境界。“见”,便是诗的意象;通过“像”,我们才能抵达诗之三昧。古诗教学中,意象不仅是诗歌形象和情感的统一,而且很多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如苦吟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药、云”等,这几种意象都蕴藏着深刻的文化符码。松,可以看作是隐士的高洁,这与文人雅士所追求的高尚品格不谋而合;药,可以看作是道家的药,表现出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云,给人的感觉总是洁白无瑕、神秘飘逸,为此它是隐者文化中最常出现的文化符号。诗教名师苏静老师在教学《寻隐者不遇》时,就带着学生去“破解”这些意象所赋予的内涵,通过补充相关的诗词、故事和典故,让教学更加丰满和厚重。
  王国维先生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意象不是简单的景物形象,也不是抽象的人的思想情感,意象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古诗教学中,抓住了意象,教学定会美丽和多姿。
  三、文化渗透——古诗教学永恒的价值追求
  著名语文课程论专家王荣生教授在他的专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把教材的选文分为四种,其中一种就是“定篇”。什么是“定篇”呢?“定篇就是经典,就是世界和文化民族的经典作品。”我们的古诗文就属于“定篇”,它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古诗教学,必须要有文化的渗透,仅仅把教学定位在语言和文章存在,是短视的,是缺乏高度的。
  如教学柳宗元《江雪》,是可以让学生感悟“渔夫”这一意象的文化内涵的。渔夫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一种隐者情怀,寄托了古代文人对简单洒脱、自然不羁生活的向往。渔夫同时也象征着对理想的坚持,即便孤独寂寞,世人皆弃,也依然不改初衷。这首诗塑造的那个冷峻寂寞、孤傲不屈的渔夫形象,正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从渔夫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柳宗元在困境中的坚持,感受到了他作为儒家知识分子的执着和担当。
  《江雪》这首诗传达出中国古代仁人贤士的情思和思想,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体现。在古诗教学中,除了了解诗人所言之志、所载之道,还可以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旨趣。如学习叶绍翁古诗《游园不值》,窦桂梅老师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与文化相遇——体会‘不遇’中‘有遇’”。窦老师补充《雪夜访戴不遇》,告诉学生正是因为不遇,我们发现不知中的有知,不可能中的可能,正如王子猷访戴安道一样,在路上已经获得了最美的精神享受,所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进园”,这正是“不遇中有遇,不值就是值”。这份“不遇”,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随性而为、率真洒脱的特有旨趣。
  作为母语的语文教育应该是一种文化传遞的过程,因为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文化的存在、文化的构成。当我们面对古诗词,面对经典时,尤其如此。
  在古诗教学中,把吟诵作为最根本的教学策略,把意象作为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把文化渗透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定能将诗词课上得兴趣盎然、摇曳多姿。让古诗词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展现古诗词教学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思考,呼唤着我们每一位教师去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崧舟.语文的生命意蕴[M].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
  [2]王崧舟,林志芳.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苏静.新教育的古诗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7.
  [4]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5]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
   (编辑:马梦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2049.htm